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吉林 松原)
猩紅熱是A 組β 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冬春季節發病,兒童易感,具有傳染性。臨床常見的癥狀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充血性皮疹,可伴有化膿性感染,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敗血癥等危及生命,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變態反應性腎臟、心臟、關節的損害。近年來,猩紅熱的發病率出現明顯升高的趨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兒童群體的健康水平。本文通過對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頭孢菌素在猩紅熱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縮短療程、減少并發癥等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猩紅熱患者64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32例,其中研究組年齡 5~12 歲,平均(9.21±2.32)歲,平均體重(29.6±3.7)kg,男女比例 9:7。對比組年齡 4~13 歲,平均(9.25±2.37)歲,平均體重(29.5±3.9)kg,男女比例 1: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猩紅熱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兒及其家屬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其他感染疾病者。(2)有先天性疾病或臟器缺陷者。(3)認知存在障礙者。
研究組行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美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17)聯合頭孢菌素治療,頭孢菌素選擇頭孢曲松鈉(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252)。其中熱毒寧注射液,1 次/d,將本藥品10 mL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50 mL 中靜脈輸注。頭孢曲松鈉,1 次 /d,20 mg/kg/次,將其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 中靜脈輸注。對比組行頭孢曲松鈉藥物治療,藥物使用劑量和方法參考研究組。以上治療均持續5 d 后對比療效。
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退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臨床治療資料,詳細資料由臨床數據統計得知。
使用SPSS 1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和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檢驗及表示計數資料,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經過不同治療方案治療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退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資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資料對比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h)咽痛消失時間(h)皮疹消失時間(h)住院時間(d)研究組 32 22.42±3.18 30.21±5.65 45.61±7.95 3.28±1.32對比組 32 34.52±5.33 42.35±7.12 59.83±6.97 7.22±3.71 t 11.028 7.555 7.608 5.660 P 0.001 0.001 0.001 0.001
猩紅熱為冬春季節北溫帶地區兒童高發傳染性疾病之一,因感染后發熱、咽峽炎、皮疹等癥狀明顯而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進食、睡眠均受到嚴重影響),常見多種并發癥及變態反應性病變,造成不可逆的臟器損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其細菌細胞壁表面抗原不同,感染后只能獲得同型菌的免疫,臨床無法備制疫苗來進行免疫,故具有普遍易感性。感染后患兒可有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鮮紅色皮疹及疹后明顯脫屑等臨床表現。臨床治療以抗炎治療為主,患兒若及時接受治療,并足療程后,一般可有較好的預后,治愈率較高[1-2]。
熱毒寧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青蒿、金銀花、梔子。其中青蒿素性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減緩心率;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經、心經、胃經,功效為清熱解毒;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三焦經,能瀉火除煩、清熱涼血,可用于改善睡眠、抑菌消炎,方劑組成可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在臨床主要用于風熱感冒、高熱、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治療中,其較高的療效性和安全性被廣泛地認可。本研究將其應用在猩紅熱的臨床治療中,因其能快速抑制鏈球菌的代謝,從而抑制炎癥的發展,縮短病程。將其與頭孢菌素聯合應用時,不僅能快速緩解患者發熱、咽峽炎、皮疹等臨床癥狀,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重癥病例發生,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3-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頭孢菌素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退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頭孢菌素的應用,能使猩紅熱患者的臨床癥狀快速消退,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大幅度降低并發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此外,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