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平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
前言: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產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途徑,也有效的滿足企業的專業人才需要。在具體開展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對專業對接、企業對接、課程設置和標準設定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研究,才能更好地適合校企雙方的發展需求。
在我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出產教融合優勢作用,對以往的教學內容進行了不同的調整。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知識水平,我院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保障,而忽視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我院的一部分畢業生在進入社會之后,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結合不夠緊密,不能很好地開展工作,對我院的整體教學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中,學校借助于企業的有利環境,進行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開展,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學校的硬件設施中,增設學生實踐能力模擬實驗室,將實際生產中真正的環境引入到實驗室中,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就對各種生產的環境非常熟悉,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在進入社會、進入企業之后快速的進入角色,開展工作。又比如,可以推薦學生進入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根據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生產知識相結合,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及時的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補充學習和深入思考,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水平,在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
在我院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對教學的過程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我院的人才培養水平。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教學非常少,一般情況下,只針對當前的學科知識進行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而忽視了學科知識的聯系性。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以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多種能力培養為目標,因此在進行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有效結合,豐富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比如,在我院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中,可以對相關專業的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利用專業之間的聯系,開闊學生的思維,也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更好地進行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知識學習,利用多種渠道獲取更多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在進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快的進入狀態,提升個人能力。又比如,在進行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進入到不同的關聯企業中進行實踐學習,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積累社會經驗,以更好地能力和狀態融入社會,更好地發揮出個人的專業價值。
在我院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對教學手段也要進行調整,增加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過于傳統,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了,在新的形勢下,在線的教學模式中,我院要從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中找到突破口,進行適應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調整。比如,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專業知識進行形象化的課件制作,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認識,變抽象為形象,更好地開展教學。又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增加多專業知識的模擬訓練,利用仿真實驗室的建立,提高學生對各種軟件的運用能力,讓學生在模擬的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踐生產的演練與操作,提高學生的能力,也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加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調整,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更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隊伍,更有助于我院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在我院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對教學評價體系也需要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該模式的價值發揮。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學生只根據成績來進行個人價值的體現,而對于部分不喜歡理論知識學習,但是動手操作能力突出的學生來講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使用中,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特點,進行提前的各種專業技能證書的考核,淡化學生的身份,以社會人的角色進行職業化發展的規劃中,提前進入到社會實踐的培養中,利用專業技能證書的考核來檢驗學生的能力素質和學習水平。又比如,可以在合作的企業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考核,根據學生在企業實習的表現、能力的反應等各種素質的表現來判斷學生學習的成果,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綜合實踐能力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個人價值。總之,開展的教學評價要全面綜合,不僅適合學生的發展、還要滿足學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用工需要。
為了更好地實現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有效作用,在我院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都進行了不同的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我院要將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作為必要的手段進行有效的實施,更好地提升我院的教學質量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