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維,李桂梅,羅麗芳
(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婦科,廣東 惠州 516211)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會對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數據調查顯示宮頸癌的發病率有了明顯上升,且年輕化趨勢明顯,臨床防治形勢不容樂觀。相關數據統計,宮頸癌患者中,年齡在40 歲以下的患者占到了總數的30%左右,而這一數據呈現出進一步上升的趨勢[1]。根治術輔助放化療是宮頸癌治療的常見手段,但是無論是宮頸癌根治術,還是術后放療,均會對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誘發卵巢衰竭的出現[2]。因此,在行放療前應對卵巢儲備功能采取保護性措施。研究表明,放療前經自然腔道單孔前腹腔鏡卵巢移位是保護卵巢儲備功能的有效手段,但臨床相關文獻報道比較少,其效果還需進一步證實[3,4]。為此,本研究納入68例宮頸癌患者,分析放療前經自然腔道單孔前腹腔鏡卵巢移位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納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年輕宮頸癌患者68例究,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4例。對照組:年齡28~40 歲,平均年齡(32.49±3.47)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4±0.31)年;臨床分期,1 期20例,2 期14例;病理分型,低分化15例,中分化12例,高分化7例。觀察組:年齡27~40 歲,平均年齡(32.53±3.49)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0±0.34)年;臨床分期,1 期22例,2 期12例;病理分型,低分化16例,中分化13例,高分化5例。2 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宮頸癌根治術+卵巢移位+放療的治療方案,對照組則采用宮頸癌根治術+術后放療的治療方案。1.手術及卵巢移位:經臍單孔前腹腔鏡卵巢移位利用腹腔鏡對卵巢的各情況進行觀察,確保無病變。游離至卵巢血管,游離的卵巢移位向同側處上方,沿著結腸側溝穿過腸系膜,將腹膜剪開,將卵巢由腹膜進入腹腔,確保卵巢血運正常后關閉沿途空隙。2.放療方法:利用CT 和MRI 進行掃描,以此確定放療靶區,采用子癇加速器全盆照射。外照射每周4次,每次劑量在100~200cGY 范圍內,總照射次數25~28 次,放療總量為控制在4 500~5 040cGY范圍內。
三、觀察指標 比較2 組卵巢儲備功能和內分泌功能。1.卵巢儲備功能評價標準[5]:絕經癥狀發生,卵泡雌激素水平在40U/L 以上,雌二醇水平在20pg/L 以下為衰竭(雌二醇pmol/L=pg/L×3.67);出現圍絕經期癥狀,卵泡雌激素在10~40U/L 范圍內為下降;無圍絕經期癥狀,卵泡雌激素在10U/L 以下為正常。2.內分泌功能包括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
四、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使用SPSS21.0 統計軟件包,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2 組卵巢儲備功能的比較 觀察組卵巢儲備功能正常率高于對照組,衰竭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二、2 組卵巢內分泌功能比較 在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等卵巢內分泌功能指標方面,2 組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高于治療前,雌二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低于對照組,雌二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宮頸癌是臨床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對于部分宮頸癌患者而言,放化療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控制病情的進展,但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還有可能在放化療的過程中出現病情惡化現象。宮頸癌根治術治療,是將子宮切除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但這一手術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創傷較大,會對卵巢功能下降或者喪失,影響今后的生育[6]。年輕女性在宮頸癌中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數量,而生育是這一患者群體比較普遍的愿望,因而若在治療時,單純性地實施根治術,則無法滿足其需要,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7]。在醫學人文性理念的倡導下,如何提升宮頸癌治療效果的同時,對卵巢功能進行保護,成為了臨床的關注焦點。
近年來,宮頸癌的治療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宮頸癌根治術后放療前行卵巢移位術,是宮頸癌治療技術發展和進步的具體體現。從宮頸癌的解剖學角度來看,宮頸癌淋巴引流的方向主要為髂淋巴結和宮頸旁淋巴結,卵巢移位充分考慮了這一現象,通過將卵巢移位到放療視野外的干預處理,然后再進行放療,這樣不僅能夠將病灶的清除最大化,對卵巢儲備功能分泌功能也起到保護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卵巢功能正常率方面高于對照組,而衰竭率則低于對照組,充分說明了卵巢移位術的應用,對卵巢儲備功能的維護效果,而這與卵巢移位術將卵巢移位至放射靶區之外,將放療對卵巢儲造成的損傷降到最低不無關系。另外在卵巢內分泌功能等方面,觀察組治療后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低于對照組,雌二醇高于對照組,表明在宮頸癌根治術的過程中,卵巢移位術的應用可以控制卵泡雌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過度升高,抑制雌二醇的過度降低,對卵巢分泌功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表2 2組卵巢內分泌功能比較(±s)

表2 2組卵巢內分泌功能比較(±s)
注:*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0.05。
組別 卵泡雌激素(U/L)黃體生成素(U/L)雌二醇(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4)7.32±1.32 89.10±10.64* 13.62±2.37 67.08±7.78* 342.16±15.79 203.64±11.26*觀察組(n=34)7.41±1.35 9.23±1.76* 13.15±2.24 16.74±3.02* 343.03±15.81 254.13±13.49*t 0.278 43.184 0.840 35.172 0.227 16.754 P 0.782 0.000 0.404 0.000 0.821 0.000

表1 2組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n(%)]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放療前,在根治術的實施過程中,前經自然腔道單孔前腹腔鏡卵巢移位術的應用對卵巢儲備功能和分泌功能的保護作用明顯,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