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燕 朱津 楊嘉慧 朱曉潔 梁慧演
地中海貧血為慢性溶血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于珠蛋白合成受抑所引起的溶血性貧血,依據珠蛋白合成異常主要分為α-地中海貧血(簡稱α 地貧)和β-地中海貧血(簡稱β 地貧)。夫妻雙方攜帶同型地中海貧血基因有1/4 概率出生重型α 地中海貧血(巴氏水腫胎)或重型β 地中海貧血患兒。若胎兒存在重型α 地中海貧血則不能存活,并且在臨床治療中,對于中間型與重型β 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相對治療方式較少[1,2];若孕婦存在地中海貧血高風險因素,則需要進行必要的產前診斷,以此達到控制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出生[3,4]。本文在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通過采用規范的地中海貧血產前篩查模式,增強篩查效果并盡早實施地中海貧血產前診斷。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月~2019年1月對在本院產科門診就診的8258例孕婦進行地中海貧血篩查。孕婦年齡19~45 歲,平均年齡(32.66±5.22)歲;孕周12~26 周,平均孕周(17.99±3.21)周。通過規范的地中海貧血產前篩查模式對存在地中海貧血高危因素的孕婦進行遺傳咨詢,檢出155例夫妻同型地中海貧血,通過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產前診斷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孕婦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實施地中海貧血產前診斷干預模式,在選擇的原則下終止妊娠32例。其余隨訪時間為產后1年左右,隨訪與產前診斷結果相符。
1.2 方法
1.2.1 地中海貧血篩查的具體方式 初次篩查采用XS-1000i 全自動血常規分析儀行血液學指標篩查,將血紅細胞參數MCV/MCH 聯合血紅蛋白電泳的方式進行,血紅蛋白電泳檢測采用法國Sebia Cappilarys 2 型全自動毛細管電泳分析儀及廠家的配套試劑及校準品。α 地中海貧血診斷標準:MCV<82 fl 或MCH<27 pg,并且存在血紅蛋白A2(HbA2)<2.5%或者血紅蛋白F(HbF)<4.0%:β 地中海貧血診斷標準:HbA2>3.5%或者HbF>4.0%[5]。孕婦檢測為陽性則再實施基因檢測,同時對丈夫實施地中海貧血篩查、基因檢測,若孕婦還存在高風險妊娠因素則予以產前診斷干預模式。
1.2.2 基因檢測 孕婦篩查為陽性的外周血、羊水細胞、臍血與絨毛組織提取的基因組DNA,采用潮州凱普公司試劑PCR+膜導流雜交法進行α 地中海貧血3 種常見的缺失型和3 種非缺失型突變及17 種常見β 地中海貧血基因突變類型進行檢測。檢測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擴增條件為:95℃預變性10 min,進行35 個循環擴增,在每個循環中包括有98℃變性45 s、62℃退火90 s、72℃延伸3 min,循環結束后72℃延伸5 min[6]。
2.1 HbA2 在患者中的篩查結果 1024例血常規MCV降低和MCH 降低的篩查患者中,889例血紅蛋白電泳異常行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與基因檢測結果比對,符合率分別為:α 地中海貧血55.59%,β 地中海貧血97.25%。見表1。

表1 HbA2 篩查與基因檢測結果對比(n,%)
2.2 地中海貧血基因產前診斷統計情況 155例孕婦行產前診斷,實施羊膜腔穿刺術145例,確診重型地中海貧血25例;實施臍血穿刺術5例,確診重型地中海貧血巴氏水腫胎5例;實施絨毛活檢5例,確診重型地中海貧血巴氏水腫胎2例。見表2。

表2 地中海貧血基因產前診斷結果(n)
地中海貧血會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屬于發生率極高的遺傳性疾病,其攜帶同型基因夫婦有1/4的概率孕育重型地中海貧血胎兒,給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7]。其中廣東和廣西地區為地中海貧血高發區,廣東省人口平均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率達16.83%。目前地中海貧血沒有比較有效的臨床治療方式,因此,對高發地區進行防控干預是關鍵,盡早干預臨床價值更高。地中海貧血產前篩查模式主要通過血常規聯合血紅蛋白電泳篩查及基因檢測確診的產前地中海貧血篩查策略[8],規范的產前篩查可及早發現地中海貧血高危因素的孕婦并進行遺傳咨詢,評估孕育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幾率及選擇實施介入性產前診斷。本中心對MCV 及MCH 值降低的血常規患者進行血紅蛋白電泳檢測,通過HbA2 值異常情況與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對比發現,HbA2 值降低對于α 地中海貧血檢出的符合率為55.59%,具有較高的漏檢率;但對于β 地中海貧血檢測符合率則達97.25%,對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且數據分析與南方醫院李莉艷等[9]研究結論一致,表明血紅蛋白電泳HbA2 聯合MCV 和MCH 結果的篩查模式對β 地中海貧血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可有效的降低對于β 地中海貧血篩查的漏診以及誤診現象。α 地中海貧血的篩查則可通過聯合超聲監測指征,開展遺傳咨詢確定是否盡早進行產前診斷。
本中心實施產前診斷羊膜腔穿刺術145例,確診重型地中海貧血25例;5例臍血穿刺術全部為重型地中海貧血巴氏水腫胎;5例絨毛活檢,確診2例重型地中海貧血巴氏水腫胎。根據國家衛健委和省婦幼保健院的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指示,地中海貧血須及早、有效防控。現行地中海貧血產前診斷技術包括羊膜腔穿刺、臍血穿刺以及絨毛活檢。其中以羊膜腔穿刺為主導技術,適合中期妊娠的產前診斷進行,穿刺時間為17~24 周;臍血穿刺適合孕26 周后,且錯過前期羊膜腔穿刺的高危因素孕婦;絨毛活檢宜在早期妊娠中(孕11~13+6周)進行。妊娠早期在超聲的引導下穿刺到胎盤的絨毛組織,由于胎盤絨毛的體積較大,穿刺取材更便捷,同時無需反復穿刺,減少流產的風險。同時,絨毛細胞與胎兒組織同源,具有相同的遺傳性,通過絨毛的檢測可客觀地反映胎兒的情況。隨著高分辨率超聲篩查的逐步開展,絨毛活檢技術也在逐漸受到重視[10]。相比羊膜腔穿刺和臍血穿刺,在早孕期進行絨毛活檢可更早診斷結果,在更小孕周引產,有效降低孕婦及家屬的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實現高效的地中海貧血基因產前診斷[11]。
地中海貧血雖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遺傳性疾病,但其通過有效的篩查方法和及早進行專業的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可有效避免中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出生。為了防止部分地中海貧血的漏診及誤診現象,地中海貧血產前篩查應環環相扣,不斷完善追蹤隨訪制度,選擇最優的產前篩查模式,提高穿刺及基因檢測技術,盡早實施產前診斷防控干預,最大程度阻斷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出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