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紅


摘 要:本文從學校育人與社會用人矛盾和社會發展與復合型人才成長矛盾兩個方面,闡述信息時代復合型人才成長背景下的教育困境,基于學前教育實踐視角,從信息時代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和措施兩個角度,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策略框架。
關鍵詞:復合型人才;信息時代;幼兒園;培養;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十三五”期間,國家通過“千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推進人才隊伍國際化。信息時代隨著國家間人才培養競爭加劇,提升整個教育體系的人才培養成效顯得十分必要,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的基石,創新幼兒園育人策略對未來復合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唯有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才能發揮我國在國際人才競爭中的比較優勢,推進創新型國家戰略落實,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
二、信息時代人才成長背景下的教育困境
(一)學校育人與社會用人的矛盾
學校育人需要公平和包容,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而社會用人的“馬太效應”日益明顯,過去的80/20原理可以會變成90/10,甚至是99/1。信息技術革新使社會資源在人群和個人之間的分配更加不均衡。一般我們將專業人才的技能分為硬技術和軟技能,硬技術比如數理化等,軟技能比如語言溝通能力。目前來看,這種分類已經過于簡單,我們需要人才具有更加豐富的技能,比如扎實的基礎知識、較長時間的專注力、明確的自我認知、規劃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二)社會發展與復合型人才成長的矛盾
而復合型人才脫胎于傳統社會的培養。受制于教育演進的慣性和成本收益考量,教育一般基于過往經驗,更多針對普通大眾,現代教育體系以工業化演進為背景,以近代分科理論為基礎,培養功能與選拔功能并重,受到社會競爭對教育系統的影響,對復合型人才的寬容度較低,使復合型人才成長受限,進而造成社會人力資源的損失,隨著社會組織創新步伐加快,復合型人才需求與培養的矛盾將會愈發突出。
三、信息時代復合型人才培養策略框架構建
從目標和措施兩個層次構建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育人策略框架。
(一)信息時代復合型人才培育策略的目標框架
根據人才的成長歷程,現構建復合型人才成長的樹形框架模型。將身心素質作為復合型人才成長的樹根,將成長心態作為樹干,將綜合能力作為樹的枝葉。
身心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越來越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所認同。身心素質是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礎,也是復合型人才獲得人生幸福這個終極目標的必備條件,根據哈佛大學著名的研究成果,最幸福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也不是最有錢的人,而是有最好親密關系的人、能夠幫助他人并感到自身價值的人或身邊有許多好朋友的人。因此可知,實現人生終極目標的人要能夠保持個人與外界和諧相處,在這個過程中,同理心成為密切聯系自我與外界的橋梁和管道。
(二)信息時代復合型人才培育策略的措施框架
有了明確的目標框架,還需要通過措施保證目標的實現,現通過金字塔模型來推進培養復合型人才目標的實現。
價值觀塑造是模型的第一層。價值觀塑造需要融入到整個教育活動,范圍要從學校擴展到家庭甚至社會,價值觀塑造要從生活中抽象并最終回到日常生活,良好價值觀塑造應該貫穿幼兒的認知和實踐,比如善待他人,簡單生活。言傳身教是價值觀塑造的有效途徑,潛移默化其實現過程。
運動習慣培養是模型的第二層。 幼兒園時期要讓幼兒參加多種形式的運動,比如踢球、跑步、游泳等,小學后半期在穩定運動項目基礎上進行技能提升,中學時期以后要通過習慣保持讓運動處于優先級較高的位置,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促進大腦思維,是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極好的培養方式。運動中參與者學會接受非自身原因的失敗。
時間管理是模型的第三層。高效學習、高效做事、高效成長是時間管理要實現的目標。時間管理比較抽象,所以讓幼兒能夠看見自己的任務,將抽象事物形像化、具體化,進度條、便利貼都是很好的工具;時間管理目的之一是讓人提前準備需要做的事情,比如用日志分類管理生活,在統一集中的地方能夠簡單清晰地看到要完成的不同任務。
閱讀習慣培養是模型的第四層。閱讀是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在幼兒園階段,睡前故事對培養幼兒閱讀習慣非常重要,這主要是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可以讓孩子一直有一本正在讀的書,在培養幼兒閱讀習慣過程中,盡量采取溝通方式,不應過多的限制和干涉。
四、落實信息時復合型人才培養策略的建議
幼兒園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初始階段,也是復合型人才培養成效最顯著的階段。同時幼兒園是聯系家庭和社會的樞紐環節,因此,幼兒園需要承擔起育人框架落實主體責任,全力推進學前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做好正向反饋
優秀人才培養應該具有前瞻性,但受到從業人員和社會環境的制約,教育實踐往往具有滯后性,將人才終極目標轉化為教育措施,通過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客觀、公正和寬容地評價育人成效,確保育人方向的正確性和教育生態的開放性。
(二)密切家園聯系
對復合型人才成長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在沒有有效力量改變二者現狀條件下,可以通過密切家園聯系,取長補短實現學前教育供給端提質升級,發揮幼兒園樞紐作用,汲取優秀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措施,以此作為幼兒園改革教學內容和措施的素材,通過教學實踐積累改革經驗,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學前教育改革的宣傳和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教育事業新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2):7.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