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付秋 武偉 羅勇
摘 要:安全氣囊是自動為乘員提供碰撞保護的系統,已成為了決定一款車安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文章主要就某車型安全氣囊的質量問題,進行現狀調查,分析裝配過程及相關零件的影響,確認要因,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結構優化,降低問題故障率,提高整車安全性。關鍵詞:安全性能;安全氣囊;安全氣囊飾蓋;松脫;要因中圖分類號:U461.9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8-50-04
Abstract: Airbag is an automatic collision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occupant,?which?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of a car.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airbags in a certain model is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assembly process and related parts is analyzed, and the main causes are identified. In result, targeted measures are taken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so as to reduce the problem failure rat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Keywords:?Safety performance; Airbag; Airbag cover;?Loose;?Main causeCLC NO.: U461.99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08-50-04
引言
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和汽車性能的提高,汽車行駛的速度越來越快,又由于汽車的保有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越來越擁擠,使得汽車事故頻繁發生,所以汽車的安全性變得尤為重要。
汽車安全氣囊是現代汽車必備的輔助安全防護配件之一。汽車安全氣囊及其承載裝置的質量控制對氣囊應急使用性能有著重大影響。本文主要通過對某車型安全氣囊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和改善,來提升整車安全性。
1?質量問題介紹
質量檢測站反饋:2018年9月以來,某車型安全氣囊質量問題故障率比較穩定,2018年10月下旬出現激增,由4.78%上升至38.24%。
2?現場問題調查
對100臺安全氣囊故障車的故障模式進行分析統計得出:乘員安全氣囊飾蓋松脫是主要癥結。
3?問題原因分析
進一步分析發現安全氣囊飾蓋松脫故障位置集中在9點鐘和12點鐘方向,運用頭腦風暴法分析各個相關因素,并利用關聯圖列舉,如下圖:
最終得出引起“乘員安全氣囊飾蓋松脫”問題的4個末端因素:(1)員工裝配不當;(2)儀表板開口尺寸不合;(3)安全氣囊飾蓋掛鉤尺寸不合;(4)儀表板變形。
4?要因確認
4.1?要因確認一:員工裝配不當
核查員工裝配安全氣囊的過程,并與現場SOS標準對比發現:兩個班次員工裝配順序合理,采用設定值為9N·m的電槍打緊,扭矩測試合格。
4.2?要因確認二:儀表板(IP)開口尺寸不合
隨機抽取3個樣件,測量儀表板(IP)相關位置尺寸。其中,A面配合尺寸①,直接影響外觀,B面②和③,影響IP與安全氣囊飾蓋掛鉤的搭接量。測量結果顯示:儀表板開口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4.3 要因確認三:安全氣囊飾蓋掛鉤尺寸不合
故障位置之一在9點鐘方向,這個位置搭接量小,會直接導致飾蓋松脫。隨機抽取3個飾蓋測量①~⑤掛鉤與IP的搭接量,①~②:0.1~0.2mm,搭接量過小;③~⑤:1.0~1.5mm,不符合要求,為問題要因。
4.4 要因確認四:儀表板變形
故障位置之二為12點鐘方向,隨機抽取3個飾蓋測量⑥~⑩掛鉤與IP的搭接量,⑥~⑦:2.0~2.5mm,符合要求;⑧~⑩:1.0~1.5mm,不符合要求。進一步分析發現靠擋風玻璃一側(12點方向)的IP背面未使用金屬支架加固,該方向IP容易變形,當IP變形量大于搭接量時,就會導致掛鉤脫落,罩蓋翹起,如下圖,為問題要因。
5?制定解決措施
6 實施
(1)安全氣囊飾蓋修模調整掛鉤尺寸,①~②掛鉤加膠;③~⑤:掛鉤斜度更改,搭接量往外延伸0.5mm,搭接面高度降低0.8mm。
(2)安全氣囊飾蓋修模調整掛鉤尺寸,⑧~⑩掛鉤后部兩邊筋位加膠1mm。
7?效果檢查
7.1 1~5號掛鉤搭接量達到3.5mm,8~10號掛鉤搭接量達到4.5mm。
7.2 修模后安全氣囊飾蓋與IP配合牢固,無松脫。
7.3 措施實施后,安全氣囊質量問題得到了重大改善,故障率下降至1.97%。
8?結束語
通過對該車型安全氣囊飾蓋松脫問題進行分析,建議在新車型的開發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優化飾蓋結構,保證搭接
量,使安全氣囊飾蓋與IP配合牢固,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何敏紅.汽車安全氣囊飾蓋二次頂出注塑模具設計[J].塑料科技, 2019,47(12).
[2] 薛振光.汽車安全氣囊發展趨勢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28).
[3] 張煒,袁立明.汽車駕駛員安全氣囊裝配尺寸檢測設備的研制[J].制造業自動化,2015,(10).
[4] 賈廣輝,齊偉.汽車被動安全技術的發展[J].科學之友,2009(14).
[5] 張潤峰.汽車安全性探究[J].決策探索(中),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