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2020年春節突發“新型肺炎”期間初中音樂教學“互聯網+”模式可行性及當前“互聯網+”音樂教學模式存在問題進行探討,認為推行該教學模式音樂教師應具有一定的互聯網技能和運用電子教學設備提升教學水平的能力。
【關鍵詞】社會突發事件初中音樂教育“互聯網+”模式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9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2-0146-02
【本文著錄格式】朱笑秋.社會突發事件下初中音樂教學“互聯網+”模式探討[J].北方音樂,2020,06(12):146-147.
引言
2020年春節全國突發“新型肺炎”事件,為有效控制瘟疫的擴散、流行,各地的教育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相應出臺了一系列“延長假期、推遲開學”的舉措。“新型肺炎”期間產生出了一個“家庭課堂”的概念,而這個“家庭課堂”理念與2015年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高屋建瓴提出的“互聯網+”的理念息息相關,其關鍵點為:為減少因集聚導致學生感染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當前網絡教育技術進行網絡教育,從而在突發事件情況下進行網絡教育,不拖延晃學生們的正常學習總體進度。初中音樂教育作為初中教育學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當然也應囊括初中全科教育范疇之中。因此,本文就社會突發事件情況下初中音樂教學“互聯網+”模式下如何與傳統課堂之間進行有效融合相關問題進行初略探討。
一、初中音樂“互聯網+”教學模式技術可行性
社會突發事件情況下社會資源包括公共設施將實行封閉化統一管理,其中包括學校。在互聯網迅猛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音樂學科的教和學呈現了新的途徑,可以通過互聯網途徑能過Internet搜索相關的音樂資源,通過遠程教學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達到同樣學習范圍及學習效果。網上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及個人特點進行相應選擇,在學習過程中如遇到疑問,也可以通行網絡向教師請教,得到相應的解答,通過網絡學習這種方式也有助于培育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習效率也保護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線音樂教育的形式呈現了多樣性,可以有關音樂專業或音樂常識的社群、圖文、直播、音頻、視頻供選擇。當前,網絡云計算、傳感技術、云存儲、大數據、定位技術的快速發展保證了“互聯網+”的可實現性,實行在線音樂教育的時空間限制將會被進一步縮小。實現“互聯網+”教學的方式主要是以互聯網服務為載體,將授課內容提前錄制成音像文件,如以音樂知識點為載體的微課,再上傳至網絡服務器存儲。學生時可通過網絡媒體調取自已所需要的相關微課進行線上這習,提高個體的學習效率。遠程學習的內容可以由音樂教師提前設置成章節和課段,每節的時間長度宜與實際課堂學習的時間保持一致,以滿足地域限制的實際需要。以上方式實際情況是在當前社會在線學習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極少,可以做到真正的隨時學、隨地學。如果是在線實時授課,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課中來。主要是通過在線課堂互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相關問題的討論,包括師生之間的討論及在線學生之間討論。
“互聯網+”教學范疇包括微信、QQ、家校通等各種現網絡技術,具體操作可以通過手機APP每日同步發布音樂教學內容,拓展音樂教學內容,主要內容包括日音樂技巧練習、音樂課后創作任務、預習任務、階段性考試等。通過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應對音樂網絡教育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手段也主要是應用網絡大數據分析和統計,了解學生掌握和運用音樂知識的情況;評價也可將主要集中點放在過程評價之上,也使過程性評價更加便利,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及時反饋。
傳統面對面課堂式教育模式中,學習者往往需要查閱大量的音樂相關課內外內容或詢問音樂專職老師才能找到其想要的學習結果,也有很多情況下經過相關努力收獲的效率和效果都不一定較好,造成面窄質欠佳的尷尬情況?,F階段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模式,基于網絡學習的特點和優勢,針對現在音樂領域突飛猛進的更新速度,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可以進行最大限度的直觀比較,音樂學習的目的也可以與時俱進作相應的調整,可以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轉變成基于興趣學習,學習內容也可以得到極大的豐富。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的引入后,可以使后臺的音樂存儲數據較之以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音樂存儲量大大增加,從而使可供選擇的音樂信息量及音樂內容也越來越大,收獲的音樂學習效果比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也更好。
此外,通過網格的檢索功能可以進一步拓展音樂學習的知識面。比如使用檢索功能及其模糊查詢功能,可以進行類比及相似檢索,相關的音樂知識盒音樂載體也就越多,學習到的內容較傳統音樂課堂學習模式也更加豐富多彩。
二、“互聯網+”模式音樂教學存在問題
當前在線教育平臺良莠不齊,因為存在不少以商業化目的的在線教育產品,導致過分追求商業利潤而弱化了學習目的這一本質屬性。
過多的教育平臺的同時使用導致家長、學生、教師等受眾多次設置用戶名、密碼,不僅不便于記憶外,還使教育資源信息過于分散,使用率大大降低,其實更有甚者進行大量人力物力投資的平臺,學生家長可能只使用過一次。
