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晴風 高玉杰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的有效治療方案。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為該次課題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進行研究,對比和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控制情況以及治療前后疼痛情況。 結果 對比所有與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患者治療前后的NRS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0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心率、C反應蛋白與治療前相比均得到明顯好轉,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治療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及預后方案能夠明顯改善患者感染情況以及疼痛情況,因此值得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治療方案
[中圖分類號] R65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4(c)-0072-03
Study on Treatment of Severe Infection after Urinary Calculi after Laparoscopic Lithotripsy
CAI Qing-feng, GAO Yu-jie
Urology Department, Beijing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s for severe infections after urinary calculi after laparoscopic lithotripsy.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roject.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control status and pain condi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RS (Numerical Rating Scale)scores of all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NRS valu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30 patients had body temperature, heart rate, C-reactive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at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Ac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fection and pain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fections after urinary calculi and laparoscopic lithotripsy, so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 Urinary system; Endoscopic lithotripsy; Sever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Treatment plan
泌尿系統結石是當今泌尿科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結石根據其成分差異性可以將其分為磷酸鈣結石、草酸鈣結石以及尿酸結石和磷酸鎂結石等。泌尿系統結石能夠存在于泌尿系的任何一個部位,例如:輸尿管、腎臟以及尿道和膀胱等,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輸尿管結石以及腎結石[1-2]。隨著當今現代臨床醫學中微創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在治療泌尿系結石疾病時更多使用腔鏡碎石術,但是患者術后并發癥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多,如何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已經成為相關工作人員需研究的重點?;诖?,該文對該院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30例行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找尋出良好的治療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在收治的30例患者作為該次課題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進行研究,對比和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控制情況以及治療前后疼痛情況。所有參與該次課題研究的患者年齡范圍在45~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25±5.75)歲,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3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有合并糖尿病,6例患者高血壓,因此圍術期均給予患者預防性靜脈應用抗生素。另外,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為輸尿管結石,12例患者行硬鏡治療,8例患者行軟鏡治療。術前醫護人員均對患者行尿常規檢查以及中段尿培養,其中9例患者存在白細胞高于正常值現象,4 d后恢復正常;5例患者在中段尿培養中發現存在大腸埃希菌,醫護人員在改用敏感藥物抗感染治療后5 d恢復正常。術中有3例患者由于結石較大且硬,碎石難度增加,以此造成患者手術時間較長且出現尿液外滲現象。所有患者術后均基于常規性抗感染治療。
入選標準:①患者最終診斷結果均為泌尿系結石。②治療方案均是腔鏡碎石術。③患者存在白細胞升高(>15×109/L)、高熱(38.5~40℃)、C反應蛋白升高、降鈣素元升高表現。④該次研究已經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且所有患者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其他器官(肺感染)患者。②存在嚴重的心臟以及肝腎疾病。③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
針對已經確診情況,醫護人員立即對患者采取血和中段尿標本進行培養和藥敏檢測,同時迅速對患者以廣譜抗炎及補液治療。在尚未取得患者培養結果報告之前,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對已經出現高熱不退患者,給予地塞米松退熱治療。
針對存在代謝性酸中毒患者,醫護人員應當適當給予患者碳酸氫鈉糾正哈黁這體內存在的酸堿紊亂以及電解質失衡現象;針對患者出現的腎造瘺管引流不暢,醫護人員需可以將稀釋的亞甲藍液低壓注入到患者腎造瘺管中,嚴格觀察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導尿管引流尿液顏色,在充分證實造瘺管在位后再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和觀察患者術后感染控制情況以及治療前后疼痛情況;對比所有患者治療前后NRS評分,評分越低說明患者情況越好。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均行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患者治療前后NRS評分對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0例患者最終治療效果均是治愈出院。在進行退熱、補液、抗炎治療后,患者在(16.67±4.59)h后停止補液,患者在(3.02±0.54)h后體溫恢復正常,復測血常規發現患者血常規恢復正常值時間為(4.25±1.30)d,住院時間平均為(9.66±3.69)d;留置雙J管患者的管道拔出時間為(25.14±3.31)d。
30例患者術后72 h進行腹部平片復測,發現有7例患者仍然存在結石殘留,但是結石數量較少,無需進行二次手術;在經過回訪后發現輸尿管結石患者以及膀胱結石患者均未出現復發情況,7例有殘余結石患者當中有6例患者結石自行排出,1例患者未完全排出。經過腔鏡手術后,30例患者一次排出所有結石的清除率為76.67%(23/30),最終有效結石排出率為96.67%(29/30)。
