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鵬
摘 要:現階段,隨著建筑項目數量與體量的不斷增加,建筑工程的高度也在不斷提高,通過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建筑工程的受力特性與剛度特性,提高工程項目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對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基本概念與特點進行分析,并進一步研究框架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施工技術應用。
關鍵詞: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1 引言
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的急劇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融入到城市中,這就使得城市中建筑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在進行建筑項目的施工建設時,框架剪力墻結構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該結構有著良好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時在節省造價方面也有著突出的優勢。對于建筑的施工環節而言,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項目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因而當前研究該結構的施工技術與工藝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優勢
之所以框架剪力墻結構能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是由于該結構相比于其他結構有著突出的特點:首先,由于綜合了框架結構以及剪力墻結構的諸多特點與優勢,因而該結構的靈活性大大增強,同時在抗剪性、抗壓性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兩種結構的靈活組合,所形成的新結構有著新的受力方式。尤其在水平控制力方面,其優勢極為明顯。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而言,它需要剪力墻與框架結構之間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這樣一來能夠顯著增強結構的穩定效果。該結構的水平力,主要是由剪力墻進行承擔,結構的豎向力主要是由框架進行承擔。其次,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空間布局在實際應用中比較靈活,同時承載能力也比較好,能夠使房屋建筑的整體強度以及穩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該結構能夠承受較大的荷載,并且能夠對內部受力狀況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此外,該結構還能為使用者提供一個相對靈活的內部建筑空間;另外,該結構最大的優勢體現在抗震性能方面。因而,該結構的應用不僅能夠確保建筑項目有一個穩定的受力狀況,同時還能顯著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能。
3 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分析
3.1 模板工程
模板施工時,需要對以下幾點問題引起重視:其一,對于內外側模板的施工,應當合理應用配板技術。一般而言,外墻模板的內外側尺寸有著一定的差異。相比于內側模板來說,外側的模板在尺寸方面大200mm到300mm。這樣一來,就能確保配板工作有著良好的準確效果。其二,在開展支模工作時,施工人員要參考墻體進行支模,并且要確保墻體與外側模板之間能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進而對墻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對于二者的接觸位置,施工人員要鋪墊一定量的海綿,進而能夠提高墻體的完整效果。其三,具體澆筑時,還要對內側模板做好相應的固定工作。其四,支模工作要確保樓板與墻模之間有著良好的緊密效果,并且澆筑工作中對模板間的縫隙進行實時觀察,以防出現漏漿問題。
3.2 鋼筋工程
3.2.1 邊梁鋼筋綁扎
需要對鋼筋進行預處理 ,處理完成后才可以對鋼筋進行綁扎施工。鋼筋綁扎質量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有著重要的影響,其施工技術的應用對于結構的受力狀況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對鋼筋進行綁扎時,需要對結構的各個節點進行仔細的處理,從而使鋼筋的綁扎工作能夠達到應用的效果。在施工中就需要對節點處的鋼筋質量加強控制,防止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鋼筋出現問題導致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安全以及穩定性得不到保證。施工時,如果邊梁與邊柱處于靠齊的狀態,那么綁扎過程中要確保梁的縱筋需要從柱的豎筋內側進行穿過。需要注意的是,鋼筋穿過的位置要適當的增加梁外側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進而確保框架結構有著良好的穩定效果。此外,施工時為了降低框架的重量,可以適當降低梁箍筋的寬度。
3.2.2 梁柱節點鋼筋綁扎
對于結構中梁柱節點位置處的鋼筋工程,其綁扎環節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對梁柱節點需要穿過鋼筋的數量進行明確。施工時,如果需要四根鋼筋同時穿過梁柱節點,那么將造成該節點位置處的混凝土保護層急劇增大,同時也將對結構的整體穩定效果產生不良影響,降低結構的承載能力。因而,對于梁柱節點位置處的鋼筋綁扎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以及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并且對于超出的部分要做好重新計算工作,確保節點位置處的鋼筋綁扎位置、綁扎高度滿足規范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鋼筋固定工作來說,要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與標準進行,如果發生鋼筋移動問題,要及時做好審核工作,待檢驗合格之后才能開展下一步施工。如果施工時需要進行鋼筋的焊接,大直徑鋼筋之間的焊接主要使用的是電渣壓力焊的方式,如果鋼筋的直徑相對較小,可以直接進行綁扎。由于建筑項目施工環節中所用鋼筋的數量巨大,并且節點位置處鋼筋的分布較為密集,因而施工時要根據現場的具體狀況合理進行綁扎或焊接。
3.3 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應重點控制好混凝土的澆筑的與振搗。如果澆筑環節出現問題,可能導致蜂窩、裂縫等問題的出現,進而對整個結構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響。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間,應重點關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之前,要專門安排技術人員檢查模板工程以及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質量達標之后才能開展混凝土施工。要對混凝土的選擇以及調配,該工作需要充分考慮混凝土各項工作的基本規定,對試配的流程做到熟練掌握,并且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據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基本要求進行確定,并且需要利用試驗對混凝土的各項性能進行確定,從而使各項參數能夠滿足要求,同時需要對混凝土進行綜合的管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符合各項規定的要求,然后再進行使用。其次,對于墻柱的底部位置,要使用無石子砂漿進行相應的填筑。在對于墻柱混凝土的澆筑施工而言,應當采用分層澆筑、振搗的方式開展施工工作。此外,要對進入現場的混凝土質量進行相應的檢測,確保質量達標之后才能用于施工,尤其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檢測。一般來說,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能超過30℃,以免混凝土內部的水化熱不能及時排除,進而導致裂縫等問題的出現。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對現場進行嚴格的清理,澆筑環節中要實時觀察,防止漏漿等問題的出現。另外,混凝土振搗要到位,對于邊角或特殊位置,要使用專用振搗設備進行振搗。最后,還要做好混凝土后期的養護工作,確保混凝土表面的溫度與適度狀況滿足要求。由于混凝土材料的性質問題,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干縮裂縫,因此,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進行養護,從而使結構的質量得到保證。
施工時還要處理好以下幾點細節性問題:其一,施工所用的各類原材料,都要滿足質量要求。同時,由于建筑的施工量較大,因而要對現場各部門人員以及設備、機械進行統籌協調。其二,建筑施工時,難免會出現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情況。具體澆筑工作中,為了確保混凝土內部結構中的熱量能夠得到快速的排出,施工時應盡可能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種類。
4 結語
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領域與單位較多,同時框架混凝土結構施工具備一定的難度,因而施工時要對各項技術與工藝的應用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防止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具體施工環節中,首先要控制好模板、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上述工作結束后,才能著手進行混凝土的振搗與澆筑。施工時,對于關鍵環節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達標,確保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相比于其他結構而言,框架剪力墻結構在穩定性以及抗震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這也是該結構能在建筑工程中得以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夏濤.框架剪力墻結構土建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2016(12):34~36.
[2] 吉中亮.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17(12):121~123.
[3] 種法梅.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6(6):83~85.
[4] 陳孝東.框架剪力墻結構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點分析[J].工程技術,2016(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