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學云 李有武 萬侖 王崢 戴轉云 詹育成
目前高齡患者逐年增多,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是股骨骨折等的常見治療方法,而在手術治療中,高齡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傳統的全身麻醉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椎管內麻醉相對于全身麻醉而言,可減少高齡患者的麻醉并發癥、麻醉藥物用量,減及對患者的不良影響[1-3]。本研究對60例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隨機分組,全身麻醉組采取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組采取椎管內麻醉。比較兩組麻醉優良率;手術時間、手術過程的失血總量、手術之后麻醉留觀的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不同時間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感染、血栓、心動過速、低血壓等麻醉并發癥發生率,探討了全身麻醉與椎管內麻醉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隨機分為全身麻醉組和椎管內麻醉組,每組30例。全身麻醉組患者年齡62~82 歲,平均年齡(74.13±4.05)歲;平均體重(57.31±17.21)kg;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Ⅱ級23例,Ⅲ級7例。椎管內麻醉組患者年齡62~81 歲,平均年齡(74.45±2.12)歲;平均體重(57.26±17.56)kg;ASAⅡ級22例,Ⅲ級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身麻醉組采取全身麻醉,做好術前準備和靜脈通道建立,給予靜脈滴注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監測。根據患者體重給予芬太尼2~3 μg/kg、丙泊酚1.0~1.5 mg/kg 以及順式阿曲庫銨0.15 mg/kg,靜脈推注,在全身麻醉誘導成功之后實施氣管插管,給予持續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并間斷性給予順式阿曲庫銨靜脈注射,吸入1%~3%的七氟烷維持麻醉。椎管內麻醉組采取椎管內麻醉。患者取右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穿刺患者L3~4,穿刺成功之后給予3~5 cm 麻醉導管置入,并給予羅哌卡因注入,對患者麻醉藥物劑量進行調節,維持麻醉平面在T10~11。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麻醉效果;不同時間段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麻醉留觀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麻醉效果判定標準:優:阻滯完善,無需追加藥物,術中生命體征穩定;良:生命體征基本穩定,需要給予一定的藥物追加維持麻醉;差:達不到上述標準[4]。麻醉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優良率均為10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4、12 h 椎管內麻醉組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均優于全身麻醉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麻醉留觀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椎管內麻醉組患者術后麻醉留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全身麻醉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椎管內麻醉組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全身麻醉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注:與全身麻醉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麻醉留觀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麻醉留觀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全身麻醉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n(%)]
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可有效恢復髖關節正常功能,但其治療過程需要有良好的麻醉方案作為基礎[5]。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是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較常用的麻醉方式,其中椎管內麻醉通過穿刺進行椎管內給藥可有效阻滯神經,而全身麻醉通過靜脈給藥用藥量多,需要嚴格對麻醉藥物用量進行控制[6,7]。相對而言,椎管內麻醉用藥量更少,患者術后麻醉留觀時間短,恢復更快,且對心血管系統和凝血功能的影響小,有利于加速患者術后恢復,加速患者術后蘇醒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8-10]。
綜上所述,椎管內麻醉對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效果確切,可更好維持凝血功能穩定,減少并發癥,加速患者麻醉后清醒和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