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爽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高發消化內科疾病,目前,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臨床尚無明確定論,部分學者認為與胃動力缺乏、環境、心理、社會因素、胃竇、內臟高敏、十二指腸運動協調紊亂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患者出現嘔吐、惡心、胃部灼傷、上腹疼痛等臨床癥狀,反反復復,治療難度較高。據相關資料統計[1],西方國家消化不良患病率達到15%~20%,而在我國門診患者中,消化不良患者>1/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故本研究收集本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伊托必利與多潘立酮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0~75 歲,平均年齡(47.5±9.2)歲。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22~77 歲,平均年齡(49.5±9.3)歲。兩組患者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與2007 版《中國消化不良的診治指南》[2]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相關診斷標準符合;②存在惡心、嘔吐、反酸、灼燒感、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③入院前1 個月未服用抑酸藥物、促胃動力藥物;④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肺、肝腎疾??;②其他消化道疾病(胃潰瘍、食管炎、糜爛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等)、惡性腫瘤;③藥物過敏;④聽力障礙、意識障礙、精神疾??;⑤妊娠、哺乳女性;⑥中途退出研究及不依從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溫水口服,10 mg/次,3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增加鹽酸伊托必利(修正藥業集團長春高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81),溫水口服,50 mg/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1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癥狀(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部燒灼感、反酸)評分、不良反應(頭痛、大便次數增多、腹痛、腹瀉)發生情況。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以《中國消化不良的診治指南》為依據,顯效:較治療前,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下降>80.00%;有效:較治療前,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下降50.00%~80.00%;無效:較治療前,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下降<50.0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治療前后癥狀(上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部燒灼感、反酸)評分標準:無癥狀(0 分);輕度癥狀(1 分):稍注意可感覺到輕微癥狀,發作次數<3 次/周;中度癥狀(2 分):發作次數為3~7 次/周;重度癥狀(3 分):發作次數>7 次/周。③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頭痛、大便次數增多、腹痛、腹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部燒灼感、反酸、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胃部燒灼感、反酸、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2例出現腹痛、腹瀉,1例出現頭痛,2例大便次數增多,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5/40);觀察組1例出現腹痛、腹瀉,1例出現頭痛,1例大便次數增多,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0%(3/4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556,P=4561>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理主要表現為胃排空延遲,十二指腸、胃竇運動下降,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機制尚無明確定論,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患者受胃酸刺激,胃部敏感性增高,消化道其他部位出現明顯感覺異常,胃酸分泌量增加,出現上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部燒灼感、反酸等臨床癥狀。②據相關資料統計[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消化運動異常者達到30%~80%,具體表現為胃排空速度變慢,近端胃舒張功能、受納性減退,胃電活動表現異常,胃、十二指腸協調性變差,胃竇、小腸移行性復合波缺失,小腸消化期間未見劇烈收縮活動。③幽門螺桿菌感染。但目前關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會導致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還存在諸多爭議。④其他因素。如精神應激,當患者精神處于應激狀態時,會促使中樞神經大量釋放皮質釋放因子,導致胃排空速度變緩,臟器敏感性變高。
臨床在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時,主要通過促胃腸動力藥物,提高患者食管下部括約肌張力及胃腸蠕動能力,避免出現反流情況,從而緩解患者胃動力障礙。伊托必利屬于新一代促胃腸動力藥物,是一種甲苯酰胺衍生物,對乙酰膽堿酯酶及多巴胺D2受體具有良好的抑制、阻滯作用,用藥后可促進患者機體釋放乙酰膽堿酯酶,從而提升患者胃腸蠕動能力,改善患者水解癥狀,加快胃排空速度。研究表明,伊托必利用藥后對患者機體血液胃泌素濃度影響較小,且胃腸運動能力、胃排空能力較強,可有效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灼熱、噯氣、反酸癥臨床癥狀,同時,伊托必利還具有良好的抗嘔吐作用,可改善患者惡心、嘔吐情況。藥物動力學研究表明[4],在上消化道促動力中伊托必利選擇性更高,對胃腸道具有選擇性作用,不會大量在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分布,可有效避免患者用藥期間室性心律失?;騋-T 間期延長,引起猝死,另外,伊托必利無溢乳,錐體外系反應,不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D2受體,用藥后無需依賴肝臟細胞色素P450 代謝,僅通過肝臟黃素單氧化物酶即可完成代謝,不會抑制肝微粒體5 種特異性CYP 介導反應,用藥安全性相對更高。多潘立酮是以往傳統治療中常用的一種促胃動力藥物,屬于苯咪哩類衍生物,其結構和丙基甲酮苯基具有較多相似性,在外周性多巴胺受體拮抗方面效果顯著,用藥后可對患者胃腸壁起到直接特異性作用,無需透過血腦屏障,即可將胃腸道中多巴胺D2受體阻斷,增強患者胃腸蠕動能力,改善患者胃電節律紊亂、惡心、嘔吐情況。但部分患者長時間服用多潘立酮,會導致血清泌乳素水平大幅度增高,女性患者用藥后還可能出現閉經、溢乳等不良反應。
在汪蓓蓓[5]研究中對60例患者使用多潘立酮治療,對63例患者使用多潘立酮聯合伊托必利治療發現,使用多潘立酮聯合伊托必利治療有效率達到92.06%,而單一多潘立酮治療臨床有效率為58.33%,聯合用藥效果明顯優于單一用藥,治療后患者上腹痛、食欲不振、餐后不適、總癥狀積分均比單一用藥低,且治療過程中僅少部分患者出現頭暈、腹瀉情況,及時采取對癥治療后,患者不良反應快速緩解,研究經過進一步證明伊托必利與多潘立酮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與本次研究結果表現一致。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伊托必利與多潘立酮聯合治療,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風險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