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廣大群眾逐漸開始重視精神方面的生活,而廣播電視作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播事業的重要載體,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不斷發展進步,隨著廣播電視直播服務的受眾越來越多,廣播電視直播的電子工程技術創新也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基于此,本文分析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現狀,并探究電子工程技術的相關要點。
關鍵詞: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要點
隨著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發展,電視直播技術的受眾越來越多,當前已經逐漸普及到廣大電視受眾群體。雖然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使廣播電視受到了一定沖擊,但電視仍是人民群眾信息獲取、娛樂消遣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不太熟悉互聯網的老年群體,電視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發展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現狀
隨著近年網絡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廣播電視直播已經成為群眾及時獲取各類信息的重要渠道,這種基于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而來的廣播電視信息傳播方式,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就目前情況而言,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衍生的電視直播服務雖然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但很多產品和服務內容是建立在收取用戶費用的基礎上,由此也使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有著強大的資金支持。但這也導致在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信號傳輸穩定性較差,尤其是針對一些基礎設施落后的偏遠地區,電視直播用戶的信號接收十分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畫面閃動等問題,導致電視直播用戶的觀看體驗較差。此外,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建設,廣播電視直播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建筑物阻擋因素也進一步影響了傳輸信號的穩定性。但在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的市場宏觀角度來看,目前由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衍生而來的電視直播技術具有高帶寬、高速率以及門檻低等特征,相較于傳統的廣播電視技術,其服務范圍更加廣泛,為用戶提供的電視節目選擇更多,市場占有率也相對較高。
二、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要點分析
1.電視節目直播平臺建設
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發展過程中,電視直播節目平臺的搭建一直都是工程技術的重要部分之一。電視直播節目平臺的建設和優化是確保各類電視節目能夠實現順利播放的主要途徑。傳統電視節目是提前錄制好,在固定時間段才能在電視播放平臺上播放,能夠第一時間參與直播的只有現場觀眾,而電視機前的觀眾只能觀看錄播。而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的發展,能夠滿足群眾觀看直播的需求,通過對廣播電視節目直播平臺的節目編碼進行整理,搜索和收納節目源,對需要進行直播的電視節目源進行采集,然后編輯節目源碼,采用編碼復用技術操作解碼流程,使電視直播節目源順利轉接到觀眾的電視機上,實現現場觀眾與電視觀眾一同收看實時電視直播節目。在應用廣播電視直播電子工程技術的過程中,直播編碼形式選擇區間在500kbps-10mbpsq波段,這樣能有效實現直播節目源轉接到電視。此外,廣播電視數字化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電視節目直播平臺建設也更加注重電視機頂盒以及智能菜單系統的優化提升,從而帶給廣播電視用戶更加良好的節目觀看體驗。
2.衛星傳輸技術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智能設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移動終端的大范圍普及,使人們對新聞信息、娛樂資訊等信息獲取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在此背景下也不斷創新發展,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廣播電視直播技術必須把握發展方向,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優化用戶的節目觀看體驗,盡可能保住廣播電視在媒體傳播市場的占有率。此外,衛星傳輸技術作為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網絡架構轉變較大的背景下,其拓撲結構特征尤其顯著,反之媒體傳播的規則性則有所降低。在拓撲傳輸結構的技術背景下,衛星傳輸節點能夠實現與多個節點之間的信號傳輸,極大的提高了衛星傳輸信號的穩定性。同時相較于傳統的信號傳輸方式,衛星傳輸技術有效降低了廣播電視信號的延遲幾率,提升了畫面的流暢性。
3.衛星接收技術
衛星接收技術是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是基于通信衛星接收廣播電視衛星信號,從而將廣播電視節目傳輸到用戶終端。目前衛星接收技術在我國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基本已經實現城市到農村的全面覆蓋,終端用戶一般使用電視機頂盒來接收衛星信號,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內容,衛星接收技術幫助用戶實現了高清電視節目的收看,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終端用戶收看電視節目的信號穩定性。此外,通過衛星接收技術,廣播電視的終端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節目收看需求進而選擇合適的信號進行接收,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廣播電視音視頻信號接收的干擾問題。
三、結論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電子工程技術在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滿足了電視用戶的直播節目的觀看需求,同時進一步改善了電視直播節目的音視頻質量,解決了信號干擾問題,提升了廣大用戶的觀看體驗。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沖擊下,保持了廣播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促進了廣播電視行業發展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