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蘇潔 馬欲潔
關鍵詞 韓國 專利 提質增效
作者簡介:田蘇潔,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專利審查;馬欲潔,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30
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指出,2018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再創新高,其中亞洲的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國受理專利申請數量為全球最多,達到154萬件,占全球總量的46.4%,其數量相當于排名第2位至第11位申請量之和。排在中國之后的是美國(59.7萬件)、日本(31.4萬件)、韓國(21萬件)和歐洲(17.4萬件),上述前五名受理申請數量占世界總量的85.3%。亞洲專利受理量巨大,而中國專利受理量最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為知識產權工作指明了方向,專利審查工作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提高專利審查工作方面,制定了相關政策以促進提升專利審查質量和提高審查效率。隨著專利申請數量的不斷提高,韓國知識產權局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相關提質增效措施,促進審查。
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總部位于大田,負責專利、商標、外觀設計的審查,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和我國不同的是,韓國實用新型專利也實行實質審查制度。韓國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工業設計、商標的申請量也是逐年大幅度增長,1949年申請量約200件,1980年增至5000件,2000年大幅度增長到10萬件,2018年增至46萬件,近年來,韓國申請人的PCT申請量也持續上升,是全球第五大來源國,隨著各種申請的申請量不斷攀升,KIPO旨在通過持續改進審查體系、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流程的每個階段(申請、審查和登記階段)的整體質量以及縮短一通待審周期而提供快速、高質量和客戶導向的審查服務。
(一)提質措施
韓國知識產權局在以下方面促進審查質量的提高。
1.開展培訓促質量
對審查員和主管開展多種培訓以提高專業技能。2015年,KIPO共開設了4項基本課程、16項法律課程、11項實踐審查課程、20項能力提升課程和1項關于尖端技術的審查員培訓課程,總計120次;同時設立開放專利技術論壇,開放專利技術論壇邀請提交大量專利申請的公司為專利審查員介紹他們的前沿技術,以提升審查員專業性。
2.建立系統促質量
完善系統錯誤檢測功能。2017年,針對PCT審查和審判質量的錯誤檢測功能得到了加強。錯誤檢測功能將快速的檢測出申請文檔中的不準確之處并提示PCT審查員。判決文檔中發現的常見錯誤經分析、標識并反映到錯誤檢測功能中,以此來提升判決文檔的整體質量;建立審查質量預警系統。對進行中的審查案例保持每月進行評價,并且評估缺陷率,通過審查評價而管理審查質量;建立同行專利評議系統。在一個單獨的系統中,由專家或“評議者”來提供相關的現有技術文件或觀點,供審查員使用,提高審查質量。
3.監督質檢促質量
建立審查復合機構。2011年,雇傭審查評價官,評估專利授權是否滿足實質性要求以及整個審查過程是否妥當;2015年,設立審查評審保證部(EQAD)和審查局董事部,根據特定的指導方針對審查進行復核。EQAD提供統計數據協助每個審查局進行質量控制;通過審查復核來管理審查質量。隨機選取案例進行抽查和進行PCT國際搜索檢查的雙重檢測。
4.有效溝通促質量
成立聯合咨詢委員會。通過該機構,審查員可增加與學者、研究人員、行業專家和專利律師溝通交流的渠道,以更好的收集各方對于如何修改專利政策以提高整體專利質量的意見;建立審查員間會審機制。發現主審查員在現有技術檢索過程中的產生的漏洞。并且對于跨領域的案件來說,專門從事不同技術領域的審查員可以相互討論以得到最佳的審查意見;實施審查員間的會審制度可以發現主審查員在現有技術檢索過程中產生的漏洞,并且對于跨領域的案件來說,專門從事不同技術領域的審查員可以相互討論以得到最佳的審查意見;執行眾包審查方式。實施在難以檢索到審查案件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內的現有技術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存在數量較大的領域數據。此時為各個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研究人員共同建立一個審查咨詢平臺,案件審查員可以將申請的相關內容放到上述咨詢平臺,然后各個領域的專家可以在上面提供關于本案的技術性參考意見。
5.社會認可促質量
韓國的政府職位受到社會的尊崇,韓國的知識產權局在留住員工方面具有優勢。審查員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內心具有榮譽感和使命感。較高的社會地位以及內心的使命感使得審查員對審查具有很強的責任心。
(二)增效措施
韓國知識產權局在以下方面增加審查效率。
1.增加審查人力
參見圖1,韓國知識產權局審查員數量整體呈逐年遞增趨勢。

圖1:2009年-2018年審查員數量
2.實行三軌制審查體系
以用戶為導向的三軌制專利審查體系包括:加快審查(從申請日起3個月)、常規審查(大約16個月)、延遲審查(從推遲日起約3個月)。其中對加快專利審查的范圍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且對申請人所需要提交的專利檢索文件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用戶可以在以上三種審查模式中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審查模式。加快審查適合需要盡快獲得專利權、進行專利布局的申請人;延遲審查適合需要充分準備時間的申請人。
3.外包現有技術檢索
為了提高審查效率,KIPO將檢索進行外包,外包比例由2010年的46.7%提升到2018年的62.7%。
4.制定智能審查系統
推進審查系統自動/智能化,降低審查負荷。KIPO于2015年12月11日啟動智能審查系統(Smart Examination System)。智能審查系統包括兩個主要功能:(1)申請文件的自動分析;(2)通知書的錯誤檢測。第一個功能主要檢測申請文件中的形式錯誤,第二功能是檢測審查員所發出的通知書的錯誤,如法條應用錯誤、漏評權利要求,等等。
以上措施縮短了審查周期,提高了審查的效率。參見下圖,一通待審周期從2010年的18.5個月下降至2018年為10.3個月,共下降了8.2個月;結案待審周期從2010年的24.6個月下降至2018年為15.8個月,共下降了8.8個月。

圖2:2010-2018年一通和結案待審周期
韓國知識產權局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了專利的審查質量,提高了專利的審查效率,同時韓國知識產權局的上述措施和相關政策也給了我國專利審查一些借鑒意義。
第一,專利審查離不開審查專利的審查員,因此審查員數量的增長有助于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的提升。近幾年,我國專利局也在不斷的壯大審查員隊伍,為專利的審查提供保障。
第二,審查員的知識水平高低也是審查質量高低的相關因素。除了審查員的自身起點,不斷的開展培訓以及在審查過程中與相關領域的專家有效溝通也是擴展并提高審查員知識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時完善質檢體系,不僅僅在質檢環節能夠攔截問題案件,同時也能夠促使審查員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進而提升審查質量。
第三,增加多種審查模式,例如可以試行檢索審查分離制,將檢索作為獨立的審查進行外包,提高審查效率。
第四,開發智能審查系統,提高智能審查系統的檢索正確率,通過智能審查系統進行申請文件、通知書的檢索,有助于提升申請人的申請質量,同時通過智能檢索系統能夠提高檢索效率,進而提高審查效率。
參考文獻:
[1]湯海珠,等.堅守初心使命 向深向實推動專利審查工作提質增效[J].專利代理,2019(3):7-10.
[2]何艷霞.韓國改進專利審查工作[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0(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