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震是一種相對而言經常能夠見到自然災害,也是地殼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因為產生了比較劇烈的地質變化,而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及生產來說都會極大的危險,按照相關的資料可以發現,我國地震自然災害發生的頻次是比較多的,而且往往會波及很廣的范圍。一般來說都很容易造成比較難以挽回的嚴重的經濟損失,建筑物會在地震的過程當中大面積的坍塌,而引起的后果不但是經濟損失,同時甚至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影響。如果想讓建筑行業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那么抗震結構就必須是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的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討論了土木工程的結構當中一些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及抗震措施。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抗震
目前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在隨著科技不斷地推進。而建筑工程的項目數量也因此獲得了很大的提升,為了能夠讓建筑項目在地震當中,盡量減少因為地震所帶來的一些人身財產安全或者是經濟方面的損失。在進行土木工程設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能夠充分的重視抗震的結構設計,這也正是建筑工程當中的一項基礎的工程,在之后的發展過程當中,要不斷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技術,同時也要不斷地增加開發的力度,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避免建筑物在地震當中存在的各種不同的安全隱患。
1 土木工程結構中抗震設計的影響因素
在進行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的過程當中,能夠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抗震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工程的地基情況,以及工程項目其具體的高度和抗震預防的情況。以下將主要介紹幾個重點的方面。
1.1 工程地基
在進行建筑施工的過程當中,地基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工程的質量也會起到關鍵的影響,如果說地基的質量并不能夠達到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那么工程的抗震性將難以獲得一定的保障,比如說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其地基比較軟,是一種軟土地基,那么很容易會出現沉降并不均勻的問題,從而使得整個工程的結構難以符合相關標準,導致整個建筑工程穩定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施工之前實地考察是極為重要的,要讓地基的狀況能夠符合施工的標準,特別是地基的密實度以及均勻性,不僅如此,也要讓建筑物盡量的離開一些可能會滑坡的比較危險的地方,這樣才可以讓工程更加具有保障。
1.2 工程項目高度
地震很容易會使得整個土木結構都出現變形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對鋼筋混凝土的高度一定要有嚴格的把控,如果說高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范圍,那么會很容易使得工程項目其安全系數會出現問題。建筑工程就會很難承受住更加猛烈的地震使人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難以獲得保障。
1.3 抗震預防
根據一些調查可以發現,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在抗震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主要是因為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很多參數并沒有受到嚴格的規定。梁柱的承載力和一些抗震的具體標準相互并不匹配,這就很容易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導致出現比較嚴重的后果。因此科學地改變結構的設計是比較重要的,應該使用一些先進的彈性設計,如果出現一些等級比較低的地震的時候,建筑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如果出現了一些相對而言等級較高的地震的時候,也可以有效地幫助建筑或者修復,不僅如此,要確定在出現了一些大型地震的時候,建筑不會出現崩塌。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讓地震盡量不會造成過為嚴重的損失。
2 土木工程結構抗震性設計原則
2.1 簡單性原則
從一些土木工程及項目結構的設計可以發現%一些比較簡單的結構設計系統,抗震效果相對而言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和復雜的土木工程的系統比起來簡單的結構在力學方面相對而言計算比較明確,那么在土木工程項目當中結構就會相對而言比較平衡。
2.2 整體性原則
為了能夠確定土木工程及項目結構在設計的時候能夠更加具有抗震的效果,需要能夠從整體來讓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因為土木工程其結構抗震的性能并不是對于某一個具體的部分的需求,而是要讓整個結構體系都能夠納入其中。因此從整體的視角來進行考慮就是必不可少的,要讓不同的結構可以相互協調,讓力學能夠精準地分布在其中。
2.3 抵抗性原則
如果想要確定土木工程的結構在地震的作用之下,仍然具備一定的穩定性,那么土木工程其自身的結構系統的抗震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的時候,需要能夠構建更加理想的抵抗力。但是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時候是不能過大,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結構更加符合力學的平衡特征。
3 提升土木工程結構抗震性能的具體方法
3.1 提高土木工程抗震結構合理性
建筑具體的抗震的程度需要能夠和土木工程結構相互結合,使抗震性能獲得提升,從而也能夠緩解地震所帶來的一些破壞的力量。在進行土木工程的抗震結構設計的過程當中,對于地震的影響程度必須要能夠重視起來,同時地震的破壞性也要能夠考量在內,要能夠更加合理的設計一些土木工程抗震方面的原理,讓節奏可以更加的穩定,一個優質的建筑結構,在地震的時候其抗震性能一定是更加穩定的,而在設計的時候,一個優質的抗震結構必須能夠雙向固定,也就是說大梁和支柱以及墻體必須要處在一個同一水平線之上,這樣才可以讓抵抗地震的效果更加優質。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大梁需要能夠遵守弱梁原則,各個墻體都可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這樣在抗震的時候才可以有更加優質的效果。
3.2 根據抗震等級合理劃分土木工程結構
因為地震力度的大小是按照不一樣的級別來分別標注的,因此不一樣級別的地震對于建筑物其造成的破壞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在進行工程建設的時候,要按照抗震結構及具體的設計對大梁進行進一步的加固,使抗震能力獲得提升,從而使得土木工程的建設的時候具備更多的抗震能力,使其抗震效果獲得更優的體現。在進行土木工程設計的時候要能夠實地考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建筑物更加符合其當地的地質情況,在使用材料的時候,這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建筑物的承載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在建設的時候,要能夠通過使用更加優質的材料提高各個不同零件的控制能力,這樣能夠幫助建筑提高其抗震性。
3.3 確保抗震線的多層性與完整性
在進行土木工程建設的時候,要按照建筑物在地震當中的一些實際的抗震能力進行設計。讓地震在來臨的時候能夠盡量的。3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使建筑當中的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得以保障,防止在地震來臨的時候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甚至使得建筑物出現坍塌。如果想要讓建筑物能夠有效地對抗地震,那么抗震線的完善就是比較重要的,在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按照工程項目其具體的使用狀況來進行抗震線的設計。讓建筑物的在面臨地震的時候能夠分散其所承受的壓力,以此來對抗地震,而抗震結構在進行安裝的時候,必須要讓其科學性和嚴謹性有所保障,避免塑膠性的變形增強柱端的抗壓能力,隨著目前我國經濟不斷的進步,高層建筑也已經獲得了更多的提升,在進行土木建筑工程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讓高層建筑抗震性獲得更多的提升,那么抗震線的完善以及多層就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要讓土木工程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的結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能夠充分的了解建筑結構其具體的抗震理念,同時要讓抗震性在結構設計當中有所體現,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未來有可能面臨地震的過程當中充分的保障建筑物的穩定性,使建筑物當中的人們能夠獲得更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葉昕.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對抗震問題的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3):235.
[2]陸濤.試析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問題[J].居舍,2019(23):72.
[3]邱虎.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對抗震問題的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14):9-10.
[4]孫一丁.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對抗震問題的分析[J].散裝水泥,2019(03):21-22.
作者簡介:姓名:楊艷霞?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1.09.12. 籍貫:山西省太原市,學歷: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山西大學.職稱:中級. 研究方向: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