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的時代已經成為了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是當前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企業應當善于去利用信息化來加強監督和管理,促進企業與時代相適應。對于企業的相關人員來說,他們也應當善于發現在企業推進信息化進程中的問題,并且及時地提出解決方案,進行合理地解決,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本文從信息化在人力資源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人力資源信息化的價值兩方面分析和介紹了信息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信息化;人力資源;統計;價值研究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促進了計算機的普及。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幫助企業解決了很多實際性的問題,對于當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說,他們應當意識到傳統人力資源統計方法的弊端,應當積極地學習計算機技術,高效地完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通過對企業內部員工關系的協調,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也應當善于利用新的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運營的效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信息化在人力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的不重視
當前的一些企業還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對于人力資源統計的價值,無論是在資金上,還是員工的培訓以及軟件的資源配置上,都沒有太過重視。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還是認為以前的傳統方式是最適合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為這種方式已經沿用了很多年,經過了時間考驗的,他們也早已習慣了這種統計的方式。因此在當前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中,缺乏的投資力度以及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往往會導致人力資源信息統計的失真,不僅會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企業當前的一些重大決策,最為嚴重時,還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行。信息化建設的不重視,是當前企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只有加強信息化建設,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的運行。因此對于當前的企業來說,他們應當重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加大資金以及軟件資源配置的力度,對人力資源合理利用,實現有效地配置,推動企業發展與進步[1]。
(二)人力資源配置上的不足
當前的一些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還是靠人工的管理方式,“一支筆、一堆紙、算一天”還是某些企業的常態,對于資源的數據缺乏有效地管理,也缺乏一些優秀的人力資源統計手段的引入。同時當前一些企業還缺乏對人力資源統計人員的系統培訓和激勵政策,統計出的人力資源數據存在嚴重的缺陷,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的統計數據導致無法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甚至影響了公司管理層的正常決策。一個企業發展與進步,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只有足夠的人才共同努力,才能更快地推動企業的發展。對于當前的企業來說,他們應當認識到人力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通過引進優秀的人力資源,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提高統計人員對于工作的熱情,更好地促進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
(三)統計人員信息素質低下
當前的一些企業統計崗位的人員,對信息化認識程度較低,大多數還停留在電子表格的簡單使用階段上,對一些基本函數還是一無所知,無法勝任對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統計出的數據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人員在信息化上的認識也嚴重不足,他們不能從思想層面來接受這種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即使有些人愿意接受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他們又缺乏實際操作的技術,在利用信息軟件對人力資源統計存在較大的不足,不能有效地查找人力資源的相關數據,不能高效地對信息進行處理。缺乏有效的培訓是大多數企業都存在的問題,如果員工不能夠熟練地掌握網絡與信息技術,就無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當前的企業需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培訓,讓他們認識到信息化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加強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術,可以聘請一些專業的人員對企業的統計人員進行指導,促進他們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2]。
二、人力資源信息化的價值
(一)提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效率
人力資源的信息統計任務,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收集與處理。不僅包括企業人員的入職以及離職情況,還包括每個月員工的工資發放、培訓人次、五險兩金扣繳和上報、工傷人數、合同到期人數等方面的統計任務,有時還會涉及到部分人員的外出情況。如果企業在對信息進行統計時,采用的是人工的方式,難么很容易就會造成一些記錄上的錯誤。網絡與信息技術的使用,就有效地減少了誤差,而且無論是數據的查找與處理,都較為便利。對于一些數據的統計,計算機技術可以快速地進行核算,有效地提高了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工作效率,對人力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利用,增加了統計結果的可靠性,減少了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失真的情況發生[3]。
(二)促進人力資源的管理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
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對人力資源的數據進行統計,可以有效地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而且這種管理的方式,還可以對數據進行有效地維護,避免數據丟失的情況的發生。網絡與信息技術的方式可以將當前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進行流程化,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流程,促進工作的有序進行。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將企業員工的入職、調崗、調薪、晉升、離職等人員異動情況在系統平臺上進行流程化辦理,每月月末將本各項月工作情況進展情況進行匯總、整理,以板報和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在提高相關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自動完成了各項人力資源數據的統計工作,有效地實現了人力資源部內部甚至是企業內部信息之間的交流與共享,也規避了不同的模板樣式,造成對企業信息傳播的限制,影響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因此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促進人力資源的管理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保證企業的有序運行。
(三)加強對工作時間以及工作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般員工在正式入職前,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當對工作業務都較為清晰地了解時,才能夠正式地入職。培訓工作的時間也較長,需要較多的成本,如果不能合理地控制培訓工作的成本,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網絡技術就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網絡培訓的新模式受到了很多企業的應用,員工在入職前在網絡上進行學習,不必到企業當中每日奔波,任何情況下,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學習,不僅減少了員工的培訓時間,也降低了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成本。對于新員工來說,他們也可以很快地從網上學習到自己的工作內容,快速地入職,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員工來說,這種方式都是十分有利的[4]。培訓管理人員也可以利用培訓系統及時地統計出每個學習人員的學習課時、考試成績和對授課老師打分評價,便于直觀準確地了解學員對培訓課程的掌握程度。
(四)有利于幫助企業留住人才
對于當前的一些企業來說,在招聘員工,提拔員工時,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會存在人為因素的干擾,這對同樣競爭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保證公平與公正,有效地提高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在對企業人才的選拔上,也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增加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實現了企業對于人才的合理配置,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而且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保證企業信息的透明化,也促進了企業管理的透明化,有利于企業留住優秀的人才。因此對于當前的企業來說,他們應當意識到信息化管理對于企業的價值,并且合理地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促進企業的正常運行。
三、結語
對于當前的企業來說,他們應當意識到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也應當了解信息化管理對于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價值。信息化的方式可以提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效率、促進人力資源的管理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加強對工作時間以及工作成本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同時對于當前企業人員在人力資源統計當中遇到的問題,應當及時地探討,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進行解決,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余芳.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困境及對策[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8(8).
[2]李琦,李冰.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實證研究——基于北京市金融街的調查[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9(3).
[3]張永.淺議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9).
[4]陳奕.人力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因素與建設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0).
作者簡介:李 斌(1981—),男,甘肅平涼人,統計師,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2019級在讀碩士生,主要從事統計和人力資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