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鵬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聲樂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中涵蓋多方面的知識,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為學前教育培養專業性的音樂人才,以便滿足學前教育發展的需求。聲樂課程教學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切實實施教學改革,可全面提升音樂教學水平。
就我國教育的發展而言,音樂學科的學習始終是一個薄弱環節。大多數地區和學校的音樂課程設置現狀十分嚴峻,不能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合理安排音樂課時。因此,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入學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進而導致他們在進行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習效率不高。另外,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主動地探索聲樂知識,學生聲樂學習興趣難以激發。
聲樂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學習,如,開展實踐演唱,在演唱過程中感受音樂知識中蘊含的思想、情感,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但是在目前的高職聲樂課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展開照本宣科教學,花費大部分時間對學生進行聲樂知識理論灌輸,即使展開演唱教學,也采取教師教、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聲樂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實踐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實際教學中,高職教師積極展開聲樂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效地發現美、感受美。
學前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聲樂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它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歌唱心理訓練,培養學生科學的歌唱習慣,使學生學會多種科學的歌唱方法,掌握正確的歌唱技巧,為未來走入學前教育奠定基礎。聲樂知識對于學前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很難掌握的課程,因為與其他課程不同,其屬于技能型課程,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鋼琴演奏能力,以及對音樂的熟練程度,促進學生在看到簡譜就能夠為兒歌進行鋼琴演奏配樂,所選節奏要能突出兒歌的整體特征,最后,把兒歌和平時的聲樂學習結合起來,現場演唱,為同學們做示范。可以發現,兒歌聲樂能力并不像其他學科那么簡單,它包含了很多的知識內容,要掌握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和相關的能力。學習聲樂知識雖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復雜性,使其能夠促進各學科教學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有效進行教學知識掌握,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為學生未來進行更好的學前教育奠定基礎。
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的教學水平和模式也在不斷更新和提升。實施學前專業聲樂教學,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編寫教材,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和地方音樂文化,形成完整的教材文本,使學生對兒歌彈唱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增強兒歌教學的理解力和應用性,掌握更多的表演技巧。另外,在編曲過程中可以收集到相關的音樂知識,還可以收集到國內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音樂元素,有效進行彈唱教學內容豐富,同時,在教學教材編輯時,還可以通過文化鋪墊和介紹,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兒歌彈唱教學,從創作背景和生活根源中汲取相應的音樂文化知識。
高職聲樂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進行演唱,同時,在學生演唱過程中,要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演唱者要想在聲樂作品中充分靈活地發揮情感,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在面對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時,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聲樂演唱是綜合歌唱、舞蹈、布景等多個因素而形成的藝術,所以在學習和表演過程中能夠提升演唱者的綜合素質。第一,將情感引入聲樂教學中,演唱者可以從多個視角去感知和學習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也就熟知了影響音樂效果的各項因素,也能夠將聲樂技巧靈活應用其中。第二,聲樂演唱中滲透情感,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可以將自身的真實情感與音樂融合,在表演過程中不僅磨練自己的技巧,同時在表演過程中可以不斷總結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讓自己能夠更好地融入聲樂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提高了演唱者聲樂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高,學前教育作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相應地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學前專業學生聲樂教學,注重學生的彈唱能力培養,可為學前專業學生未來參加學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礎。可見,高職學前專業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聲樂課程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對課程進行合理安排,注重學生的創造性訓練,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全面提升學生聲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