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從實際角度出發,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就業指導教育相關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方案與對策,將會引導大學生明確自身就業方向、促進良好就業,從而實現全方面培養人的終極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既是民生,也是國計,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關高等教育健康發展。我國歷來將促就業做為保民生的重要舉措,高校畢業生則是當前就業的主力,2020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874萬之多,畢業生的就業難度進一步加大。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之間的緊密聯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下提出了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一些改進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所存在問題
(一)教師隊伍建設、專業素養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不可或缺并且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業指導也是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擇業觀等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因此有一個良好的教師團隊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看來,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類課程基本均由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從事相關類別的教師來擔任主講教師,而就業指導課程基本由學院的專職輔導員或者相關行政人員等來承擔授課任務。[1]由此看來,思政教師和就業指導教師對于與之相對應專業的理論水平相對薄弱,同時,無論是思政教師還是就業指導教師,教師隊伍的整體建設發展水平和整體專業素養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就業指導課程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高校的就業指導課大多以講授的方式進行,可以分為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兩個部分。職業生涯規劃大多在大一新生剛入學時進行開設這門課程,這時能夠通過這門課程將對自己未來四年的學習、生活等進行規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剛入校的大學生對于大學生活充滿著期待,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新鮮感,對于課程的所起到的作用和所達成的效果未必是最佳的。雖然在高年級時會設置相應的社會實踐及實習等任務,但是就業指導也是需要學生在大四期間去親身實踐與感受的。因此,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相對來講不是十分高漲,課程的形式相對單一。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偏低,就業觀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整體不足,同時對于相應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深,對于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流于形式,不夠深入與具體,需要相應的教師與輔導員等進行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工作。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最終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找到一個良好的、滿意的工作,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當代大學生他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影響以及周圍親人朋友等帶來的諸多壓力,導致就業觀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一些畢業生在就業找工作時,希望能夠找到那些工作強度小、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去到一些中小企業就業、或者是偏遠地區等地就業,都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同時,大學生的整體能力與素質相對較弱,抗壓能力較差,容易好高騖遠,不能夠正視自己。
三、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發對于所存在問題的創新性思考
(一)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思政理論水平,共同進步促發展
針對于教師相應理論知識相對薄弱的這一問題,可以采取思政教師與就業指導教師共同備課,達到相互促進與提升的目的。就業指導教師可以通過學習相關思政理論知識,深入學習相關精神政策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水平。思政教師可以同就業指導教師共同備課,在理論基礎上對就業指導教師進行相應的幫助與指導,也可以通過開展講座以及匯報等形式講解相應的理論知識,以促使雙方共同進步與發展,共同為了學生能夠全面成長成才作出貢獻。
(二)課程思政、課程實踐與多樣性
針對于就業指導課程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相對較低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與學校協商,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課程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到企業等參觀與實踐,切身參與到其中,將課堂活起來。另外,也可以采取舉辦講座、模擬招聘與面試等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方式來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實踐活動,在長期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并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發展規律已經有了相應的了解,正在逐步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育人模式?!罢n程思政”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論述的重要內容之一。最早源于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等重要講話中。因此就業指導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將二者合二為一,將課程思政思想融入到就業指導當中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之中,從不同角度、不同職責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重要性,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培養人才的總目標。
(三)運用新媒體形式將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相融合
針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偏低,就業觀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等問題,這就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充分融合,對大學生進行熏陶與教育??梢酝ㄟ^開展相應的就業講座、就業教育等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就業指導當中去,以網絡思政等新媒體形式將思政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通過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雙管齊下的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柳曉陽,付文靜.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關系[J].2019(06):78-79.
通訊作者:竇星麗(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 ?100101)
作者簡介:
1.申梟(1993-),男,北京人,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2.竇星麗(1990-),女,北京人,工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