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 鐵嶺市財政金融審計服務中心
2015年新預算法實施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財政部等中央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府債務管理改革政策措施,密度十分頻繁,政策性非常強,需要債務管理部門不斷學習領會執行,準確把握政府債務管理改革的節奏和力度,推進政府債務管理改革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結合工作實際,2015年擬定了《鐵嶺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實施細則》(鐵政發[2015]23號),2017年擬定了《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鐵嶺市預算管理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工作及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通知》(鐵政辦[2017]22號)、《中共鐵嶺市委辦公室 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鐵委辦發[2017]24號)、《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鐵嶺市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鐵政辦發[2017]33號),2018年擬定了《鐵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鐵嶺市政府債務化解三年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時,制定了《鐵嶺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管理暫行辦法》(鐵市財發[2015]342號)、《關于修訂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鐵市財發[2016]138號)、《關于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的實施意見》(鐵市財發[2016]76號)、《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的通知》(鐵市財發[2018]59號)等30多項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目標和指導思想,完善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了風險防控機制和應急處置制度,夯實了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的制度基礎。
當前我市各類風險矛盾集中顯現,風險防控壓力巨大,政府化債工作難度特別大、涉及面特別廣,需要認真做好任務分解、方案制定、銜接落實,確保完成工作任務。2017年,按照省政府下達我市的政府化債任務,經認真逐筆分析存量債務類型、性質、主體等基本信息,制訂政府化債方案,研究存量債務置換、組建企業集團、規范實施PPP、處置閑置資產、資產證券化、財政性資金償還等各項債務化解措施,將政府化債任務分解至各縣(市)區,壓實責任、分級負責,加大工作推進力度,落實化解政府債務責任制,全面推進政府化債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年化債任務。2018年,按照省政府下達我市的政府化債任務,結合我市政府債務基本情況、風險情況、新增債務資金需求對全市全年化債任務進行了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了市本級和各縣(市)區政府化債具體方案,落實到具體債務項目和具體責任單位,全面完成了全年化債任務。2019年,按照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化債任務,根據全市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余額構成,結合到期本金、拖欠工程款、置換債券發行和各地區上報的隱性債務化解實施方案,逐筆逐項制定債務化解方案并征求各地區意見,統籌通過財政預算資金、資產變現收入、項目經營收入、到期債務延續等方式化解存量債務,指導和督促各地區按時完成化債任務,按時完成了省政府“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任務指標。
預算法要求將地方政府債務分門別類納入預算管理,其中一般債務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專項債務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或有債務確需地方政府或其部門、單位依法承擔償債責任的,償債資金也要納入相應政府預算管理,地方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將債務收支納入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
近幾年,部分地區通過融資平臺公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借隱性債務,存在不可忽視的風險,政府債務規模特別是隱性債務規模難以控制,專項建設基金、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性貸款等項目難以實現自求平衡,財政支出責任較大,政府舉債法律風險難以防范,舉借債務與維持正常運轉難以平衡,需要穩妥慎重摸清債務底數,加強統計監測,防范這些債務風險。
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需要加強債務項目管理、資產管理、績效管理,掌握政府資產負債情況,夯實資產保障基礎。按照財政部和省財政廳要求,認真開展政府性債務項目形成資產摸底調研工作,全面摸清地方政府性債務投資項目資產“家底”,構建政府資產與政府性債務匹配機制,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債務投資項目資產數據庫,夯實地方政府性債務投資項目資產統計制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2015年政府債務管理改革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們全面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結合的債務管理體制和“政府統一領導、財政歸口管理、部門分工協作”工作機制,豐富完善“責、權、利”相結合和“借、用、還”相統一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各種配套制度和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精準化、規范化分類管理,積極穩妥防范化解累積的政府性債務風險,有效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穩步推進政府債務管理改革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種債務風險,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事業和政府債務可持續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