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旻涵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近幾年來啟蒙班的選擇漸漸發展成為中國媽媽需要考慮重要問題。常常我們能看到在蒙氏班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流露出自信樂觀的一面,這一點讓許多正在面臨抉擇的年輕母親越發覺得心動。
蒙臺梭利教育方法是以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教育教學方法。蒙臺梭利教育的作用實質上就是在充分尊重少年兒童遵守生命自然規律的基本前提下,幫助少年兒童保護生命順其自然的健康成長和不斷完善。蒙臺梭利基于現代實驗教育心理學理論提出的實驗教育教學理念,主要可以包含三個基本方面:"使人成為人","自發性的智能","人的創造性"。
(一)感受藝術,培養創新能力。不僅僅要培養兒童藝術方面的技能,更是要培養兒童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兒童才能學得進去,才能更好地發展。鼓勵兒童積極運用多元的藝術創作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感受,并充分利用他們周邊生活物品設計制作各種玩具,最大限度發揮想象力和創新能力,體驗手作制造創意的奇妙樂趣。在蒙氏制作環境中,一些簡單的制作工具就有可能變為兒童藝術創作的重要工具。既可以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又可以利用一些低結構材料節省教育成本,也可以培養兒童廢物利用的環保意識。
(二)透過感官學習激發潛力。蒙氏教育環境中有大量的感官教具,透過多元的啟發性教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提供孩子完整的觀察、知覺識別及判斷能力的機會。充分激發兒童對感官的認知,符合五大領域中健康領域目標。
(三)不錯過兒童的敏感期。蒙臺梭利和一些研究人員發現:當一個幼兒身體處于某個敏感期時,會逐漸產生一種敏感力,驅使他對他所認為感興趣的特定一件事物進而產生一種嘗試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他的需求或敏感力逐漸減弱,這股力量才可能會逐漸消逝。當外部環境與適齡兒童的內部心理需要協調一致時會順其自然地出現敏感期。如果一個兒童在生長敏感期期間缺乏適宜的生長環境,將幾乎永遠錯過開發極具有吸收力的心靈的大好機會。其實這一點不僅僅適用于幼兒,對于人格尚未定型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對外界有強烈的吸收力,教育者如果能抓住這一點,教育效果將事半功倍。
(四)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孩子們嘗試照顧自己并在活動中培養生活技能,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父母總是擔驚受怕,恨不得所有事情都能代勞,所以孩子往往沒有機會接觸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而在蒙氏教室里,有合適的教具能讓孩子們親身參與到這些日常生活的工作中,孩子可以獨立完成水果拼盤,還能收拾桌面。家長往往會驚訝于放手讓孩子去做之后孩子表現出超乎想象的能力。
(五)混齡交際培養社交能力。現在的適齡兒童大多數都是家庭獨生子女,缺少很多兄弟姐妹的相互陪伴,也就是沒有很多年齡差別相仿的朋友玩伴,社交能力更是沒法很好地得到培養。而目前混齡教育是蒙氏混齡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那些大一點的混齡孩子已經開始學會自己講話和與人交流,他們自然會主動引導小一點的混齡孩子,勇敢地和他說話,說出他們的實際需求,帶領他們一起積極進行混齡孩子們的人際社交。
觀察蒙氏教育下的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的優點:①選擇:做了選擇就能負相應責任,較為果敢。②責任:對自己和別人負責,說到做到,有始有終。③主見:有主見,敢于發表意見,但不專斷④專注力:能夠長時間集中精神工作的能力,和挖掘我想知道的事物的能力。⑤邏輯:處理問題邏輯感較強,對理科較擅長。
(一)流動班混合班形成與教育國情不符合。蒙班是年齡混合的流動班,旨在讓年齡較大的兒童幫助程度較差的兒童并同時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這其實是比較理想的,因為現實情況往往復雜很多,不能避免存在削高補低的情況,而且班級成員一直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和學生今后進行的義務教育的狀況差距很大。蒙班畢竟是西方的產物,西方國家和中國在升學國情和政策上都大相徑庭,中國有高考,有緊張的升學,而蒙臺梭利提倡遵循兒童發展規律,這些也許在西方國家做到,但在中國全部照搬所有內容是不合理的。
(二)家長對于蒙氏教育概念模糊盲目從眾。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家長愈加不希望兒童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竭盡所能地競爭搶占優質的幼兒教育資源,但是卻也不乏發現有一大批的部分家長在并不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長特點和教育需求的情況下盲目從眾,導致孩子對蒙氏教育模式產生了一定“抗藥性”。蒙氏教育法不是萬能藥,任何好藥也需要對癥下藥才能物盡其才,了解孩子的特點與需求才是贏在起跑線的前提。
(三)蒙氏教育往往只停留于宣傳。為了贏得學生家長的青睞,有些創業者將蒙氏教學作為招生的金字招牌吸引心急如焦的家長們。然而在具體的幼兒教育教學中,卻并未真正將相關理念實踐,只是停留在宣傳上。這樣讓真正適合并需要蒙氏教育的兒童錯過了寶貴的受教育機會,也給蒙氏教育抹黑。加上不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對蒙氏教學的認知存在誤區,僅僅將表面形式套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本無法達到理想中教學要求,甚至還會對兒童造成身心傷害。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蒙氏教育中國化是一個不可忽略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蒙氏教學作為一個西方產物當然在中國領土上也會因為水土不服而存在不少局限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教育者和創業者應該做的,理性分析后給孩子最合適的教育和不盲目從眾是家長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