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

2020年6月17日夜,在轉播英超足球賽事前,多位體育解說和主持人為等待觀看比賽的球迷直播帶貨,推介看球美食。圖/ 中新
直播間內外越來越像是兩個世界。
疫情的影響下,全社會消費不振,各地政府不得不靠發消費券的方式“打雞血”,盡管如此,大量的品牌商仍接不到訂單,庫存積壓,苦不堪言。
可是,無論是什么品牌、什么商品,一旦走進直播間,仿佛就像走進了魔術師的寶箱,馬上就能迎來“見證奇跡的時刻”,有多少貨都會被瞬間搶光。成交額也是水漲船高,一場直播下來沒帶下來幾個億的貨都不好意思見人。如果你經常關注薇婭、李佳琦乃至羅永浩們的直播成績單,肯定會感慨全中國的貨都不夠這幾個人帶的了。
直播帶貨真的那么神奇嗎?其實也不盡然。無論是李佳琦這樣的職業主播、羅永浩這樣的“票友”,還是攜程梁建章這樣的“賣瓜王婆”,他們帶的貨幾乎無一不打著“全網最低價”或類似的標簽。劉濤的直播里甚至還出現了“10萬件好貨均0.01元”不合常理的價格。低價從來就是促銷的不二法門,0.01元的商品沒有主播推薦也一樣會“秒空”。那么,這些直播里帶出的貨有多少是歸功于直播本身呢?
早期的網紅主播們大多是專業人士出身,帶的貨也在專業范圍之內,如張大奕是職業模特,賣衣服;李佳琦是柜臺彩妝師,賣口紅。這些專業人士給消費者提供的附加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獨到的眼光、豐富的知識、通俗的講解,都是吸引人觀看并下單的理由。
但隨著直播的火爆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跨界人士進入了帶貨的行列,他們所能提供的附加價值也就逐漸模糊起來。也許人們看羅永浩是為了“聽相聲”,看劉濤是為了一睹“國民好媳婦”的風采。但即使是有這些個人魅力加持,他們也還是要靠“全網最低價”來把流量轉化為單量。畢竟,聽相聲、看臉與下單之間并沒有什么必然聯系。
有不少媒體都報道過,品牌商現在要找頭部網紅合作,除了要交納數額不菲的“坑位費”,保證“全網最低價”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再有號召力的網紅,也不敢保證自己離了低價仍能創造令人咋舌的銷售紀錄。
當然,如果說在這種模式下各個利益方都皆大歡喜,那也沒有什么不好的。粗看起來也似乎確實如此:消費者得了實惠,主播和平臺賺了傭金;但對于品牌商來說,直播帶貨是不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銷售方式,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目前來看,品牌商想通過直播帶貨直接賺到錢是越來越難了。主播的頭部效應日趨明顯,一般的主播帶不了多少量,頭部主播則要求苛刻,坑位費和傭金比例都很高,還要你給他全網最低價。如果這種情況下還能賺到錢,那就說明“原價”的利潤率實在太高了。直播商品能以低價出售的基本邏輯是依靠高流量實現“薄利多銷”,但這個邏輯的前提是“薄利”。如果賣一件就虧一件的話,那么賣得越多只可能虧得越多。除非品牌商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否則沒有必要選擇這種方式。
除了直接賺錢,品牌商的另一種思路是“賠本賺吆喝”,即利用平臺和主播的知名度,把直播作為一種宣傳和推廣的手段,算下來可能比打廣告更省錢、更高效。對于那些急需打開知名度的新品牌、急需讓大眾了解的新產品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營銷方式。但是對于一些可替代性強的標品、日常用品來說,這樣靠直播吸引來的消費者,其對品牌的忠誠度就值得懷疑了。
還有不少品牌商希望借助直播來“去平臺化”。電商出現的初期,為了做大規模,平臺方對品牌商都給予了大量的優惠政策,免收傭金、免費推廣等,幫助他們繞過了傳統的商場、經銷商渠道,減少了觸達消費者的中間環節。但平臺大了以后,話語權越來越強,品牌商發現在平臺上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流量和營收的獲取難度越來越大,于是,他們又想繞過平臺,去尋找新的直面消費者的方式。
直播開始時確實像是一種“去平臺化”的有效手段:抖音、快手皆可直播,電商平臺只是一個可選項而不是必選項,直播的主角也是個人而非機構。但直播電商很快就度過了這個野蠻生長的階段,越發呈現出平臺化的特征。
抖音、快手本不是電商平臺,但看到直播電商的火爆之后,它們都有強烈的沖動去完成電商的交易閉環。目前,抖音、快手直播中的淘寶鏈接已開始被抖音小店、快手小店的鏈接所代替。同時,主播的頭部效應日益顯著,流量日益向少數幾個“寡頭”聚攏。這樣,這些寡頭自己也就演變成了比品牌商更強勢的平臺,更不用說它們本身就和平臺有著密切的關系了。
所以,至少對于品牌商來說,直播電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是把利弊都十分明顯的雙刃劍,對于其他利益方,乃至更廣大的商業社會也未嘗不是如此。零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零和游戲,在居民消費水平和社會零售總額增長不大的前提下,大家手里的錢都是有限的,看直播的時候多花一些,在別的地方就會少花一些。從本質上說,這和大家平時少買東西,攢到“雙十一”大促的時候一起買的做法沒有什么區別。蛋糕沒有做大,也沒有更好吃,只是切蛋糕的花樣多了一種而已。
要想判斷直播帶貨的價值到底有多大,方法也很簡單:什么時候頭部主播能穩定地把正價商品也賣出天量成交額,那就說明他們確實配得上魔法師的稱號。
(編輯:謝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