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蘭
摘 要: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的工作涵蓋舞臺設計管理、演員協調及現場環境設計等多個方面,會對表演藝術的呈現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將演出監督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在表演藝術中的地位及職責進行分析,并據此提出了保障演出監督地位和職責的相關建議,以此促進表演藝術的良好發展。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養,掌握舞臺管理、燈光設計、道具音響等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從整體提升表演藝術的表演完整性及流暢性,有助于表演藝術藝術價值的充分體現。因此,在表演藝術中,表演團隊需要提高對演出監督的重視。
關鍵詞:監督;表演; 地位;職責
1 演出監督在表演藝術中的地位和職責
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涉及項目立項、呈報預算、排練、演出以及裝卸臺等全過程,對藝術表演的完整性有重要影響。就地位而言,演出監督可以看作是表演藝術的第二導演,進行各個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和指揮監督。在藝術表演的過程中,演出監督需要明確導演的演出規劃和觀念表達,并組織各個職能部門共同完成導演的規劃,合理調度工作人員、舞臺資源,還需要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避免藝術表演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對藝術表演造成不利影響。具體而言,演出監督在表演藝術中的職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組織協調,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需要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與各個職能部門進行交流溝通,掌握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進度,保障藝術表演的順利進行。首先,演出監督需要與導演進行交流溝通,明確本次表演藝術的整體架構;然后,演出監督需要與職能部門溝通,確保職能部門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任務目標,實現休息室和化妝室的合理安置、表演服裝和演出器材的準確配置以及演員排練、表演時間的協調,保障各個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促進表演藝術的有序進行。
第二,指揮演出,在表演藝術中,各個職能部門需要嚴格按照演出監督的指揮完成排練及表演活動,提升表演藝術的完整性和藝術性。一般來說,演出監督需要根據不同演出形式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演出指揮。對于單一劇種的表演藝術,演出監督需要統一安排演員進行排練和表演即可;對于綜合性表演藝術來說,演出監督需要清點演員和服裝道具,并在演出之前進行彩排,確保燈光、布景和音響符合表演藝術的要求,并組織首席樂手進行樂隊音準的調節,保障表演藝術的順利完成。
第三,督促表演,在表演藝術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排練,演出監督需要在排練過程中做好督促表演工作,合理選擇表演藝術所需的演員,并組織演員遵從導演的安排,進行表演藝術的排練。與此同時,演出監督需要與舞美部門及道具部門進行溝通,保障舞美和道具的布置與表演藝術的整體規劃進度相符,并在彩排中做好舞美設計的管理工作,組織舞美部門按照設計內容,進行劇場布景和燈光的調度,呈現更具視覺沖擊的舞美、燈光和布景效果。[1]在表演藝術進行的過程中,演出監督需要按照表演藝術的規劃,合理安排領導講話、藝術表演、道具更換、主持人串場、獻花以及謝幕等環節,為觀眾呈現一臺美輪美奐的藝術表演。
二 保障表演監督地位和職責的相關建議
為了保障演出監督的地位和職責,表演團隊需要提高對演出監督的重視,不斷提升演出監督的專業素養及管理能力,為表演藝術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給出如下建議:第一,提升演出監督的溝通協調能力,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具備的溝通協調能力與藝術表演的呈現效果有密切聯系,表演藝術中各個職能部門的配合離不開演出監督的組織協調。可以這樣說,演出監督是連接各個職能部門的橋梁,使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進度一致、工作內容配合。與此同時,演出監督需要與主辦方進行交流溝通,明確主辦方的需求、表演藝術的形式、主題和計劃,并進行詳細表演藝術準備和排練計劃的制定,根據計劃的內容開展排練、道具準備、舞美設計等工作,保障表演藝術的順利開展。第二,培養演出監督的藝術修養,演出監督具備的藝術修養可以保障表演藝術藝術價值的充分體現,提升表演藝術的演出效果。因此,在表演團隊中,演出監督需要定期觀看成功的藝術表演,分析其燈光配置、攝像安排和布景設計,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學習其優秀內容,掌握表演藝術的發展規律,對表演藝術進行改進及完善。與此同時,演出監督具備的藝術修養可以使其更容易理解導演的要求和藝術構思,提升藝術表演的藝術性。在此基礎上,演出監督需要提高對表演藝術領域的關注,學習先進的表演藝術理論知識和舞臺監督技巧。第三,提升演出監督的舞臺管理能力,演出監督的舞臺管理能力可以保障舞臺上演員、道具、樂隊和設備的協調配合,提升表演效果。具體而言,演出監督需要在滿足主辦方和導演要求的基礎上,創新管理技術和管理模式,呈現出更具現代化特征的舞臺布景,提升表演藝術的時代性和先進性,有助于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三 保障演出監督地位和職責的相關建議
提升演出監督的溝通協調能力,在表演藝術中,演出監督具備的溝通協調能力與藝術表演的呈現效果有密切聯系,表演藝術中各個職能部門的配合離不開演出監督的組織協調。可以這樣說,演出監督是連接各個職能部門的橋梁,使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進度一致、工作內容配合。與此同時,演出監督需要與主辦方進行交流溝通,明確主辦方的需求、表演藝術的形式、主題和計劃,并進行詳細表演藝術準備和排練計劃的制定,根據計劃的內容開展排練、道具準備、舞美設計等工作,保障表演藝術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演出監督具備的藝術修養可以使其更容易理解導演的要求和藝術構思,提升藝術表演的藝術性。在此基礎上,演出監督需要提高對表演藝術領域的關注,學習先進的表演藝術理論知識和舞臺監督技巧.
結束語
總而言之,藝術監督如果要真正發揮以上所闡述的種種技能,除了需要選擇合適的人員,還需要自己本身經過不懈努力的學習,還要具備快速的反應能力、現場控制能力,因為舞臺監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支配和處理舞臺上的一切事物,以保證演出的質量,然而舞臺監督的工作比較繁瑣,但是卻對一臺完美的演出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臺監督人員必須要充分學習有關舞臺演出的每一項工作。只有一名專業優秀的藝術監督,才能充分發揮監督的功能,才能保障演出的質量,才能呈現出完美的舞臺效果,才能使一個藝術團體建立更加規范的藝術制度,才能使劇院的藝術生產管理進入有序高效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賴聲煌.淺談舞臺監督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大舞臺,2010,(09):242-243.
[2]辛寧.淺談舞臺監督的管理藝術[J].神州,2012,(33):21-22.
[3]沈斌.豐富知識對舞臺監督的重要性略述[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5,(07):24-25.
[4]孫亞楠.關于舞臺監督的工作[J].演藝科技,2013,(09):42-44.
[5]陸韻.淺談話劇中舞臺監督的管理要點[J].演藝科技,2018,(09):55-57.
[6]寧文活.如何體現舞臺監督的管理藝術[J].人文天下,2017,(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