30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NR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患者治療前后的NRS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0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心率、C反應蛋白與治療前相比均得到明顯好轉,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泌尿系結石患者的具體癥狀由于結石位置以及結石差異存在不同,腎結石以及輸尿管結石的主要表現就是腎區疼痛以及血尿,疼痛前患者沒有任何自覺癥狀,一旦劇烈運動或是憋尿后就會突然出現一側腰部劇烈疼痛,同時還會向下腹部放射,伴有腹脹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3-4]。
膀胱結石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排尿疼痛和困難。在治療泌尿系結石疾病中,結石體積較小且邊緣規則的尿路結石患者可以保守治療,醫護人員需叮囑患者注意日常飲食,多喝水從而排除結石。腎結石患者則需要結合結石大小以及結石形狀等多種因素選擇治療方式,例如:輸尿管切開取石術以及腎實質切開取石術等[5-6]。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水平的提升,醫療器械的微創化和高分子化已經使得臨床手術方式得到改革,有效促進和降低了患者術后機體創傷。微創技術的推廣和發展使得其在泌尿系結石疾病中得以應用,其中典型的微創治療方式就是腔鏡碎石術。腔鏡碎石術包括輸尿管鏡碎石術與經皮腎鏡取石術,能夠對整個泌尿系不同位置的結石進行有效治療,但是術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尤其是術后患者會出現重癥感染[7]。
該次研究中,術前對患者行尿常規檢查以及中段尿培養,其中9例患者存在白細胞高于正常值現象,4 d后恢復正常;5例患者在中段尿培養中發現存在大腸埃希菌,醫護人員在改用敏感藥物抗感染治療后5 d恢復正常。術中有3例患者由于結石較大且硬,收拾難度增加,以此造成患者手術時間較長且出現尿液外滲現象。
造成患者術后出現重癥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患者在術前存在的泌尿系感染沒有得到良好控制;第二患者自身免疫力較低,同時患者年齡較大,體質差,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造成;第三,術中液體灌注壓力過高,從而造成患者出現反流性感染;第四,術中患者出現損傷繼而造成尿液外滲;術后引流不暢造成患者尿路梗阻[8-9]。該次研究中,30例患者均出現了腎造瘺管以及導尿管引流不暢的問題,其中有2例患者術前泌尿系感染沒有得到良好控制,3例患者由于結石較大,手術時間過長而造成尿液外滲;3例輸尿管結石患者在術中出現灌注壓力過高的現象,以此造成液體外流。
術后一旦發現患者出現重癥感染,醫護人員需立即對患者進行中段尿標本細菌培養以及藥敏測試[10]。尚未得到明確的診斷結果之前,醫護人員需先給予患者光譜抗菌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明確患者感染細菌后再進行對癥抗感染治療。對于存在代謝性酸中毒的患者來說,醫護人員需給予患者碳酸氫鈉平衡酸堿以及緩解患者電解質紊亂現象。李鐘等[11]在進行實際研究中認為,在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的診治中應當在早期對患者行糖皮質激素治療并且當患者嗜睡等病癥減輕后迅速撤離。強化對患者的支持性治療,以此有效保護患者主要臟器功能。同時醫護人員在進行術后觀察時,如若一旦發現患者出現感染先兆后應當及時確診,隨后明確患者細菌感染情況,給予患者廣譜類藥物治療。
秦振乾等[12]在進行相關研究中指出,在對患者行泌尿系結石碎石之前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降低感染風險分析,術后加大患者感染檢出以及治療,從而有效降低患者術后重癥感染發生率。
通過該次研究發現,治療后患者在(16.67±4.59)h后停止補液,(3.02±0.54)h后體溫恢復正常,復測血常規發現患者血常規恢復正常值時間為(4.25±1.30)d,住院時間平均為(9.66±3.69)h;留置雙J管患者的管道拔出時間為(25.14±3.31)d。同時經過腔鏡手術后,30例患者一次排出所有結石的清除率為76.67%(23/30),最終有效結石排出率為96.67%(29/30)。30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NR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患者治療前后的NRS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0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心率、C反應蛋白與治療前相比均得到明顯好轉,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并發癥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及預后方案能夠明顯改善患者感染情況以及疼痛情況,有效控制患者感染蔓延,因此值得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榮志,葉學坤.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2):140-141.
[2] ?劉沛,張媛,鄧寧寧.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的治療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14):52-54.
[3] ?陳永亮.上尿路結石患者內鏡碎石術后泌尿系統感染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83-84.
[4] ?Li J,Xiao J, Han T,et al.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 in infants[J]. Experimental Biology & Medicine, 2017, 242(2):153-159.
[5] ?李軍,卞建強,鄭航,等.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效果比較[J].實用臨床醫學,2017,18(11):39-41.
[6] ?龍家才,王剛.輸尿管上段結石經尿道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腹膜后腹腔鏡切開取石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7,12(6):711-714.
[7] ?吳石,朱從武,王忠,等.上尿路結石患者內鏡碎石術后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7,38(11):2142-2143.
[8] ?Aboumarzouk OM, Rami H,Ali T,et al. Analgesia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hockwave lithotripsy for urinary ston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braz j urol, 2017, 43(3):394-406.
[9] ?Gokcen K,Gokce G,Dundar G,et al.Laparoscopic dismembered pyeloplasty combined with port entrance flexible renoscopic lithotripsy[J].International braz j urol,2018,44(5):1049.
[10] ?丁端明,徐威業,鄒德文.560例上尿路結石患者內鏡碎石術后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7,14(7):1308-1310.
[11] ?李鐘,溫世和,楊天.泌尿系結石腔鏡碎石術后重癥感染的治療方案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2):196-198.
[12] ?秦振乾,李堯,芮樺,等.泌尿系結石并發尿源性膿毒血癥的診治研究[J].微創泌尿外科雜志,2017,6(6):356-359.
(收稿日期:2020-01-04)
[作者簡介] 蔡晴風(1986-),男,江蘇淮安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前列腺增生與排尿控制。
[通訊作者] 高玉杰(1965-),男,河北唐山人,碩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前列腺增生與尿控,E-mail:3430202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