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術學院
對于文化創意引領經濟發展的意義,文化部門給出的定義是,個人可以通過技能、才智、再利用知識產權轉化為財富,文化創意產業具有一定的就業前景,藝術設計高校成為文創產業培育的搖籃,在實踐教學中的轉化值得認真研究和探討。文創產業目前涵蓋面非常廣,包括藝術領域、手工產品、影視行業、媒體、建筑藝術等。凡是以知識為核心的創業群,都可稱為文創產業。文創產業與經濟、技術有力地融合,構成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各國努力要提升文創產業的重要原因。發達國家更是大力培植文創產業,如日本和美國,文創產業的規模空前巨大,已經超過了傳統產業所帶來的效益,傳統產業的農業和工業正由原來的主導地位逐漸被文化創意產業所代替,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文創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文創產業已經被我國定為國家戰略,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創產業的同時,人才缺口顯著增加,而負責培養文創產業人才的藝術設計類高校就顯得任重而道遠,也是這類高校所面臨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短缺,如何解決的問題,要值得深思,藝術類設計高校對文化創意產業要解決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擔當起高校的功能。
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人才的參與,因而培養人才的藝術類高校就成了文創產業一個有力的支撐力量。在藝術類高校當中,對培養文創產業人員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性,這些目標要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的要求,是文化創業最需要的人才,能夠滿足文創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藝術類高校的教學任務中,要將藝術教育放在首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只有依托藝術類高校的支撐,才能源源不斷地對社會產出人才資源,從而讓文創產業有一個持續發展的好勢頭。而藝術類高校的藝術氛圍和文化氛圍都有深厚的基礎,是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最好的搖籃,也是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最佳的院校。
文創產業的發展在目前階段有一個矛盾點,一個是文創產業在崛起的過程當中,由于受政策等因素的支持,呈現出一片向好的趨勢,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文創產業的人才不多,甚至擁有文創產業人才在理念上也很模糊,這就需要藝術類高校對文創產業人員的理念進行培養。只因為一個產業與相關的產業人才發生了斷鏈,才導致目前我國在文創產業發展上的窘境。藝術類高校主要的功能就是向社會輸出社會需要的文化創業人才,所以藝術類高校就要確定一個以培養文創人才為導向的教學理念,針對性地培養社會需要的各種文化創業人才,要達到這樣的要求,藝術類高校就必須不斷完善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對自身的發展也有利。培養文創產業人才是創意產業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沒有文創人才,談不來文創產業,這是一種因果關系。
在藝術類高校中,有兩個體系需要認真對待,一個是課程體系,一個是教學體系。目前的藝術類課程是獨立于其他課程之外的課程,屬于一門學科。傳統的藝術類學科是屬于文學范疇之內的,在藝術學科之下,還分別設了理論、戲劇、音樂、美術、設計等。由于藝術類長期屬于文學類,使得藝術類的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這就是直接導致文創類人才缺少的原因之一。在文創產業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課程要想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盡快構建藝術類的自己的教學體系以及更完善的課程體系。
傳統的藝術類高校在教學時對于人才的培養都是單一的,這種單一的人才,在現代文創產業的背景下是沒有競爭力的,目前的文創產業所需要的人才是復合型人才,包括對藝術設計的掌握程度是交叉性的,這類人才才是藝術類高校所要培養的,這就需要藝術類高校打破傳統,對單一的人才培養的單一教材和課程及時廢止,讓多元化、系統化的教學流程取而代替,讓各個專業、各個學科之間建立互聯的關系,對目標有一致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文創產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在這當中,藝術類高校的教學水平,注定了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水平,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高校的教育水平,對學生的成才以及往后的發展都有一個相當大的影響。傳統教學方式的單調,固化了教學模式,短時間內還一時無法改變教學模式,轉變思維困難,創新教學的方法跟不上,最重要的是,沒有實踐是各藝術類高校都存在的問題。在探討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復合型人才培養,實踐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對藝術的創新思維上面取得更多的進步。
文創產業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轉化要依托文創產業的現實情況,當下文創產業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而人才無法跟進,使得各藝術類高校在培養文創人才方面有著諸多壓力,加上藝術類科目剛從文學類科目中分離出來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在教程上和課程上的安排都不夠成熟,導致藝術類高校在培養文創產業人才的速度低于社會所需要的速度。而制約人才發展的還是傳統教學觀念,當下培養復合型文創產業人才是當務之急,藝術類高校就要打破單一課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文創產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