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青海省海東高原現代農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前言:“互聯網+農業”是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和重點領域,在農業生產中對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使用,形成從產品生產到產品加工,再到產品包裝和銷售的農業生產銷售結構鏈,實現農業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和網絡化。在對農業經濟進行轉型發展的同時,要重視到嵌入農業產業鏈的部分,保持互聯網技術的先進性。“互聯網+農業”的概念的提出,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指導作用,成為當前農業生產、包裝和銷售的主流方向。
1.“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的生產方式。“互聯網+”讓農業發展向著信息化轉變,其本質目的在于將傳統的農業產業數據化,重視“物聯網”、大數據和移動智能等技術方面的使用和打造,強調發揮和提升網絡空間和職能路徑改造在農業產業中的作用。
2.“互聯網+農業”是在原有的互聯網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始終發揮信息生產力的優勢作用。伴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農業產業已經呈現出信息化、科技化發展的特點,同時,信息成為與土地、資金、勞動力等部分同樣重要的生產要素。在信息化的時代下,傳統的農業生產已經向著流通、優化、重構的新型信息化產業模式發展,也成為主流發展方向。
1.在“互聯網+”的農業生產模式的出現,將農資生產、流通、營銷和服務等多個方面相聯系,從而產生農資生產商與用戶之間的關系變革。在配送過程中,消費者對配送要求較低,更適合電子商務模式的銷售方式。“互聯網+”的模式出現,讓這種網絡營銷和網絡消費的方式成為可能,降低了營銷成本和配送成本,使農業產品的銷售更加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
2.在“互聯網+”的生產領域下,“智慧農業”的新型生產模式已經普及,從技術層次上解決了農業生產的技術問題,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質量、效率和食品安全,讓能也生產更加專業化、科學化和合理化[1]。通過多種傳感數據的融合技術,獲得農作物當前狀態、判斷農作物成長的需求,確定收貨目標和計算成熟度,通過更加先進、科學的機械技術進行產品制造,完成收貨、加工、包裝等任務,讓農業的技術生產更加高效穩定。
3.“互聯網+”的使用下,農業市場進行了充分擴展,不僅在產品的定向生產上有著明顯的成績,更在產品銷售、品牌包裝、營銷促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空間、時間、成本、安全、個性等多個方面和角度進行“刺激消費”,增強了農產品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新結構鏈。通過這種營銷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營銷成本,形成具有創造力的新型銷售方式。在對新型的銷售方式上進行轉型發展的同時,能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產品,如:農村廚房等,將農業產品通過農村的食品生產方式呈現出來,打造出綠色健康的食品。通過各種網絡銷售平臺的使用,在擴展產品銷售渠道的同時,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機會,形成“生產直銷”的新型商品消費模式,讓農戶本身的生產利益最大化。
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農村產業鏈的引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各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和銷售模式不能有效使用,因此,在農業經濟發展的深度上還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當前,農村的互聯網已經充分普及,許多農民能夠根據網絡信息進行整理,使用和選擇新型品種和新型技術,完成了購買、生產、銷售網絡化的部分。
1.發揮“互聯網+”的平臺服務與增值服務部分的優勢部分,增加農戶自身的收入,是有效解決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手段,也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路徑。當前,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從原來的產品需求過渡成為服務需求和購買體驗,在使用“互聯網+”的技術的同時,要不斷優化自身的服務質量,擁有一定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意識,才能讓農產品在“互聯網+”時代中發光發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2.在對傳統的經濟方式進行轉變或革新時,要重視到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合理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農業發展更加重視產品的銷售和包裝部分,在服務、生產和交際方面的使用不夠充分,也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在“互聯網+”的經濟形式的發展下,通過各種高精尖的農業技術手段的使用,能夠快速提升農業發展的效率和質量,擴展產品生產、包裝和銷售渠道。在現階段,許多農戶已經形成“種植、加工、供應”的全面服務形式,逐漸體系化、信息化、多樣化,科學技術的優勢作用越來越服務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在將農業發展方向也要與互聯網發展方向相結合。
3.在對互聯網技術進行使用的同時,要建立更加高效的生產團隊,積極進行人才的培養,加大文化方面的傳遞,使用具有高學歷、廣學識的先進生產人才的使用,構建出具有充分的生產能力、銷售能力的農業團隊或組織。現階段,農業生產中的文化知識人才較為稀少,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成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也成為限制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
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農業”是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生產、銷售、服務概念,充分發揮互聯網部分的優勢作用,能夠降低生產投入成本,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質量。在互聯網背景下,農業生產和銷售更加重視服務部分,向更上層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增加農業生產的深度和廣度,成為一種產業模式的創新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