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想成
摘要:小班化教學,對于中學英語教學來說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優化。相對比過去的教學方式,小班化教學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質量,也能夠更全面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將教學資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到每一個班級中。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班;教學
許多初中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都體現出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過去到目前,我們都將學生籠統地編為一個人數較多的班級中,雖然是同一個課本、同一個教師、同一個教學模式,但是卻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英語是一門語言教學課程,而現在多數教師都需要在缺失語言環境的情況下來進行教學。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有非常大的壓力,也承受著很多的制約干擾因素。而小班化教學,對于語言教學來說就是一種能夠資源優化的教學模式。下面,主要針對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和具體措施提出幾點參考,希望能夠對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的推行有所幫助。
一、小班化教學的優勢所在
小班化教學與傳統教學各有優勢,但是就目前的大環境來說,小班化教學是改善教學氛圍的有效方式,從教學資源和教學進度兩方面來看,小班化教學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1.教學資源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在英語教學中,大部分都是共用同一種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甚至許多比較突出的教學方式也是在互相套用的。比如,一部分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主要是套用現有的教學方式,反復使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而語言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資源的選用上。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理解能力也是有一定差距的。對于同一個單詞或者語句,一部分學生可能在教師初次教學中就能夠掌握,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卻在教師反復教學很多遍以后依舊無法很好的掌握。教師在教學中,也無法全面顧及到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在小班化教學中,由于學生數量控制在20人左右,相對于20-50人的班級來說,教師能夠針對數量較少的學生來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甚至有充足的時間通過網絡或者其他平臺收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充實英語課堂,讓英語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具有實用性。小班化教學不但能夠讓教師從更復雜的教學矛盾中解脫出來,從而把精力放在創造更精致更優質的英語課堂,并且能夠把根據實際情況將教學資源合理地運用于不同的學生身上,從而讓英語教學真正地實現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2.教學進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教學進度的控制,對于英語教學來說也是一個比較讓教師頭疼的問題。正如之前所談到的因為班級學生數量多、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的情況,從而導致了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存在互相影響和制約的現象。對于擁有50人的班級,英語教師如果從始至終都按照統一的進度進行教學,那么勢必會出現學生學習情況兩級分化的現象。如果教師始終以學生學習情況來控制教學進度,那么最終教學任務很可能無法完成。對于控制在20人以內的小班化教學來說,教師在調整教學進度方面就能夠更好地進行控制。比如,教學任務同樣為一周內需要完成100個英文單詞的學習,傳統班級的教師就需要根據50人的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而小班化教學的教師只需要根據20人的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前者的教學壓力相對于后者來說,就明顯要大很多。從教學進度的控制上來看,小班化教學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二、小班化教學的幾點建議
1.靈活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在小班化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與實踐,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習特點來轉變現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首先,小班化教學的重點就在于避免出現一個班的學生啃同一塊饅頭的現象。有的學生英語基礎好,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有的學生擅長于口語表達,有的學生擅長于語法和寫作。那么,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綜合制定教學計劃,從而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既能發揮自己的特點還能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在交流與討論中得到更豐富的經驗。其次,英語教師需要在小班化教學中引起重視的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于有興趣、有吸引力,切忌把語言教學變成理論教學的模式。建議根據學生關注或者熱議的一些影片、音樂、舞蹈、游戲等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子,來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2.注重發揮情景教學的優勢。在小班化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情景教學作為教學內容的延申,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學習內容。舉例來說,要學習體育活動相關單詞時,只是刻板地教讀單詞,顯然是無法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第一,教師可以嘗試把室內的課堂搬到室外,比如體育場。在體育場內,通過體育活動區域的分布、體育器材、體育活動標識來加深學生對相關單詞的記憶。第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國外現場直播的體育活動視頻。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也能夠對一些詞匯進行更直觀的記憶。同時,也可以鼓勵愛好體育活動的學生在課外多觀看一些英文原聲的國際比賽現場直播,從而讓他們了解更多的英語學習方式。在情景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作為主角,盡可能地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對英語學習能夠有一個正面的認識。而并非由教師來主導一切,甚至包括學生應該怎么學、學什么都進行統一的要求。語言學習的樂趣就在于能夠在學習中找尋到自己的樂園。一旦英語學習被定義為一個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時,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的就產生了質疑和排斥。
3.以主題活動引發學習興趣。小班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不同的英語學習活動來不斷激發學生對新單元、新內容的好奇心??梢杂山處熤付ㄒ环N活動來要求學生來配合完成,也可以由學生主動發起,由教師來進行配合。在英語主題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需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來策劃活動內容,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活動中,避免學生被策劃而產生陌生感或者排斥。英語主題活動可以是舞臺劇,也可以是國外比較常見的一些游戲,或者是學生根據某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自行策劃的系列活動。
三、結論
小班化教學要與傳統的教學有所不同,才能夠讓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學習英語不再是學校、家長的一項要求,而是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