另外,各平臺的教師教學資源水平也良莠不齊,特別是音樂這種相對較專業的科目教學資源也未通過嚴格專業評定認證,便帶上“優秀資源”的高帽上傳至網絡供家長學生使用,對于具有一定音樂知識水平的家長來說他們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精品課程的篩選,而對于更多音樂學科知識水平有限的家長來說更是一種災難,他們甚至不具備選擇優秀課程的能力,使廣大學生不僅在經濟、時間等方面遭受巨大損失,而且,還讓學生在音樂知識和常識學習以及專業素養上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更有甚者,某些網絡教育產品捆綁、誘導學生家長強制消費,完全成為商業化的產品附庸,影響極壞,成為互聯網教育領域的“害群之馬”。這些教育產品其本質其實已與實際應用發生了脫節,沒有真正體現“互聯網+”學習的根本目的,學生沉迷其中,音樂教育質量不升反降。
三、“互聯網+”模式下對教師的要求
我們初中音樂教育當前的情況是:通常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思想相對保守,不是太熱衷于新鮮事物,所以對我們教師進行相應的提升還是有相當必要的。
當前,網絡科技日新月異,各種全新的音樂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如全民K歌、作曲軟件、微信、MOOC、APP等,從而使優秀教學資源層出不窮。就目前的網絡資源而言,好的音樂教學資源在網絡之上已完全能滿足日常初中音樂教學的需要,通過學習眾多的學生就可以快捷而方便地接觸到優秀的學習資源,學以致用,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充分體現出網絡優秀教學資源學習的優越性。
作為網絡+教學模式,對于我們廣大音樂教師而言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有網絡多媒體的使用和操作基礎和從網絡中尋找或制作可用的音樂資源的能力。音樂教師應積極應對網絡教學模式的發展,不斷接受新的網絡教學理念,積極推廣智慧網絡、智慧教學理念和微課堂、微校園等在線教學形式,將一些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技術與音樂教學進行良好融合,使中學生不僅能夠以最為直觀的形式學習到音樂專業樂理知識、音樂技能和技巧,通過網絡教育模式,老師也可以用最為直接和簡便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傳播,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互相促進、發展。
在大力推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發展態勢下,對于我們廣大老師而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適應網絡教育模式最基本的網絡應用技能。作為音樂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的影響下進一步轉變教學模式和理念,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新的教學成果。
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學會不斷吸收新的網絡信息科技技術,在當前網絡科技不斷發展的社會中,老師應與時俱進,要不斷充電,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儲備,擴充自已的知識面,與最新的知識技能接軌,豐富自已的教學經驗。
通過互聯網掌握更多更好的資源后,將更加拓寬教師的視野??梢赃@么說,網絡教育的推行主要基于我們當前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技術支持,廣大教師應可以通過互聯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其次,我們教師學要運用電子教學設備提升教學水平。“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反過來也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網絡教學設備加強網絡運用技術的深化,積極拓展自身網絡知識技能,以利于更好、更快地融入新型網絡教學模式中來。
四、結語
社會突發事件下初中音樂教學“互聯網+”模式的引入應成為傳統面對面課堂教育的補充。傳統課堂式學校教育可以主動引入“互聯網+”在線教育,彌補傳統教育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不足,以有效擴大知識的傳授半徑。網絡教育可以針對不同水平和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有針對性的課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共同推動教育的發展。
“互聯網+”在線教育更像是將傳統式面對面授課課堂“搬”到電腦屏幕前,最大限度地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與學。當前,我們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技術發展神速,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在線網絡教育也包括于其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這點,并借此契機推動現代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郎群.互聯網+視域下音樂教研活動發展研究[J].中國報業,2019(1):106-107.
[2]梁瓊.互聯網+思維下音樂慕課與教學創新[J].中國報業,2019(4):94-95.
[3]朱常琦.構建互聯網教育的核心價值體系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6):90-92.
[4]齊萍.互聯網發展背景下提升中學音樂教育質量的策略[J]藝術評鑒,2018(11):112-113.
[5]楊雅萍.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整合探究[J]藝術評鑒,2018(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