
關鍵詞 社區矯正 監督管理 教育幫扶
作者簡介:張丙瑞,天津王玉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南開大學法學院同等學力申碩研修班在讀學員。
中圖分類號:D9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61
2019年12月28日我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社區矯正法》(以下簡稱“本法”),本法將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區矯正法在我國立法方面是從無到有,從發布到生效相距6個月就是為全社會學習留出時間,作者經過閱讀法條及研究分析相關資料寫成本文。
了解本法內容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社區矯正”一詞,社區矯正不是刑罰,而是一種刑罰執行的方式。我國《刑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罪刑法定,顧名思義就是罪名和刑罰依據法律,不得以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刑罰處罰?!缎谭ā返谌滦塘P中明確列明了我國刑罰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針對于犯罪的外國人)。社區矯正不在刑罰之列。社區矯正制度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
自2003年開始,我國在部分地區實行社區矯正,當時天津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作為第一批試點。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
2013年2月司法部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草案送審稿)》報送國務院。經過立法專題研討、召開專家論證會,集中研究、修改。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草案)》進行了審議,并于2019年7月5日至8月3日向社會公布該草案并征求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草案審議稿)》于2019年11月1日至11月29日向社會公布該草案并征求意見。2019年12月28日我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即我們現在看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本法立法總體思路:一是注重處理好確立社區矯正基本法律制度與為今后發展創新留有余地的關系。二是注意處理好社區矯正法與刑事基本法律之間的關系。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解決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本法九章63條。作者用三句話概括本法的主要內容 “一套班子、四種對象、兩項活動”。
“一套班子”指以司法行政部門為主管,公檢法及其他部門依職責參與,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社區矯正委員會統籌協調和指導,社區矯正機構具體實施,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委托承擔相關工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法協助,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家庭成員,所在單位或就讀學校協助。
“四種對象”指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
“兩項活動”指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
(一)四種對象
《社區矯正法》為什么規定這四種對象,它們有什么特點?前三種對象,即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這幾種類型的罪犯雖然被判處有罪,但不需被關押,雖不需關押,但又需要限制部分自由。第四種對象,即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這種類型的罪犯應當被關押,但因其有特殊原因,如患有嚴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不便于關押,經法定程序批準監外執行,人雖然在監外但其自由也應受到限制。
(二)本法中涉及到的名詞
為了便于理解,我先做幾個名詞解釋:
1.社區矯正決定機關
社區矯正決定機構是指依法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
舉例1:犯罪嫌疑人張矯經法院審理后判處管制,則張矯的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為法院。宣告緩刑、裁定假釋雷同。該法條中比較拗口的地方是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提到了法院、監獄管理機關和公安機關,這類罪犯的社區矯正決定機構到底是哪家,需要看出現法律規定的可以準予暫予監外執行的時間和罪犯當時服刑機關。舉例2:張矯被經法院審理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但判決時其處于懷孕期間,法院裁定其可以暫予監外執行,則法院是社區矯正決定機構。舉例3:張矯被經法院審理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張矯在監獄服3年后,患其患“高血壓 期”疾病,符合《罪犯保外就醫疾病傷殘范圍》的規定,由監獄審查同意后提請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批準暫予監外執行,則其社區矯正決定機構為監獄管理機關。舉例4:假如張矯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則其在看守所服刑,假如服刑期間生活不能自理,看守所提出暫予監外執行,提請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則其社區矯正決定機構為公安機關。
2.社區矯正執行地
社區矯正執行地指的是社區矯正對象在哪里施行矯正,由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確定。以利于社區矯正對象接受矯正、更好地融入社會為原則,通常為其居住地,但如果其居住地有多個,則選擇經常居住地。社區矯正期間可以變更執行地,但變更執行地需要有正當理由,且需經過社區矯正機構批準。
(三)社區矯正流程
1.決定前
人民法院、監獄管理機關或公安機關認為罪犯可能適用社區矯正時,可以進行調查評估,如評估罪犯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罪犯再犯的可能性及社會危害性。調查評估時若需要其他組織協助,可以委托其評估,評估結果用于在做社區矯正決定時參考。
2.決定
(1)人民法院、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對罪犯宣布社區矯正時,應對其進行教育,告知其矯正期間應遵守的規定,責令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按時去社區矯正機構報到,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進行移送。
(2)通知、送達、抄送。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做出社區矯正的判決、裁定、決定,在文書生效后應通知社區矯正機構,告知某社區矯正對象將前往該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矯正,隨后應將法律文書送達,送達時同時抄送人民檢察院和執行地的公安機關,目的是便于各部門在社區矯正過程中工作配合、便于檢察院監督。
3.報到/移送
前文通知、送達、抄送,是針對信息或法律文書。那么對于人呢?也就是社區矯正對象當然也要交接。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因為其未被關押則自己去報到,監外執行的罪犯,因為是從監獄或看守所轉到居住地,從高墻內到高墻外,所以是移送。
4.接收
這個環節的工作,對于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和罪犯來說是報到或移送,但對于社區矯正機構來講則是接收,核對法律文書、核實罪犯身份、辦理登記建檔手續,并宣告矯正。
5.監督管理
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守法、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遵守司法行政部門關于報告、會客、外出、遷居、保外就醫等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
社區矯正機構的工作內容:制定矯正方案、確定矯正小組、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行為和表現、考核獎懲。倡導針對性矯正,例如在制定矯正方案時綜合考慮社區矯正對象的性別、年齡、犯罪原因、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情況,制定個別化矯正的方案。再例如,在確定矯正小組時,將對社區矯正對象影響力較大的人員吸收進去。
對于表現較好的社區矯正對象鼓勵、表揚。對于表現不好的視情節訓誡、警告、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如果監督管理期間出現聯系不到的情形,及時組織查找,找到后視情況處理,例如對其使用電子定位裝置,例如通知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報請撤銷社區矯正。
6. 教育幫扶
社區矯正的目的之一是促使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教育幫扶與監督管理相輔相成,對社區矯正對象側重于情感、道德的感化。
《社區矯正法》在第五章中規定了教育幫扶工作的開展,簡而言之:政府搭臺,多種形式,廣泛參與。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條件,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有關人民團體協助。

表1:教育幫扶的形式和參與人員
7.解除和終止
(1)解除。社區矯正解除的情形:社區矯正對象矯正期滿、社區矯正對象被赦免。
例如,2019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特赦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對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決定》。假如被赦免的罪犯中有正在進行社區矯正的對象,則該對象自2019年6月30日起社區矯正解除。社區矯正機構向其發放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并通知社區矯正決定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公安機關。
(2)終止。被裁定撤銷緩刑、被裁定撤銷假釋、被決定收監執行、社區矯正對象死亡的,社區矯正終止。
8.注意事項
以上工作中應注意:一是相關部門工作銜接過程中,避免社區矯正對象脫管、漏管。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權,不侵犯合法權利,社區矯正對象在就業、就學和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三是注意保護隱私。
(四)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特別規定
《社區矯正法》設專章規定對于社區矯正對象為未成年的特別規定,除前文所述的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之外,對于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確定矯正小組時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人員參加。二是與成年人分別進行。三是注意督促監護人履行義務。四是其身份信息予以保密。五是不歧視,例如復學、升學、就業方面,未成年矯正對象與其他人享有同等權利。
社區矯正法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同時又留出了創新的空間。相關國家機關依法履行職責,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改過自新、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