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超翔
摘? 要:高職政法類院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基地,而體育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以適應未來崗位的需求。通過體能訓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文中分析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總結體能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聯系教學實踐給出優化體能訓練的措施。
關鍵詞:體能訓練? 存在問題? 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083-02
Abstract: As the base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olitics and law, so a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posts. Through physica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main mea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olitics and law,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optimize physical training in connection with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Physical training; Existing problems; Optimization measures
體能訓練可看作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增加相應的運動內容,如長跑、引體向上、俯臥撐等項目,用于激發學生身體潛力。體能訓練不同于器材類體育運動,強調徒手運動,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忍耐性。體育教師如何發揮體能訓練的作用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這已成為研究的重要課題。
1? 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分析
新時期高職政法類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公檢法系統單位需求的人才,提升學生就業率。學生未來就業環境與工作流程相對復雜,如面對犯罪嫌疑人、在深山老林工作等,這些地方工作環境惡劣,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體強度不夠,學生就很難承受住這種高強度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在體育教學中深化學生體能訓練,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能訓練活動,促進自身身體素質提升。
高職生雖然已經渡過青春期,但個人情感波動程度較大,無法準確判斷事物情況。高職生走上崗位后通常要承擔較大的工作強度,很多學生都因為壓力過大產生崩潰情緒,這就是因為學生無法進行有效心理調節導致的。通過體能訓練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通過運動方式緩解壓力,調節好學生心情。通過長期堅持體能訓練,遇到問題時主動解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2? 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能訓練過程存在問題
2.1 體能訓練重視不足
高職政法類院校主要以警察人才培養為目標,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則是以警察技能為主,對體能訓練的內容涉及極少。雖然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自身專業能力極好,但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體育訓練的要求和強度很低,即使學生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逃課、裝病、偷懶,教師也不會對其進行批評和體罰,使學生不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加強自身體育鍛煉。同時,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育教學的目標設置過于簡單,忽視了體能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素質和未來長遠發展的重要程度。再加上學生排斥運動的僥幸心理,對于體育課或者體育運動都以各種借口進行逃避,經常翹課去做其他事情,導致教師為了遷就學生一再降低體能訓練的強度和難度。
2.2 體能訓練缺乏針對
目前為止,高職政法類院校在學生體育教學課程設計上,無論是教學指導還是內容設置都過于單一,而且缺乏針對性,沒有體現出學生專業的需求性。同時,因為學生個體間身體素質的差異性,過于單一的體能訓練與學生而言沒有選擇余地,而且統一的難度要求無法幫助學生真正起到體能鍛煉的目的,難度過低或者過高于學生而言都不合適,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幫助。另外,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能訓練內容沒有與學生未來職業訴求關聯起來,只是在校期間的強制鍛煉,待到學生畢業后完全用不上,或者相互間用處不大導致學生不能繼續堅持進行體能訓練。
2.3 體能訓練形式陳舊
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能訓練內容都較為傳統,比如長短跑、男生俯臥撐、女生仰臥起坐等基礎性運動。雖然這些形式的運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體能素質,但是運動形式過于單一、乏味,而且對于缺乏鍛煉的學生而言,一次體能訓練造成的身體不適需要好幾天才能緩解,這就導致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積極性不夠,都是以和尚撞鐘的心態去完成。同時,高職政法類院校在體育教學課程中開展的教學活動與學生個性發展不匹配,不夠新穎和特色,和現代社會發展、學生個人興趣愛好產生差異性,導致教師在體能訓練課程上賣力講說,而學生卻以一種應付心態對待,全程提不起興趣,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3? 體育教學過程中強化體能訓練的措施
3.1 結合教學實踐確定訓練目標
大學生體能訓練的關鍵在于根據自己實際身體素質制定合適合理的體能訓練目標。因為體能訓練的方式方法直接決定體能訓練所能堅持的時間和達到的效果。如果設置的目標不合理,或者訓練內容長期不變,就會使學生產生困惑感和厭倦心理,降低訓練效果。
因此開展大學生體能訓練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身體素質和心理發展特性,制定明確合理的訓練目標。
3.2 做好體能訓練強度的控制
在進行大學生體能訓練時一定要堅持科學訓練,根據學生身體強度設置合理訓練負荷。體能訓練的參考依據主要是大學生的綜合素養,這需要對大學生體能狀況進行前面了解,根據學生實際身體強度制定強度合理的訓練任務,既訓練負荷。
比如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時,為保證學生人身安全,需要對訓練強度進行嚴格把控,從基礎性力量訓練開始,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直至最終的高強度爆發力訓練。這期間要給學生足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避免因為運動量過大對學生身體造成損傷。在學生進行過較大力量訓練后,一定要進行肌肉放松練習,期間穿插有氧運動,幫助學生進行氣息調節。另外,待學生力量訓練步入正軌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每周進行2~3次的大負荷練習,包括0.5h的低強度有氧練習,幫學生調整好身體素質,以便更好的應對以后的訓練。
3.3 控制好休息時間恢復體能
在進行大學生體能訓練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季節和氣候變化對學生運動量進行適當調節,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合理、安全的形式提升體能。例如,夏天溫度較高,教師就要適當減少學生訓練時間,以免學生因為長時間訓練而中暑。教師可以將體育課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讓學生進行基礎訓練,待完成后剩余時間則讓學生自行安排。而對于需要控制運動負荷的,可以讓學生訓練15min,然后休息5min,利用間歇性休息幫助學生減緩疲勞感,同時也能避免因長時間訓練而產生的厭煩感。
4? 結語
總之,高職政法類院校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體能訓練,可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又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心理狀態。體育教師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創新體能訓練的方法與形式,切實發揮體能訓練的作用,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畢業生在市場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洪巧新,王玨.基于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職業體能訓練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5):54-55.
[2] 張文斌.淺談籃球運動訓練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能促進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7):60,62.
[3] 何建龍,劉欽龍,牛永剛,等.體育高職院校體能訓練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8):8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