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芹
摘 要:近年來,我國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企業數量逐漸增大,企業規模逐漸擴大,這時,傳統的采購模式已不再適應新型企業的需要,本文所講述的現代采購模式,采用更加合理、規范、科學的采購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合理處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從而利于企業長久經營。
關鍵詞:傳統采購模式;現代采購模式;企業;企業管理;供應商
千萬家企業在響應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如雨后春筍般涌入我國市場。現代企業若想在經濟全球化的風暴中生存下去,創新是企業必備技能。傳統采購模式推崇的“穩定性”和當代經濟快速發展、快速變動的趨勢不符,不再適用當代企業發展需求,近年來我國提出現代采購模式,以便處理好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保持良性合作,獲得長久利益,同時,保證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一、對現代采購模式的理解
1.1現代采購模式的含義。采購,顧名思義,是企業采購企業所售產品或服務的原材料,是一個買賣的過程。但隨著企業逐漸壯大的同時,采購過程也變得愈加復雜起來,單純的買賣關系,支撐不起一個大型企業的日常發展,所以形成了采購管理,使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不再局限于買和賣的關系。采購管理,需要企業進行交易前對供應商進行較為詳細的了解,對工業產品進行嚴格篩選。現代采購模式要求管理階層對公司本季度的發展提前做出合理規劃,按計劃采購原材料。
1.2現代采購模式的意義。現代采購模式使企業獲得原材料的過程變得正規化、科學化、合理化;使成本管理更加有跡可循,有制度可遵守。科學合理的采購理念、能幫助企業平穩發展,預計企業所需成本能幫助公司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現代采購模式使公司的采購行為分為4個階層,包括防微杜漸、低價至上、合理采購、戰略采購。這四大階層,使采購過程更加清晰明了,遵循著4個層面原則,企業應進行相應變革,從而更好的適應新興市場經濟的發展。
1.3現代采購模式與傳統采購模式的對比。傳統采購模式分為兩個階段:一、選擇供應商,二、進行原材料交易。但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供應商的選擇對公司成本、開支尤為重要,選擇一位誠信低價的供應商,可使公司獲得最大利潤,這使傳統的買入模式受到沖擊。現代采購模式要求公司進行采購交易前,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篩選、調查、對供應產品進行嚴格檢測,并通過四大階層,分階段、有目的地完成采購目標。
二、企業現存問題
2.1企業與供應商合作不暢,合作效率低下。企業自身管理問題,供應商欠缺長期合作、穩定合作的考慮。一方面,企業在壯大的過程中,遇到管理層面改革受阻的問題。企業與供應商進行明確定位,只是單純的將其作為原材料的進入口。另一方面,供應商自身也缺乏長期合作的意識。由于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著重考慮低價問題造成某些供應商會將貨品魚目混珠,以低價將有質量差的貨品賣出,以次充好,獲得利潤,這種交易模式違背誠信原則,造成雙方不能長期合作,不能獲得長久利益。
2.2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管理問題。公司企業單純的將供應商列為原料庫,將供應商作為合作伙伴,這種選低價原材料,買入原材料商品,進行原材料加工,售出成品的較為古板、較為機械化的購入生產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三、現代采購模式幫助企業出謀劃策
3.1新技術拉近企業與供應商關系。防微杜漸,低價至上,合理采購,戰略采購,這四大階層的現代采購模式,幫助企業清楚劃分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此時企業可將供應商劃分為戰略伙伴型、戰術伙伴型、普通型三大合作類型。
戰略伙伴型,代表著公司選擇與此類供應商進行長久戰略合作,從而實現雙贏目的。眾所周知,戰略計劃為一個公司在較長時期內遵循的計劃,是貫穿公司發展的根本。這種合作模式進行交易的原材料往往比較貴重,并且貨物量較大,是能影響到公司發展根本。這種模式要求供應商須具備一定的囤貨、生產、保持資金的實力。
戰術伙伴型,是企業與供應商還未達成較深層次的合作關系時,取得的階段性合作,通過較為具體的戰術模式,獲得階段性的雙贏。這種合作關系對供應商的要求較低。
普通型,是企業隨意選擇供應商,按低價至上原則對供應商進行篩選,這種類型的合作伙伴一般不會長久,普通型的合作是雙方在沒有其他信譽基礎上,進行的原材料購入。
3.2新型管理理念幫助企業解決已存的管理問題。急功近利,是許多企業的通病,也是造成企業創業失敗的重大原因。為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為保證我國企業能夠健康發展,建議企業制定激勵機制、懲罰機制、直線型管理模式等,通過供應商評估體制和供應商篩選機制,對供應商層次進行嚴格選擇,以便形成良好的交易環境。供應商也可采取激勵機制,對企業生產產生激勵效果,加深合作。
3.3建立新型機制,培養新型人才,借助現代采購模式,企業做出相應改革。在進行貨品交易過程中,人員服務至為關鍵,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素質、較高專業素養的工作人員,是企業進行原材料購入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并且要明晰自己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從供應商這里得到低價的原材料,并不是依賴于供應商的低價,而是要扭轉思維,與供應商形成互利、互惠的商業原則。國家提倡,企業與供應商達到雙贏,但在實際情況中企業與供應商可形成競爭關系。在競爭中,雙方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互相選擇,從而為我國市場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四、結束語
現在采購模式下的企業已進行初步改革,新的面貌,新的管理理念,這些創新舉措,使我國企業更好的與供應商進行合作,處理好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存在的信任問題,質量低下等,是我國企業充分利用好這次改革契機,充實自我、發展自我、創新自我,在更加廣闊的國際化平臺中,與供應商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胡霞. 企業信息化驅動機制及其模式選擇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3.
[2]宋偉. 新技術革命條件下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
[3]沈吉仁.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制造企業的物流合理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
[4]單建華. 傳統道路客運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D].長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