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化學教學模式已經受到眾多教育學家的重視,化學是一門探討化學內在規律的學科,開放式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中來,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水平。本文對開放式教學和高校化學教學現狀進行簡單概述,提出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化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高校化學;教學模式;有效策略
開放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不在是老師一味地講授,而是教師轉化到了指導學生學習的角色,讓學生體會到整個教學都是以自身為中心進行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堂設計環節,創新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開放式教學概述
開放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上的不足,具有平等性,拓展性和有效性三大特點,首先,開放式教學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都享受學習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教授的方式,表達出自身想法,把講臺留給學生,自己進行補充,此種方式使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有助于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消除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教師心存芥蒂的心理狀態;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育形式,如通過新媒體技術,創造化學情景,開展化學實驗等形式來優化課堂形式,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而是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實現知識的拓展,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開放式教學通過不同方面的改革,對教學效果具有明顯的作用,是一種長期且有效的教學模式。
2、高校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必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開展教學工作,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眾多問題,主要包括傳統觀念和理論和實踐相分離兩方面,一方面,由于在高中階段經常被灌輸上大學就解放的思想,使得學生在學習階段感到十分迷茫,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同時高校化學教師仍采用傳統模式下進行教學,教師扮演知識的傳授者,學生作為知識的接收者。傳統填鴨式的教育將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加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待提高,導致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出現走神,瞌睡而耽誤學習進程,一旦所學知識差距拉大,極有可能會喪失學習興趣,建立學習無趣的消極思想,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講授者的地位,而面對學生上課出現的現象,會干擾教師的教學進程,有時會出現無法完成正常上課進程,或出現教師滔滔不絕卻不管學生是否聽講的現象,課堂互動無法實現,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另一方面,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側重點放在化學理論教學中,實踐課程的教學占比很少,無法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3、“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校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營造教學氛圍
開放式教學模式下要營造出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為后期教學課程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營造出平等的教學氛圍,打破優生和差生之間的界限,教師要樹立起學生的信心,做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相溝通,讓學生參與進教師的化學科研任務中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其次,要在自由和寬松的環境下學習,在理論教學中,教師要創新合理設計課堂,在上課之前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視頻,為接下來的理論教學打下基礎,建立起寬松的學習環境,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實驗時間,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更好地發揮實驗教學的目的;最后,開放式教學處于民主的環境之下,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進行及時反饋,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3.2創設教學設計
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設計環節主要體現在教材處理和課程設計兩方面,一方面,教材中的部門內容比較抽象,對開展開放式模式教學有些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處理好教材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把抽象的東西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要制定出科學的課堂方案,根據學生對化學知識的了解和基礎,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環節,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應對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提前準備好應急措施,同時在對內容進行設計時,要始終堅持以開放式教學模式為主,對知識進行創造和拓展,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能進行知識遷移,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發生改變》內容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100g20%的氫氧化鈉溶質分數變化后要采取什么措施的問題來利用開放式教學的模式,學生在回答出加水,溶質或溶液的答案都屬于正常范圍,但當同學回答出加硫酸銅溶液的時候,教師應該采取積極強化機制,對學生進行激勵,并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探討,從而得出最佳的措施。這就體現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多采用開放式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在其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3.3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方法中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動”,即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動口,動手和動腦,第一,學生動口主要是指通過閱讀掌握知識和積極討論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掌握到許多額外的知識,教師要注重創設閱讀情景,在進行化學原理教學中,可以將閱讀引入其中,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知識,同時開放式模式下學生要積極討論問題,整個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中心,討論問題作為開放式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對激發學生創造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問題和時間開展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學生在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中都要動起手來,在講授理論知識時,學生要通過筆來記憶和鞏固知識,為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進行實驗課程時更要動手,親身體驗化學實驗中的奇妙,感受溶液之間的相互碰撞產生的變化;第三,學生在課堂上要動腦,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時要采用各種形式的開放式教學方案,針對不同的教學來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單一的教學情境主要是指創立已有認知和新內容之間有意義的聯系,給新知識賦予自身理解的含義,不僅能達到新知識高校學習的教學目的,而且可以復習舊知識,提高學生整體認知水平,而復合問題情景主要包括層層遞進和輻射引導兩種方式,層層遞進是從一個小的,比較容易的問題開始,一步一步引導在核心的知識,這種方式適用于難度較大的化學理論知識,并且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準備好每個階層的順序,要做到從低級難度到高級難度的層層遞進,輻射引導是以一個內容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4、小結
綜上所述,開放式教學在高校化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也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但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出現運用傳統觀念和理論和實踐相分離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將開放式教學運用到教學氛圍,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宜江.“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校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5):120-120.
[2]甘秀海,王波,姜金仲等.開放式教學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3,41(14):192-194,209.
[3]李萍.淺談開放式教學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5):1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