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芝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農業農村局
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番茄栽培可以填補冬日溫室和露地栽培番茄市場供應時間差,提供品質優良、上市早、產量高的農產品,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深受菜農的青睞。但是,隨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效益,導致病蟲害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栽培效果。對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現在將大棚無公害番茄早春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由于春季天氣相對寒冷,容易發生病蟲害,后期又將會受到高溫和干旱的影響,所以番茄在春季栽培時需要注重品種的選擇,最好選擇抗寒性好、抗病性強、早熟、耐儲性好、結果集中的幼苗,比如,巴頓將軍,中蔬四號,煙番9號等[1]。同時,還要注重茬口安排與土地的選擇,種植時間一般安排在三月中上旬,可以加大番茄的種植周期,促進番茄成熟,為二次栽培提供時間。土地要選擇弱酸性或中性土壤,選用排水性好、土地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土塊。
通常情況下,在育苗床土的配置中,選擇苗床育苗,選用草炭灰基質進行育苗,每畝地按照相應的規格施加肥料,優質肥腐熟雞糞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20千克[2]。同時,在播種出苗前要進行一兩次的覆土,讓苗床保持濕潤狀態,為種子出苗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白天溫度在25~30℃為佳,若出苗率已經達到30%,便將溫度下降到26~28℃。若出苗率達到100%,需要將白天溫度控制在26℃,晚上溫度在13℃左右即可,促進幼苗的生長。另外,還要注意大棚內空氣的流通性,經常變換通風口,確保各區域幼苗均勻生長。
首先,將種子放在55℃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期間需要不停的攪拌。接著撈出后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然后撈出種子用清水清洗種子表面的黏液.最后在25~30℃條件的水中浸種6~8個小時[3]。當種子露白達到70%時,便可開始播種。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可以有效預防潰瘍病、早疫病、葉霉病等病害,還可以促進幼苗的健壯生長。
通常情況下,早春番茄的播種時間以11月下旬至12月初為佳,過早過晚的播種都不利于番茄的生長發育。播種之前要把育苗缽里灌滿水,等到水滲透下去之后在表面撒上一層薄土,然后將種子放在缽中央。每缽內放入1到3粒種子,覆土的厚度要一致,在0.8到1厘米左右,接著用灑水壺將苗床澆濕透,然后在表面覆蓋一層地膜,以保持水分,有利于出苗。等到一半的番茄苗露出地面后,可以去掉地膜,地膜和覆土之間要留有空隙。
在定植之前,需要及時清理前茬作物以及大棚內和周邊的雜草。然后在冬天土地凍結之前,將大棚內的土壤深翻,在定植前15到20天,蓋上地膜提高溫度。接著開始施肥,按照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7500kg或雞糞 4000~5000kg、過磷酸鈣50kg的規格施加[4]。在定植前最好進行一次滅蟲和棚體熏蒸,在高溫條件下,悶棚一周左右。
在定植時需要選擇一個適當的定植時間,大棚內一般選擇在3月20日左右進行定植,選擇一個大晴天的上午。選擇苗齡在55到65天的壯苗定植,壯苗的葉子一般有6到8片,葉子肥厚,根莖粗壯。設置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每畦栽兩行。不同品種定植密度有差異,一般情況下,早熟品種密度較大,株距25cm,每667m2種植3000株左右;而中晚熟品種的定植株距為35~40cm,定植密度為每667m2種植2800株左右[5]。定植后要及時澆水,但是要控制好水量,不可過多,避免降低土地溫度。
番茄生長比較慢,需要較多的營養,但是吸收又比較緩慢,所以一般以根部追肥為主,葉面補充為輔。在定植后的初期,底水充足就不需要過頻的澆水,定植后2到3天進行淺中耕,緩苗后澆水,再進行深中耕,使得土壤上面保持干燥,下面保持濕潤。當第一穗果長到櫻桃大小的時候,澆水一次,追第一肥。后面根據天氣狀況,酌情澆水施肥,一般每隔7到15天澆水一次,施肥一次。澆水后要及時通風,降低棚內濕度,同時還要通過在葉面噴灑藥劑,防治病蟲害,增強植株的抗病性[6]。
定植后在緩苗期可以通過保持大棚內7到5天不通風,適當提高大棚內的溫度,促進緩苗。等到開花期時,植株對溫度比較敏感,要注意嚴寒天氣,避免低溫高濕危害。白天溫度保持在25到30℃,夜間溫度不可過高,在15到20℃為佳,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番茄開花、授粉、受精等受到影響。在果實膨大期,保持晝夜溫差在10度左右,溫度過高過低會影響果實的生長和顏色。
緩苗期過以后,當番茄植株高于35厘米,需要采用那氏778誘導劑灌溉根部,平衡植株的上下部,不僅促進根部發育,也有利于果實的生長。當在30厘米高度時,就需要開始插架捆綁蔓藤。一般選擇單蔓整枝法,除了頂芽以外,去除所有側枝,只保留一個主枝,最上方的穗果要保留兩三片葉摘心,同時去掉花說,保持上部果實充足的營養供應,可以提高前期的番茄產量。過早的去除側枝會影響根部發育,要及時清理新長出的側枝和第一穗果的老葉,避免產生葉霉病。當果核生長到2到3厘米時,需定期每隔七天進行澆水施肥。
做好疏花疏果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番茄的品質和質量,是需要采取的必要技術措施。因為植株上雖然擁有過多的果,但未必全部成果,而且十分消耗養分。為了確保果實的商品率,需要及時進行疏花疏果,使得每穗保留五個果,去除掉畸形的、發育不好的果和花。老葉會影響果實的著色,也要及時梳理。另外,在開花期可根據實際情況用生長素蘸花,有利于?;ū9?,提高果實品質。
大棚早春番茄栽培過程中,主要會出現病毒病、早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和金龜子、食蟲、蚜蟲、白粉虱等蟲害。在病蟲害的防治中,要堅持“防治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7],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有:一是及時清理雜草,降低棚內濕度,做好肥水管理,科學施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二是科學合理的應用化學防治,在病蟲害嚴重的情況下,選擇晴天的上午噴灑農藥,把握好農藥使用量和安全,預防治理病蟲害。三是進行生態防治,發現病株后要及時清理拔除,加強大棚內的通風,控制好棚內溫度和濕度。不僅可以防治病蟲害,還可以促進番茄均勻健康生長。為了保證番茄無公害生長,盡量不要用或少用農藥。
結束語:綜上所述,通過對早春番茄栽培全過程的分析,表明在栽培過程中,需要從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適時播種等步驟加強育苗管理,從根本上保證番茄質量。在定制管理中,要做好前期工作,確定合適的定植時間和密度。定植后加強田間管理,包括水肥、溫度、植株、疏花疏果等。此外,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參考上述栽培技術,將會大大提高番茄的生產產量和質量,增加廣大菜農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