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君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對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應當采取序貫營養支持和護理,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1]。此次研究對入住我院的92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進行了研究,探討序貫營養支持及護理對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具體如下。
對我院收治的92例腦卒中吞咽患者進行研究,患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進入我院接受治療,其中4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47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組。對照組有2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2.01±2.48歲,平均病程為4.11±0.85d,16例患者為重度吞咽困難,20例患者為中度吞咽困難,9例患者為輕度吞咽困難。觀察組組有24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1.68±2.51歲,平均病程為4.05±0.86d,15例患者為重度吞咽困難,22例患者為中度吞咽困難,10例患者為輕度吞咽困難。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較?。≒>0.05)。
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將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讓患者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及時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避免患者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病情恢復。
觀察組除了給予常規護理外,還采取序貫營養支持及護理。序貫營養支持:在患者進入我院后留置鼻胃管,并給予短肽型營養劑,每經過3h給予一次,每次給予量在50ml至100ml之間,需要持續干預72h。之后再給予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要求采用鼻飼泵對滴速進行控制,確保每小時給予40ml至65ml,每天給予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500ml,持續給予5d,再提高滴速至每小時80ml至100ml,并每隔4h輸注40ml至60ml的溫水,防止輸注管發生堵塞。護理措施:(1)患者入院時,對其吞咽功能進行科學評估。(2)采用冷喉鏡對患者咽部進行刺激,或者或者蘸水的冰凍棉棒對患者腭弓進行觸碰,每天觸碰40次。(3)每日指導患者進行舌肌訓練,讓患者將舌頭從口內伸出,由于部分患者病情嚴重,不能自主伸出舌頭運動,可以采用紗布裹住舌頭進行運動,每次運動15min,每天運動3次。(4)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與吞咽訓練,讓患者學會控制吞與呼吸運動的頻率,避免發生誤咽。(5)對患者實施頰肌訓練,指導患者每日實施吹氣、閉頜、鼓腮等運動,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保持在30min左右。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營養指標與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采用SPSS20.0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護理之前,對照組的血紅蛋白43.11±5.46g/L,血液白蛋白為46.28±5.75g/L,總蛋白為56.44±9.51g/L,觀察組的血紅蛋白43.01±5.77g/L,血液白蛋白為46.77±6.55g/L,總蛋白為56.88±10.21g/L,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營養指標對比差異較?。≒>0.05);護理之后對照組的血紅蛋白48.51±5.27g/L,血液白蛋白為50.44±5.78g/L,總蛋白為63.42±7.81g/L,觀察組的血紅蛋白54.46±6.17g/L,血液白蛋白為57.11±6.64g/L,總蛋白為68.11±9.46g/L,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營養指標對比差異較大(P<0.05)。
對照組中共有12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率為26.67%,實驗組中共有5例患者并發癥,并發癥率為10.64%,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有研究發現,腦卒中患者營養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吞咽障礙,同時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有助于病情的恢復,促進患者及早康復[2]。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還容易引起誤吸,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堵塞氣道,嚴重情況下還會引起肺部感染,危害生命安全。臨床研究發現,序貫營養支持有助于提高機體吸收營養成分的效率,增加營養攝入量,有助于減少蛋白血癥的發生,同時序貫營養支持與護理的實施,還能夠鍛煉患者吞咽與呼吸的配合度,可以避免發生誤咽等不良情況。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序貫營養支持與護理后,營養指標改善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針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序貫營養支持及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機體營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大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