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直接關系到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進度,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中之重。雖然我國施工現場安全配套法規制度非常豐富完善,但現場安全事故仍不斷發生。本文對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對應改善措施,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效果,降低事故發生率,本文的研究對改善目前施工現場安全狀況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問題;建筑工程
1 引言
建筑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直觀體現,我國作為經濟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建筑規模以及建筑工程數量每年都不斷增加,在建筑行業發展中,現場施工安全因為其常發性以及危害性,成為管理的重點。多年來,國家和企業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率也呈下降趨勢,但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據統計,施工現場安全問題70%是由于對施工現場危險源性質的忽略導致的,這與我國建筑業施工現場人員固有思維中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對危險源認識不夠重視是分不開的。對施工現場安全問題發生根源以及特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
2.1 施工現場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施工單位在近年來從人員數量上實現了迅速壯大,而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制度與技術的進步卻跟不上規模的壯大速度,出現了現場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現場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相差較大的現象,同時由于建筑行業本身的行業特點,使得建筑公司人員占比最多的現場施工人員因項目以及經濟原因,出現很大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劇了人員素質與技術之間的差距。在日常的施工過程中,一些安全意識薄弱的人面對現場危險源以及潛在危險因素,往往選擇忽視,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盡管施工單位項目管理制度中安全培訓制度較為完善,但實施效果并不明顯,施工現場進行的安全培訓大多流于形式,安全培訓內容千篇一律,脫離實際施工現場,使得接受培訓人員產生抵觸心理,培訓效果非常不理想;另外施工現場的安全培訓對象不全面。對于現場施工項目,安全培訓對象往往只是針對現場施工人員開展的,在安全施工管理與監督方面,往往做不到符合項目本身特點的精細化安全管理。施工現場人員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體,部分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以及安全培訓制度的落實不深刻,是我國施工現場安全問題頻發的最根本的原因。
2.2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理念陳舊,方法制度缺少精細化
隨著建筑行業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現場施工安全問題種類也在不斷變化,針對安全威脅因素的認識與管理也需要同步提升。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念缺少必要的更新,對現場安全問題總結歸納不到位,同時還存在施工單位從成本節約角度考慮,沒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現場安全物資配套的情況。另外在實際安全管理當中,安全制度的制定缺少必要的針對性,大部分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制度成為各個項目基本通用的僅存在于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的文字段落,屬于總結性的管理制度,并沒有針對項目實際施工現場情況進行精細化,導致相關執行人員在履行相關安全管理制度時,依據模糊,指導不明確情況的發生,所以就會存在規章制度齊全,落實情況糟糕的情況。
2.3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成果研究應用不到位。
國外發達國家對于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研究非常廣泛,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基本能夠滿足我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需要,但相關研究成果在我國的應用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沒有充分融合近年來學者的研究成果。首先理論研究成果往往比較復雜,需要通過計算機以及各種較為復雜的專業方法來實現,一定程度上影響成果的推廣;另外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且在短期內無法為施工單位轉化成經濟收益,施工單位不會投入過多的人力財力去應用研究成果。
3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
3.1 提升現場人員安全意識,切實落實管理效能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同樣如此,建筑企業應該加大對于管理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以人才引進思維的轉換為前提,主動聘請具有專業知識、從業經驗豐富且職業道德良好的安全管理人員;同時,建筑單位還應該重視自身原有人才的培養,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從而以終身學習的要求,不斷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員與安全管理崗位的適應性。另外一方面,建筑單位應該加大先進管理經驗與管理技術的引進力度,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遠程監控技術,實現對于施工現場的24小時無死角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利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筑企業還可以高效率地進行安全管理資源的整合與配置,并實現對現場施工各個環節的動態管理以及進度把握,從而確保管理的連貫性、系統性和全方位。
3.2 更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理念,強化制度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先行,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為了將危險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筑企業應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學習先進經驗,使各項制度政策與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需求相對應,從而提升制度的適應性。此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根本在于人,既在于身居高位的管理者,也在于現場每一位施工人員,為此,建筑單位應以班組為單位,設定不同圈層的安全管理崗位,統一領導體系,制定相應的管理責任和安全生產責任,并將責任的履行與薪金、待遇直接掛鉤,從而明確員工職責,激發現場所有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促使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到位,提升建筑現場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3.3 提升施工現場安全氛圍,實現安全管理常態化
為了提升施工現場安全氛圍,施工安全管理人員需要為流暢進行企業安全交流提供必要的環境,這就需要從等級制度以及硬件管理兩方面來實現。首先,在安全問題面前,施工安全管理者要打破傳統的管理等級觀念,積極交流安全心得以及相關意見和建議,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將施工單位曾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不安全行為講出來,做到早預防早解決。另外,施工安全管理者要積極建立有效的安全交流硬件設施以及軟件服務。企業應該投入一部分資金用來支持安全交流平臺的建設,通關信息化的建設,以安全信息反饋窗口等形式,即使發現并解決安全隱患。這樣既可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又可以時刻營造出企業的安全重視的氛圍,更進一步影響員工的潛意識安全行為。在解決安全問題時,企業應該有效引導員工正確積極的去解決,不要出現相互推諉、扯后腿等現象的發生。
4 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需要管理者以及現場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安全事故發生率的降低。現場安全管理者需要不斷增強管理業務能力,將管理新理念積極融入實際安全管理當中,引導施工現場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任志攀.關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問題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47):86.
[2]姚瑤.芻議加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7):124.
[3]張協.如何強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1):156.
[4]余遠志.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監督管理的研究[J].中華民居,2019(18):40.
作者簡介:郭江(1987.7—),男,2014.1畢業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