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米 貴州省赤水市文華學校
初中數學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貫徹落實新課程的標準,并根據初中生的發展特點對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從而實現初中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初中教學有效教學時應嚴格遵循以下四點原則。第一,相關性原則。初中教師在選擇數學教材時應注重考量學生現有的數學水平,再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材內容相關聯,有助于學生能夠更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教師可以在學習不等式之前讓學生完成一些給出的方程,必須保證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方程的技巧后,在方程的基礎上引入不等式的教學,從而將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簡化,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1]。第二,典型性原則。在解析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典型的數學問題,在運用典型問題的過程中肯定會涉及到某些知識和數學思想,比如,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融入一些名校中考模擬題,這些題一般會比中考難度大,如果學生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中考題自然也就變得容易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在必要時進行適當引導,以免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第三,可接受原則。每名學生的數學水平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制定教學內容,并進行分層次的展現,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第四,趣味性原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有趣的數學故事和數學動畫,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使其主動、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學生只有在數學課堂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才會愿意并主動學習數學,從而和教師進行更好的配合。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普及,不僅促進了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還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教師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有效運用,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進行“平移與旋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的平移或旋轉。通過現代化技術對知識進行呈現,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具象化,從而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其中的內在關系和數量關系,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2]。
新課程的改革強調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為了最大化的開發學生的智力,并使其牢固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公作用,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個體化發展。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融入了多種合作學習理念,主要以小組為單位,帶領學生在合作學習理念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幫助學生在探究中找到正確的結論,并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性質定理的逆命題,首先,在合作探究前將所有的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并在每個小組指定一個逆命題;其次,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在20分鐘后,由組長展示討論結果,即逆命題的證明過程;最后,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做出總結。通過開展合作探究,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習氛圍更加濃厚,還能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每名學生的不足之處和閃光點[2]。
數學知識和人們的生活、生產,以及大自然息息相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既要教會學生應試的方法和技巧,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才能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合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在進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在課下收集家中一個月內的消費數據,可以是水電費和伙食費,也可以是旅游費和交通費等。其次,讓學生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繪制出相應的柱形圖和折線圖,呈現家庭消費的具體情況。最后,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合理的支出建議和意見。通過該實踐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相關知識的復習和鞏固,還能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數學知識的形成可以說是對數學的探索過程,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數學思想。當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以后,不僅有助于其更好的處理復雜的綜合性問題,還能有效緩解學生學習數學的負擔和壓力,對此,教師有必要在初中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思想。比如在進行“圓的垂徑定理”的教學中,該定理為解決圓的證明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能夠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先繪制圖形,并用字母做好相應的標識,然后鼓勵學生對該定理進行論證,教師在學生論證結果的基礎上對該定理進行總結,同時,制定多個不同圓的論證問題,幫助學生根據問題繪制相應的圖形,從而強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和應用。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深入認識數學教學的挑戰性和藝術性。在初中數學活動中,應與時俱進,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合作探究和滲透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結合實際生活,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