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網絡教學成為拓展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首先介紹了網絡教學的概念,分析了傳統課堂教學與現代網絡教學的優劣,并對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分類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中物理網絡教學的優化設計構想。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網絡教學;教學互補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0-0006-02
引 言
在信息化社會,新的教育模式特別是網絡教學模式,讓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網絡教學模式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靈活地開展教學。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各有優劣,如何使二者實現優勢互補,已成為21世紀教育者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厘清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概念
1.課堂教學的概念
課堂教學即班級授課制,其雛形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晚期孔子興辦的私學。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才是我國真正意義上廣泛開展的班級教學。17世紀,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出了“班級授課制”的教育方案,此后便在歐洲國家推廣開來。在信息技術發展前,班級授課主要由一位教師、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若干名學生組成,其特征以教師授課為主,較少進行課堂交流互動[1]。
2.網絡教學的概念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教學以電視、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有線網和無線網等作為硬件基礎,向學生呈現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學習材料,并通過實時聊天工具實現即時溝通、反饋。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在時空上的界限,使學生在學習空間、學習時間、學習節奏等方面擁有較大的靈活性,能夠實現較高程度的自控學習。
3.二者關系
網絡教學能夠使教師更靈活地開展教學活動,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網絡教學也暴露出一些缺陷。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有著各自的優劣之處,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看,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認真研究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優點,并實現有效地整合,使二者能夠優勢互補[2]。
二、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劣分析
1.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
與網絡教學相比,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課堂教學比較統一、規范,師生可以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教學活動,教與學都具有比較好的計劃性;第二,課堂教學的情況反饋及時,教師能夠現場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如學生是否認真聽課、認真筆記等;第三,課堂教學能夠培養師生的良好感情,使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發揮作用;第四,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與網絡教學相比,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按照統一的步調學習,學優生和學困生往往難以獲得充分的發展,難以實現個性化學習;第二,課堂教學氛圍較沉悶,學生可能因某些因素常處于緊張狀態,不利于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第三,課堂教學的手段比較單一,學生不能即時獲取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等。
三、網絡教學的優劣分析
1.網絡教學的優勢
網絡教學的優勢恰好體現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劣勢方面。具體而言,網絡教學的突出優勢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高。比如,看教學錄播視頻,學生可以邊看邊思考,也可以暫停視頻進行深入思考,還可以重復觀看以實現復習。網絡教學還可以使學生便捷地通過互聯網收集資料、解決部分學習疑難問題等。
2.網絡教學的劣勢
網絡教學的劣勢,主要是教師難以獲得良好的學情反饋,無法實施可靠的教學監督,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主要依賴于學生的自制力。此外,網絡學習還要求教師和學生具備較好的硬件設施,對網速等有較高的要求。不同學生因家庭條件不同,其網絡學習環境好壞不一。同時,由于缺乏監控、缺乏統一的計劃和學習節奏,可能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活動流于形式。
四、高中物理網絡化教學內容的分類
1.概念教學
物理概念是人類認識自然現象,通過無數次物理實驗,發現事物運動變化的本質,用以描述物理規律的語言基礎。物理概念通常都比較短小、精練,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如質點、加速度、瞬時速度、剛體等。讓學生明白概念的內在含義是物理學習的起點。概念通常比較抽象,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會花較短的時間進行概念教學。教師把抽象性概念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往往難以記憶或記憶效果不佳。采用網絡教學模式開展概念教學,能夠克服課堂教學的劣勢,使不同的學生自主把握學習節奏,直至掌握概念。
