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紅 潘永康
摘要:隨著5G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深度結合與應用成為了可能。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數據速率高、延遲小、節省能源、降低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并與傳統行業相融合,創造出了更有活力和前景的行業。大數據在健康醫療、智能車聯網服務、互聯網智能營銷、智能災害預警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和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
關鍵詞:5G;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
1.引言
最早的大數據實踐是美國海軍軍官莫里根據搜集到的航海日志里的記錄繪制成了表格,提取出了有價值的數據和有效的航海圖【1】。通過分析這些數據,莫里掌握了一些良好的天然航線,這些航線上的風向和洋流都有利于航行。他所制作的航海圖為航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省下了大筆的經費,也減少了航海的里程和風險。在5G時代,數據量急劇增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如今一個將數據轉化為知識的時代,大數據在傳統行業上的運用,將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
2.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應用
2.1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應用于健康醫療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醫療衛生領域來講,建設醫療大數據,可以實現對區域人群健康的實施檢測,及時發現非預期的健康問題并及時地干預,使疾病處于相對可控的狀態,最終改善衛生服務水平。健康醫療信息化迎來了一個機遇期,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健康醫療日益緊密融合,將過去醫療服務單一的就治模式轉向“預防—治療—修養”一體化的現代信息化健康醫療模式。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進入百姓視野【2】。通過穿戴智能設備我們能及時查看到個人身體狀態特征,包括實時獲取心率、血壓、脈搏等數據。同時通過智能設備也可以判斷不同顏色水果的糖分,讓不適宜攝入高糖分的老年人群體能夠吃上含糖分低的水果。
2.2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應用于車聯網服務
智能汽車處理器裝車量正逐年增加,到2020年有望突破95%。自動駕駛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只要自動駕駛系統的偵測、控制技術過硬,對車輛行進途中遇到的障礙物都能快速偵測、準確識別和判斷,并及時做出合適的反應,最終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自動駕駛并不會取代人工駕駛,但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為人的過度疲勞造成的暫時性汽車失控所產生的悲劇。智能車聯網能夠為行車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幾率。
2.3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應用于智能營銷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營銷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人工智能的精準匹配,創建消費者需求和企業產品間的關系,為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達到提高“客戶終生價值”的目標【3】。智能營銷會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字,快速識別用戶意圖,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產品,讓用戶使用到更加方便的服務。智能營銷也可以為用戶“畫像”,使得每一個用戶都有自己獨立的畫像,以此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用戶的需求,讓營銷模式變得更加高效。
2.4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應用于災害預警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在印發與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促進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領域深度應用,圍繞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和海洋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構建智能化檢測預警與綜合應對平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混合有利于構建人工智能災害響應系統。智能災害預警通過對巨量數據快速搜集、有效挖掘與及時研判,以最有效、最快速及最便捷的方式向管理部門和民眾提供預警信息。以盾安集團為例,其風力發電機每年因惡劣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高達數十萬元,但是通過大數據實時檢測評估后,損失費用從30-50萬元降低到了每年2萬元。大數據為災害的預防發揮到了重要的作用。
3大數據背景下對人才需求
目前全國大數據及AI人才只有60萬。而未來3-5年大數據人才的缺口就高達150萬之多。全國大數據及AI人才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及大數據行業發展優先的城市,在整個國家范圍內還有海量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工程師是時代進步的推動者,人工智能工程師是大勢所趨、全民所求。數字經濟時代人才衡量認知的五個維度是:專門知識、專門技能、專門業務、專注程度、專門教育背景。大數據從業者需要有更高的駕馭互聯網的能力、溝通表達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互聯網發展的需要。
4總結
5G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在許多行業中得到應用,展現出了科技創造的價值,也讓數字經濟時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廣泛運用于醫療健康、車聯網、智能營銷、災害檢測等方面,帶來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生活環境。大數據讓我們有能力去預測未知,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做出科學的決策。隨著5G時代的飛速發展,大數據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將會更加深入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盛楊燕, 周濤. 莫里航海圖,最早的大數據實踐[J]. 中國統計,2016(10)
[2]陳靖. 促進健康醫療信息化建設[N]. 中國人口報,2019-08-09(003).
[3]李禾. 智能營銷為消費者“畫像”[N]. 江蘇科技報,2019-10-25(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