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芹
齲病是常見、多發于兒童人群的口腔疾病,由于口腔衛生情況較差,同時受到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細菌附著于牙體組織,產生酸性物質,進而形成酸蝕作用,逐漸發生齲壞。兒童乳牙齲病的發生,會導致牙體缺損,損害牙齒的咬合與咀嚼功能,破壞牙齒的美觀性。牙髓病、牙尖周病等并發癥的發生容易引發疼痛癥狀,增加患兒的痛苦[1]。乳牙齲病影響到患兒的正常進食,影響食物消化與營養吸收,往往會加重胃腸負擔,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另外,兒童乳牙齲病的發生直接影響到乳牙的替換,對于頜骨生長發育產生負面效應。在兒童乳牙齲病的臨床治療中需要將齲壞組織清除,然后對齲洞進行填充、修復。在兒童乳牙齲病的臨床治療中關于修復方法的選擇應該考慮到治療期間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充分滿足患兒的身心需求[2]。本研究通過對130例兒童乳牙齲病患兒牙齒修復情況進行觀察,探討非創傷性修復技術在其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130例兒童乳牙齲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65例,患牙74 顆)和對照組(65例,患牙71 顆)。本研究經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得患兒家長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經牙體檢查、口腔X 線片檢查確診,符合兒童乳牙齲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患牙發生脫落,合并有急性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34/31;年齡3~8 歲,平均年齡(5.02±1.06)歲。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35/30;年齡2~9 歲,平均年齡(4.78±1.41)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應用非創傷性修復技術進行治療。拍攝口腔X 線片,了解乳牙齲齒情況。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在患牙處,行隔濕處理。使用刮匙,作用于齲洞,輕緩的刮除齲壞組織,精細的進行操作。然后清潔、消毒窩洞,均勻涂抹Dycal 自凝氫氧化鈣,再填充玻璃離子材料修復劑,修復齲洞。將材料填充窩洞、壓緊,涂抹凡士林,30 s 后,檢查患牙的咬合情況,輕微進行調整。對照組應用創傷性修復技術進行治療,根據口腔X 線片,了解乳牙齲齒情況。使用高速渦輪機擴大齲洞,將齲壞組織完全暴露后予以沖洗、消毒,在齲洞內填充銀汞合金材料。完成治療后,需要檢查牙齒咬合情況,適度予以調整和打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修復成功情況、依從性情況、治療效果滿意情況、疼痛VAS 評分、充填物脫落及繼發齲發生情況。修復后,患牙牙體完整,無填充邊緣缺損、脫落,無繼發齲洞產生,評價為修復成功。采用VAS 評分評價患兒的疼痛程度,分值越低說明疼痛情況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修復成功、依從性、滿意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修復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效果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疼痛VAS 評分、充填物脫落及繼發齲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疼痛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充填物脫落發生率及繼發齲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修復成功、依從性、治療效果滿意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疼痛VAS 評分、充填物脫落及繼發齲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疼痛VAS 評分、充填物脫落及繼發齲發生情況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乳牙齲齒是兒童中常見、高發的口腔疾病,會對患兒的牙齒發育及面頜部發育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乳牙齲齒所造成的牙體損傷、缺損還會影響患兒牙齒功能,妨礙其正常進食,不利于營養的消化與吸收。牙齒美觀度的下降則會增加患兒的心理負擔,影響其心理健康。乳牙齲齒的形成會對患兒的身心成長產生長期、持續的負面效應,應該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影響乳牙的正常更換[3]。
在兒童乳牙齲齒的臨床治療中,需要充分考慮患兒的實際情況,了解其心理特點。選擇治療方式時既要考慮到齲齒的修復效果,還要關注患兒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常規的乳牙齲齒修復方法主要采用有創性技術,在擴大齲洞后直接將齲壞組織清除,然后進行齲洞的填充,但是在治療操作中需要使用高速鉆頭擴張齲洞,會引起明顯的疼痛、不適,患兒往往難以耐受,容易出現躁動、哭鬧的行為,令患兒對齲齒治療產生恐懼感,影響其對于治療工作的依從與配合[4]。與此同時,創傷性修復技術的應用容易對牙釉質造成破壞,增加其他口腔疾病的發生風險。銀汞合金作為填充物,具有較為強烈的刺激性,同樣也會增加患兒的不適感。治療恢復期間,充填物脫落及繼發齲發生風險較高[5]。為了提高兒童乳牙齲齒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保障患兒接受治療期間的舒適度,應采用非創傷性修復技術。治療過程中,使用手動設備替代高速鉆頭,緩慢、柔和的清除齲壞組織,避免對牙組織造成損傷,同時可以減輕患兒的不適感[6]。在刮除齲壞組織后需選用玻璃離子材料替代銀汞合金作為填充物,利用其良好的抗壓性、粘連性以及生物安全性,可以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在玻璃離子材料中,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能夠增加牙齒的抗齲能力,同時保護牙釉質,降低牙髓炎、牙尖周病等口腔疾病的發生風險[7]。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與創傷性修復治療技術相比,非創傷性修復治療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乳牙齲病修復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疼痛和不適感,讓患兒更好的配合和依從治療。治療恢復期間可以減少充填物脫落、繼發齲等問題的困擾。
張瑩[8]在臨床研究中指出,兒童乳牙齲病的危害性在于妨礙恒牙正常發育和損害顏面部外觀,齲洞的持續擴大會導致牙齒的脫落和喪失。為了減輕乳牙齲病的對于患兒身體健康的損害,應該及早實施治療。該研究報道中,討論了常規修復技術和非創傷性修復技術在乳牙齲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著重強調了非創傷性修復治療技術的優勢作用,主要體現在減輕牙體損傷和保護牙釉質等方面,可以提升牙齒的抗壓性、耐磨性,減少刺激性因素的干擾,進而提升兒童乳牙齲病的修復效果。
綜上所述,非創傷性修復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修復兒童乳牙齲病的牙齒損傷,同時讓患兒獲得舒適、舒心的治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