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彪
摘要:2020年3月,我國或將正是出臺新編民法典,將會新增若干民法制度,已有的各類民法制度也將面臨修改。其中,婚姻法有關婚姻效力、婚前婚后夫妻雙方財產關系、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損害賠償等方面均有變化。本文將參照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對于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最新解釋,結合民法典草案三次修改過程以及學術界權威意見,整理分析當前社會下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關鍵詞: 民法典 ? 夫妻共同債務 ? 婚姻法
我國離婚率已經連續上漲15年,2018年我國離婚率高達38%,某保險公司甚至預估2019年每天就有超過一萬對夫妻離婚。面對不斷攀升的離婚率,我國的離婚訴訟數量也是水漲船高。在這些離婚案件中,35歲-37歲是主要群體,這一部分群體往往有穩定事業和固定資產,訴訟時圍繞資產產生的車貸房貸投資等各類債務產生的爭議自然也是極難認定,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爭議也是不斷發生。
一、近年來夫妻共同債務的歸責
我國傳統《婚姻法》四十一條中明確表示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時承擔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分配、處理,一向是離婚訴訟債務糾紛案件的難題,雖然2001年修改《婚姻法》時對共同債務的做出明文規定,但是規定內容抽象且具有高度概括性,導致在實踐中依然難以把握適用。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婚姻法做出的補充規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中第二十四條表示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做出的債務承諾也應該按照雙方共同債務處理。這條的意義本來是為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防止夫妻之間利用假離婚傳統,來轉移財產逃避債權人的債務,然而這一條文在多年基層法院法務實踐中逐漸產生偏差,很多配偶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另一方惡意牽連上大額債務,導致離婚后生活受到巨大影響,單單2010年-2015年期間,全國婦聯收到有關信訪高達1400次,甚至成立了針對“二十四條”的維權群體?;诖罅康陌讣芯恳约皩嵉刈咴L調查,2017年最高院針對上文所述“二十四條”有提出兩點補充,對于惡意報復性負債和賭博吸毒違法活動構成負債不再負有連帶責任。
近年來,針對“二十四條”的爭議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二十四條”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而犧牲了夫妻關系中被迫承擔債務一方的知情權。這雖然保護了婚姻關系之外的第三人的債權,但對婚姻關系內部被迫承擔債權的一方損害同樣不容小視。圍繞共同債務負擔的錯位,2018年最高院針對夫妻債務糾紛再出司法解釋。
二、夫妻債務糾紛案件最新解釋規則釋讀
2018年最高院有關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問題解釋中新確認三條規則:共同債務共同簽訂共同認定;共同債務限定為“家庭生活日常指出所需要的債務”;以及遠超家庭生活所需要部分的債務不屬于共同債務。三條規則對共同債務的范圍做出了一定范圍的限度,對于明顯不合理的單方負債,減小了另一方承擔風險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共債共簽這條規則也是給共同債務的認定提出了一個書面要求。這就直接導致第三人如果在沒有夫妻雙方共同簽訂債務合同的條件下,且花銷不在“家庭生活所必需支出”范圍內,如果要行使債權,則需要舉證自己出借的債務用于對方夫妻的家庭生活所必需指出,否則其主張難以支持。
即使在新解釋的協助下,部分案件責任仍無法清晰劃分,對于數額較大但仍屬于雙方可支付金額的單方債務能否定性為生活必需支出還是存在問題,如小額投資、奢侈品貸款購買等情況。新解釋事實兩年時間里,中國裁判文書網目前收錄相關案件92件,其中69件因債權人無法舉證借款屬于家庭必須支出而無法劃定為共同債務。在剩下23件中,雖僅有一方簽名,但是適用新解釋仍能劃分為共同債務。裁判依據則是根據雙方質證做出詳細分析,分別適用三條規則而進行詳細判案,針對不同家庭不同消費水平等情況對夫妻共同債務做出不同定性,對欠條上未具名的一方做出了充分保護。將舉證責任分配給債權人,也是對與夫妻關系之外的債務關系利益平衡做出裁判,改變了本身處于不知情一方的未具名配偶的劣勢地位。
此外,“共債共簽”的規則實質上夫妻雙方的知情權與代理權的博弈,我國婚姻關系中夫妻雙方人格獨立,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在財務關系中,因為夫妻雙方財務具有高度聯結性,以至于第三人無法具體判斷夫妻單方是否有權利處理其夫妻共同財產,《合同法》48條中針對類似情況產生了表見代理的概念,但是實際婚姻關系中這種夫妻中的單方行為與合同法中的代理權又略有偏差,具體到婚姻法解釋第十七條規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該行為屬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對抗善意第三人。著實際上是對夫妻雙方相互代理權的認定,并且犧牲了不知情一方的知情權,與之轉換成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
針對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論題仍在進行,相信即將出臺的民法典將會結合真實社會情況以及各方意見,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參考文獻:
[1]吳才毓.民法典中夫妻共同債務規則的解釋方案[J].武陵學刊,2019,44(05):85-94.
[2]呼均雷.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與清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8.
[3]豐瑞娜. 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研究[D].鄭州大學,2018.
[4]高崇慧,馮忠明.淺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征求意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2,25(03):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