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欣
摘 要: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中職汽修專業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培養更多的相關高技能人才。為應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原來傳統汽車相關教學理念和方法已不適應新的教學需要。為此,需要采取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設置,加強校企合作共建新能源汽修實訓基地等措施,才能更好的滿足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需求,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技能人才。關鍵詞:中職;汽修專業;新能源汽車;教學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8-242-03
Abstract: New energy vehicle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The automobile repair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ould als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o train more relevant high skilled personnel.?To co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automobile can not meet the new teaching needs.?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achers,?improve the curriculum for new energy vehicles.?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new energy auto repair training base,?take these measures,?to better meet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teaching needs,?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alents.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utomobile repair major; New energy vehicle; TeachingCLC NO.: G710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08-242-03
前言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越來越多的車企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光明。美國加州、英國、法國、德國、挪威、荷蘭、印度、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都發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對我國禁售燃油車問題作出表態。海南省出臺了《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將在2030年實現海南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大。目前是新能源汽修人才緊缺的時候,學習新能源汽車專業以后的就業去向和職業發展肯定非常好。目前有很多中職學校已經開設或者準備開設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課程。但因為該專業開設時間不長,部分學校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質量不高的現象。因此中職汽修專業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探索,以更好的滿足教學需求。
1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
(1)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在傳統汽車領域,由于我們起步晚,發展落后于歐美日發達國家,汽車工業大而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利用后發優勢,把握機遇不斷創新,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制造技術水平和產業化方面和發達國家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通過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自主研制,開發出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等各類新能源汽車產品。我國擁有龐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工業基礎,領先的電機設備研發制造能力,市場及技術條件完全具備,中國汽車產業正好借此次機會有望實現超越。[1]隨著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突破,續航里程增加,生產成本降低,以及充電設備的不斷普及增加,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還將越來越大。
(2)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國家相關部門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發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政策。根據統計,自2010年開始至2019年底,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共出臺16項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政策,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國家會有專項補貼,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牌、不限購,這都大大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2019年7月教育部發布了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標準,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提供一個清晰的定位。[2]為學校培養新能源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
2 汽修專業應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教學策略
2.1 加強學校新能源汽修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1)主動學習最新理論知識。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有著很大的不同,動力裝置由發動機轉變為電動機,相關理論體系也有巨大差異。很多汽修專業教師上學時學的是傳統汽車理論和實踐知識,對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知識接觸不多,可能存在自身也吃不透新能源汽車知識的現象。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教師必須要主動學習最新的、前沿的理論知識,并通過相關實訓學習到貼近實戰的操作技能。當教師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足以很好的滿足教學時,一定要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或者下班后去閱讀相關書籍,在網絡新媒體上學習相關專業技能,完善理論知識體系。
(2)校企間搭建共同學習平臺,為教師雙向流動學習創造機會。學校應該主動與新能源車企間加強聯系,創造機會,搭建共同學習的平臺。學校教師可以去新能源汽車企業或者4S店進行培訓,學習最新的操作技能。通過多批次、多層次的去參加培訓,掌握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狀況,提高教學能力。企業技術人員也可來校培訓,對教師進行系統性、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通過多樣化的學習,來提高整個汽修專業的教師教學水平。目前市場上保有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類型是油電混合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學校應按照市場需求配備以上新能源汽車實訓室,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學校在新能源實訓室建設上可能跟不上市場需要,校企間的共同學習平臺建設有時會彌補這方面不足,顯得尤為必要。
(3)引進新能源汽車專業優秀人才。學校在招聘時應該吸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引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秀人才來加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可以聘請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企業或4S店優秀工程師來校為學生實訓授課,把實際維修的經驗和技巧在課堂上和學生講授。對學校現有的師資隊伍進行完整、系統的培訓,為新能源汽修教育更好的服務。
2.2 編寫高質量配套教材,優化專業課程設置
(1)開發新能源汽車專業相關課程體系。高質量的教材和合理的專業課程設置,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針對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計劃,教學標準,技能考核等編寫高質量的配套教材,專業課程進行優化。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設置,要緊跟新能源汽車的前沿知識和技術。若局限于本校汽修教研室的編寫難度較大,可與兄弟中職學校合作進行課程體系建設,到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高校交流學習,獲得指導。這樣能使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構建思路更加清晰,確保教材編寫和課程優化環節的科學性、連貫性和完整性。
(2)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在新能源汽修專業的教材編寫和課程設置中必須要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增強專業操作技能。通過實訓可使學生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部件結構有深刻的了解,并且較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構造和原理。能夠更直觀的了解新能源汽車“大三電”、“小三電”系統并且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在實訓課上,采用實訓和理論同時進行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知識,通過故障檢測與維修實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3)改革考核測評體系。課程體系優化后教學和考試模式也應該隨之改變,更側重全過程培養和考核。以往學生理論學習和技能實踐都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新能源汽車專業教育,應建立多元化學生成績考評體系,比如課程考試,現場實訓測試,提交研究論文,小組匯報總結等,考核測試應該分配到各個教學階段。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所需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考核測評體系,突出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同時,為了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在教學與考核中,要突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3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意識,在實踐中使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1)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混合動力或者純電動為動力,如果電學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維修中根本無從下手。因此必須開發調動中職學生的學習意識,增強學習能力,學好專業知識。學校要了解學生選擇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原因,是出于個人興趣,家長建議還是伙伴同選。了解學生的就業意愿和職業理想,畢業后是想做新能源汽修維修工,4S店銷售員,汽車保險業務員,還是到汽車主機廠工作。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在校企合作中到對應企業的崗位上進行鍛煉。教師在授課中提升課堂講課的趣味性,并對學生多進行正面肯定和鼓勵,傾聽學生的心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
(2)加強校企合作力度,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校企合作已經是應用得較為普遍的人才培養模式,它能夠拓寬學校的教學資源和空間,使學生直接深入對應企業進行實地學習。[3]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還局限于傳統的汽車專業教學,新能源汽車知識很少涉及,學校目前的汽修實訓室也由于場地限制或者學校財政等原因,不能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在教學中存在很多弊端。通過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合作,在學校與企業間搭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平臺。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直接讓我們的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熟悉操作技能和企業文化。目前很多新能源車企是招聘傳統汽車企業的工人進行再培訓,讓其掌握相關專業技能。校企合作模式也確保了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完成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相關技能培訓,實現從學生到員工身份的提前轉變,畢業后直接上崗。
3 結語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在政府的鼓勵和政策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近些年來發展迅速。但新能源汽車的售后維修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人才缺口比較大。中職學校通過組建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隊伍,緊跟市場前沿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課程體系,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作用,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優化和創新,在教學中夯實學生理論基礎,提升學生操作技能,一定會把我們學生培養成具有職業道德、工匠精神、掌握扎實技能,擁有較強綜合能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唐明楊,宋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與能源關系的思考[J].汽車實用技術,2019(22):17-19.
[2]?曾曉彤.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與專業建設規劃[J].智能交通,2019?(20):147-148.
[3]?劉濤,江泉,朱步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機電教育創新,2019(1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