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子家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引言:有效的開展高職人文教育利于不斷提高學生良好素質,在實踐教學開展過程,要結合具體專業,科學的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方案,從而才利于構建更加高效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本文結合醫護專業教學實際,科學的分析了醫護專業開展人文教育的具體對策,希望能夠有效提高醫護專業學生人文素養。
對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是為了有效迎合時代需求,這也是體現我國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科技的發展具有高密度和綜合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護理專業的學生也同樣需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從而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以往護理專業教學模式更為關注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量,卻對學生的理想和人格塑造重視程度不高,這樣極不利于學生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尤其可能使學生在人文素質方面表現出薄弱的情況,在未來進入具體的崗位中,無法與患者進行順暢的交流,嚴重影響醫患關系??梢妭鹘y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護理的臨床工作需求。而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可有效彌補上述不足,更有利于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修養,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周到的護理服務,從而實現個人職業目標和崗位價值。
(一)提高對人文素質教育認識,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當前社會對人造成了無形的壓力,也致使人們更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近年來,現代醫學的研究和發展已逐步向生物-心理方向延伸,因此對患者采取的治療手段也不再局限于對身體疾病的救治,而更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此外社會人士對醫護工作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這便為護理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在當前的醫改背景下,護理工作主要包含兩項人文素質,即倫理/法律活動和溝通協調活動。對護士的職業資格認證測試也包括人文方面的內容,其中倫理法律法規、護理管理等科目已經成為必考科目,同時人文素養知識以及應用在護士資格考試中的占比也越來越高,可見我國對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重視程度已經大幅提升。因此高校也應格外重視護理專業的人文課程設置,科學轉變教學思路,在教學方案中增加人文素養教學內容。另外倫理教學內容對提升人文素養具有更為直接的指導功能,更有利于護理人員提升尊重和維護患者權益的工作意識,從而將護理技術與意識相統一,全面提升護理工作的質效。
(二)專業課人文素養的灌輸。若想促進學生轉變學習觀念,首先需在教師層面實施意識轉化。高職院??啥ㄆ跒榻處熖峁┭杏懞团嘤柕臋C會,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教育意識,讓教師意識到,在實際教學時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還需同步培養學生形成人文關懷和溝通的能力,從而增強人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視程度。
在教法方面,高職院??稍诩寄芘嘤栔性黾忧榫辰虒W、案例分析教學,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真實的護理情景進行再現,讓學生分別扮演護理人員和病人。此時學生能夠更為真切地體驗到病人的心理,從而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人文素養教學效果。此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被充分調動,參與意識更強。還可成立專門的護理人文工作室,將對護理專業開展的人文教育成為由專門組織和教師參與的活動,從而保證人文素養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稍趯嵤I教學時有機滲透人文關懷意識,如在實施健康評估課程教學時,便可引導學生從細節入手,在對病人進行聽診檢查時,先將聽診器焐熱后再給病人使用,不能將涼的設備直接放到病人身上,努力為病人提供更為細致的服務。在對病人的稱呼方面,需改變原本直呼名字的習慣,而是在名字前加上一定的稱謂,這樣更能拉近醫患之間的情感距離。切實從行為和意識上尊重和愛護病人,體現出護理專業人員的人文素養。最后還需充分發揮考核的作用,在考試中將人文素養的考核作為重要的內容,以職業需要為導向開展職業教育,從而打造出適合當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三)以實習為主導、加強實踐活動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護理專業教育具有較為明顯的實踐性,且實踐對象又十分特殊,直接關系到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針對護理專業開展實踐性活動,應更為嚴肅和嚴謹,這也是體現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首先學生在參與臨床實踐以前,需接受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并制定高職院校具有較高人文素養和業務水平的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實踐活動。其次在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各類實例,且每個案例都具有豐富的人文素質教育內容,因此教師應緊緊把握實例中的教學要點,以此為著手點開展專題素質教育活動,從道德、倫理等多方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實現全面提升。最后可將人文素質的形成情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并將其納入到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中。
護理專業學生的活動范圍不應只局限于醫療環境,還需深入拓展到社會范圍,全面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和環境,如讓學生深入到農村或者養老院等特殊群體當中,了解不同群體對人文素質的需求,從而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為后續的工作開展奠定經驗基礎。
結束語:總之,有效的培養醫護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利于加強學生綜合能力,通過以上實踐研究,總結了醫護專業人文素質教育開展途徑,作為相關教師,要重視結合學生實際,科學的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教學及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