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磊
摘 要:油水井是油田生產的基本單元,其套管損壞不但使原有的注采系統受到破壞,影響產量,同時,修復已損壞的又將投入更多的成本。因此,隨著油田開發(fā)的深入,套損預防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油田開發(fā)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遼河油田;油水井;套管損壞;防治
1.油水井套管損壞的成因
油水井套管損壞的分析資料表明,導致套管損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非油層部位套損成因
形成套損的原因主非油層部位套損主要集中在油層以上部位,要是注人水通過固井質量差的井段竄入泥巖中形成浸水域引發(fā)的。從標準層結構看,其層理面發(fā)育,有助于注人水的迅速浸人,形成不斷擴大的浸水域。
1.2油層部位套損成因
超壓注水是油層部位套損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注水壓力:指在套管和水泥環(huán)以及油層不受傷害的情況下,為保證地質方案配注量的完成,注水井允許達到的最高井口壓力。在油田開發(fā)初期,為了滿足產液量不斷增長的需要,在計算最高允許注水壓力時,在上覆巖壓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嘴損、管損等來提高吸水能力,使注水壓力普遍超過上覆巖壓。遼河油田某區(qū)塊采用以下的注水壓力計算公式來確定注水井允許的最高注水壓力,使注水壓力普遍超過上覆巖壓0.29-0.89MPa。
P=[0.13xA+(3.22043+1.543x10-3.X(A-1000))xB2x10-5+C]x0.098
P—射孔頂界允許的最高注水壓力(MPa)
A—射孔頂界深度(m)
B—配注水量(m3)
C—第一層段水嘴壓力損失
近幾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合理的注水壓力不應超過上覆巖壓,即P=0.13xAx0.098。超合理注水壓力幅度越大套管損壞的越快壓差越大,套損井數越多;距射孔頂界深度越大套損井數越少。
異常高壓是油層部位套損的主要因素之一:異常高壓層是由于部分井層注采關系不協調,致使“滲流能力低、連通狀況差的油層”憋壓引起的。
2.異常高壓層形成的因素分析
2.1與儲層儲滲能力和儲層平面非均質性有關
從主、非兩類油層異常高壓層特點看,主力油層滲流能力好,憋壓現象較少;非主力油層滲流能力差,易于憋壓,由北向南油層發(fā)育逐漸變差,異常高壓層比例升高。平面上,不同巖相單元油層物性存在差別,在井網和水驅控制程度一定的條件下,儲層平面非均質性越強,異常高壓層比例越高。河流相儲層內部不同沉積微相異常高壓層比例不同。其平面上隨巖相變差異常高壓層比例增高。
2.2與區(qū)塊的注采壓差有關
注采壓差的大小與注水井、采油井徑向流區(qū)的壓降以及與注采平行滲流區(qū)壓降有關,實質取決于油層性質和井距大小。
2.3與井網部署方式有關
由于行列注水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在注水井排上形成條帶狀的高壓區(qū),行列井網的異常高壓比例要比面積井網;一次井網反九點法布井方式,從二次井網鉆井后資料反映高壓層比例僅為5.9%。井網部署方式及斷層分布導致區(qū)塊壓力失衡,對于基礎井網和一次加密井而言,由于行列注水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受斷層遮擋影響,造成區(qū)塊內部有注水井排注水的形成高壓區(qū),受斷層遮擋影響沒有注水井排注水的形成低壓區(qū),區(qū)塊間壓力失去平衡,導致成片套損。
2.4套管損壞易發(fā)生的主要部位
通過加強套損成因機理研究,套損成因的認識越來越清楚證實套管損壞主要發(fā)生在巖性明顯變化的交界面上通過分析,套管損壞主要是剪切力作用下形成的剪切套損,從剪切套損的形態(tài)上看,套損部位是由多個剪切面構成的剪切帶,在多組剪切面組成的剪切帶中,存在應力作用最集中的主剪切面。
3.套管損壞的防護技術
一是加強鉆井的全程動態(tài)管理,提高新井固井質量,固井質量差為注人水竄進提供了通道,在套損上,首先要在提高新井固井質量上下功夫。二是使用水泥面控制工具,嚴格控制固井水泥返高。三是使用高強度套管。要加大套管自身的“抗"擠強度,做到“能讓則讓,讓不了則抗”。四是利用新鉆井測井曲線普查“浸水域”,指導新出現“浸水域”井區(qū)的找漏工作。用新出現的套損點和相關的注水井圈出危險范圍,利用干擾試井資料、新鉆井標準層電測曲線、油水井的動態(tài)監(jiān)測資料,圈出浸水域范圍。勾繪出浸水域范圍后,及時在其周圍加大井況調查力度并進行分析,查找并切斷進水源頭。五是落實浸水域內有無報廢失效井,對油層底部錯斷注水井要及時采取工程報廢,防止浸水域擴大。六是對已成片套損區(qū),進行綜合治理。
4.油田開發(fā)套管保護措施
4.1編制方案時的套管保護
在編制油田開發(fā)方案、加密調整方案時,沿斷層兩側第一排井原則上應不布或盡量少布注水井,斷層附近的注水井注水時,要搞好注水壓力控制,以防止注人水竄人斷層。在編制、實施油田綜合調整方案過程中,必須認真研究油層壓力下降的幅度、恢復的速度以及應保持的水平,在開采方式不變的前提下,區(qū)塊平均地層壓力年升降幅度應不超過0.5MPa,要嚴格防止出現油層壓力猛升猛降的現象:要保持開發(fā)層系、井組和不同驅替方式的油層壓力相對平衡,相鄰開發(fā)區(qū)塊尤其是斷層兩側區(qū)塊油層壓力差原則不超過0.8MPa,油層壓力不得超過原始地層壓力。
4.2鉆井過程中套管保護
一是鉆井前需要注水井關井降壓時,采油單位應結合鉆井區(qū)塊的實際情況編制鉆井運行方案,確定關井時間以及恢復注水的步驟,防止壓力猛升猛降。如果在斷層兩側都要鉆井的區(qū)塊要盡可能同步進行,合理安排鉆井運行計劃,鉆井公司要嚴格執(zhí)行。完鉆后采油單位要做到同步恢復注水。
二是新鉆井必須在套損危險井段下人高強度套管,在淺表層下人領在陽極防腐套管。采油單位根據鉆井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給出高強度套管下人位置和水泥返高的控制深度,有關鉆井單位必須按方案執(zhí)行。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固井質量。固井時:停采新井周圍100m范圍內采油井,保證新井的固井質量。利用監(jiān)測資料,計算新井周圍100m范圍內生產井的平均采液強度,采液強度小于3.0t/dm的生產井在周圍新井固井時,不需要停采;大于該值的周圍采油井應在固井前16小時提前關井,固井后48小時開井。
參考文獻:
[1]謝國民張良萬,張正祿,何開平.江漢油田鹽膏層套管損壞原因分析[J].石油鉆采工藝.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