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陽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高熱以及肺部啰音等,主要是感染支原體導致的,近些年來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發生幾率逐漸提升,在小兒肺炎中占據的比例在50%以上,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容易出現惡化的現象。阿奇霉素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有突出的作用,為了分析結果,本文選擇7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例,分別實施不同的方式治療,治療后對結果分析和總結。詳細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6 個月~8 歲,平均年齡(4.56±1.15)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4.56±1.38)d。治療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5 個月~7 歲,平均年齡(4.56±1.16)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5.36±1.46)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紅霉素治療,選擇乳酸紅霉素+5%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劑量:25~30 mg/(kg·d),1 次/d,持續治療1 周之后更改為紅霉素腸溶片,按照25~30 mg/(kg·d)口服治療,2 次/d,持續治療1 周后對結果對比和總結。治療組實施阿奇霉素治療,選擇阿奇霉素10 mg/(kg·d)靜脈滴注,1 次/d,持續治療5 d 后停止治療4 d,而后改為阿奇霉素干混懸劑10 mg/(kg·d)口服,1 次/d,口服3 d 后停止4 d,療程為1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肺部啰音現象消失,經過X 線檢查后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X 線檢查之后各項指征改善。無效:整體效果不明顯。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分析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主要包括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③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頭暈、惡心、皮疹)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4.9%高于對照組的7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n,n(%)]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治療組的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表3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當前常見的一種病癥,主要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肺部急性癥狀。患兒表現為咳嗽、厭食以及咽喉疼痛等,該癥狀對患兒的日常生活有嚴重的消極影響,甚至會累及到聽覺、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部分患兒如果治療不及時,出現呼吸窘迫的情況,導致死亡。針對臨床的具體治療要求在后續治療中明確具體的指標,只有合理接受治療才能促進患兒的恢復[1]。
小兒支原體肺炎以肺炎支原體感染為主,通過誘導免疫損傷之后,對代謝產物造成影響,甚至引起惡化的現象。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或者氣溶膠等,若在學校以及幼兒園等集中發病,不良影響大。考慮到當前流行病學的實際要求,在治療中要求家屬陪伴在身邊,輔助患兒接受治療,促進恢復[2]。
當前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實施的合理方式治療,紅霉素屬于第一代大環內脂類抗生素,主要是和青霉素有相似的抗生素,能顯著抑制青霉素的革蘭陽性菌,紅霉素空腹口服之后,在短時間內達到血清濃度的峰值,改善了臨床不良癥狀。紅霉素在治療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紅霉素的耐受性差,口服之后整體效果不理想,對血管壁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甚至引起胃腸道不適應的現象[3]。此外肺炎支原體需要持續治療3 周之后才能消除,紅霉素治療不徹底,可能會出現復發的現象,在臨床治療中整體上受到限制。阿奇霉素屬于新興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吸收性好,且藥物起效快,具有較強的耐酸性,采用該藥物治療,能有效抑制細菌的轉肽,阻斷了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序貫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突出,一般情況下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靜脈給藥方式能對患兒的病癥進行控制,而后調整為口服治療,能達到理想的結果[4]。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干預和治療是個全面的過程,在后續治療中患兒可能存在胸腔積液以及肺不張等情況,前期的診斷很關鍵,針對持續劇烈咳嗽的患兒,X 線所見的特征明顯,部分患兒白細胞大多正常或者稍微比較高,血塊多增快,Coombs 實驗呈現陽性,在臨床治療中,血清特異性抗體有突出的診斷意義,在臨床研究中采用補體結合試驗方式。合理的診斷很關鍵,在臨床的干預和后續治療中,需要家屬引起重視,及時對患兒的病癥進行分析。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有明顯的作用,要求輔助患兒接受診斷和后續治療,提升依從性。此外增加對疾病的了解,及時陪伴,盡快接受治療,促進恢復。
姜寧[5]報道中,研究組咳嗽減輕時間、高熱消退時間、肺部啰音消退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常規組;研究組臨床療效高于常規組。對兩組患兒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李海燕[6]報道中,對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的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更短。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4.9%高于對照組的7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1%低于對照組的1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患兒采取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整體上有突出的作用[7,8]。本次研究中實施阿奇霉素治療的結果和上述文獻資料對比,結果基本上一致。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可以緩解不良反應,值得實施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