例如,在教學“多普勒效應”這一概念時,筆者用學生熟悉的行駛中的火車或汽車聲音變調的事例引入,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再用動畫演示發聲器與接收器相對運動時頻率的變化,最后再用Flash動畫演示多普勒的頻率變化動畫,讓學生看得見“多普勒效應”,從而讓學生輕松理解這一概念。
2.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往往能讓學生獲得較好的發展。由于學校實驗室建設不足或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實驗課教學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網絡開展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打破這一限制,同時,這也是網絡教學的重要應用場景。
例如,筆者組織高中生進行線上實驗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需要長方形玻璃磚、大頭針、直尺、量角器、圖釘等道具。錄制實驗視頻時,筆者要求學生想一想能否用身邊的器材,參照視頻實驗,自己動手做一做這個實驗。實驗中,長方形玻璃磚不太常見,有些學生在商店購買了玻璃磚,有些學生則用方形水槽裝滿水代替玻璃磚。從學生的實驗反饋情況來看,雖然有一些誤差,但都在允許的范圍內,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動手做、動腦思考,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
3.規律教學
利用網絡課堂進行物理規律教學,適合采取直播形式。在掌握物理規律的基礎上,要判斷學生能否運用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需要設計一定量的練習題來進行學情反饋。這也是判斷學生對規律的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徑。利用直播開展物理規律教學的優勢在于,直播中師生能夠較好地進行交流互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 習情況調整教學節奏,并通過聊天軟件或教學平臺內置的交流平臺,實時地進行檢測反饋,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學生深入掌握規律。
五、高中物理網絡化教學的優化設計
1.利用網絡開展學情分析
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偏好、學習風格、學習需求等,即詳細地分析學情。一般來講,學情分析分為三種:一是整體的學情分析,側重于了解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習風格;二是部分的學情分析,主要針對某類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如將學生的物理成績分為優、中、差三層,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因材施教;三是個體的學情分析,了解一些有特殊困難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傳統的學情分析主要在課堂中進行,通過考試或訪談、調查的方式進行,但是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而利用網絡進行學情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匿名或留名的方式填答調查問卷或測試題目。這種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此外,教師通過微信、QQ等即時交流工具與學生溝通,能夠避免現場溝通給學生可能帶來的緊張感和不適感,從而獲得更加翔實的學習資料。
2.利用網絡強化教學互動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面對眾多學生,考慮到紀律維持等因素,教師往往保持著課堂的嚴肅性,在課堂教學中很少進行師生互動,導致課堂教學經常變成教師的“獨角戲”。而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師生不必面對面,其心理緊張感和壓力感較低,學生能夠以輕松自然的狀態參與學習活動,能夠在安靜無干擾的環境中專注地學習物理知識,并以自然的心態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學習交流互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3.建立網絡測試評價系統
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之一,就是監督、評價的即時性,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活動。網絡教學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特征,這使其監督評價工作面臨較大的困境。真正公平的、選拔性的考試仍然需要在現場進行。網絡測評因其不可控性,不適合用來公正測試學生的學業水平。難道網絡教學就只能處于“放任自流、愿學就學”的無約束狀態嗎?答案是否定的。通過適當組織和周密的準備工作,我們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測評的意義和價值,即為了最終在高考的戰場上獲勝,從而讓學生自覺抵制作弊行為,即“不愿作弊”。其次,教師可以把一些測試題化整為零,每一道題規定適當的時間,超過時間不可再答,不留多余時間讓學生有作弊機會,即“不能作弊”。最后,對學生有作弊痕跡的行為,教育管理部門要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一經查實,嚴懲不貸,從根源上防止學生作弊,即“不敢作弊”。只有有了可靠、可信的測試評價系統作保障,網絡教學才可以像課堂教學一樣,有組織、有計劃、有監督、有反饋地組織正常的教學活動。
結 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拓展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大膽嘗試網絡教學。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主體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安全的網絡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同時,相關教育部門要加強對網絡教學的組織和監督工作,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網絡學習活動,使網絡教學為課堂教學發揮更大的效能。
[參考文獻]
方東楠.高中物理教學之我見[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06):55.
周義.物理課堂實施網絡化教學的思考[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15):101.
作者簡介:鄭秋波(1979.7—),男,廣東海豐人,本科學歷,政教處副主任,物理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