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引言:在我國企業主體的占比上,中小型企業占據絕大多數,但是因為體量較小,且這些企業的資金流水都是需要進行財務管理,所以中小企業越容易出現的財務管理問題。因此,以下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兩點改善措施。
在中小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恰恰是因為企業個體存在體量和管理的差別,有些公司缺少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比如缺少會計控制方法等,從而在資金核算上難免出現紕漏。而企業資金每日都在不停地流轉,如果這些紕漏一旦堆積成山,那么資金紕漏會越來越大,從而影響企業資金正常流轉過程。并且,有些體量較小的小企業的經營面較窄,一旦發生資金周轉困難,那么很容易導致企業停營,甚至出現破產的情況。
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以小企業為主,在配置公司會計人員時,為了降低企業在人工方面耗費的成本,會讓具有一定會計職能的出納擔任會計職能。而在會計行業的從業者都知道,出納負責的核算范圍比較有限,比如收付現金、企業或個人往來款項結算等。但是會計對于企業經營的作用,不僅僅包括核算日常企業流水的作用,還包括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的作用,而且具有幫助企業選擇最優經營方案的作用。由此看來,出納和會計對于企業經營的作用是互不相同的,而有些小企業利用監管空檔會使用出納代替會計,這樣一方面不符合國家制定的企業經營管理條例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出納掌握企業所有的資金往來,這樣就很容易發生資金異常流失的問題,從而不利于保障企業的資金安全。另外,在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之前,很多小企業的會計或出納人員并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在法律上講是不符合從業要求的。而在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之后,國家要求從業人員需要考取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才可以上崗,但現在很多小企業依然沒有按照國家的規定招聘,或培訓在職會計人員考取該證。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在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上,把控力度還是不夠。因此,這也是為企業的財務風險埋下了隱患。
在有些以生產產品為主的中小企業內,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年度或月度生產計劃時,對于企業可流動資金的安排還不夠細致,比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工人的操作不當或者機械的故障,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是未完成產品,或者企業長期未銷售出去積壓在庫的商品等。而有些中小企業對于這些產品的核算工作還不夠細致,這就使得這些損耗未計入到企業核算的費用支出中,從而增加企業的資金流失,進而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另外,有些體量較小的企業內部,由于財管制度的不健全,導致會計在記賬時候不清晰。而企業每日都要發生資金的支出,因此就會使得會計科目的借貸不平衡,并且有些財務制度不明確的小企業,會將企業的備用金補填借貸差額,這就使得企業的備用金不足,或者備用金清零。這就導致企業在需要臨時借用款項時備用金供給不足,從而使得小企業的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出現重大的財務危機。
每個中小企業都會根據自身的經濟體量和管理需求,以此制定符合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及監管缺乏力度等原因,導致建立的核算制度并不牢靠,因此需要完善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比如,小企業在核算原始憑證的時候,必須提醒交付人,要在票據的收款人處寫清楚收款人姓名,否則票據無法正常入賬。而且,要保證在票據上所書寫的中文大寫金額,要與阿拉伯數字金額的額度一致。而通過以上加強票據填寫的方式,從而避免尋找交票員工重新開具發票的麻煩。再比如,中小企業要遵照會計法律的要求,必須明確劃分范圍企業內的出納與會計工作,否則不僅會受到國家監管部門的處罰,而且還會提高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概率。
1.從會計財務人員自身角度。從中小企業聘用的會計人才的技能水準上看,大部分以初級資格居多,因此需要這部分會計人員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一方面,在企業中不要排斥接受核算任務,要勇于接受核算任務,因為只有增加自身的核算實踐次數,才能逐漸地從實踐經驗中汲取技能養分,從而漸漸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準。另一方面,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取消,初級資格證的考取難度也會下降,從而擁有該證的會計人員也會越來越多。因此,需要企業鼓勵在職的會計員工加強自身學習,考取中級或注冊會計師的資格證件,從而提高自身的從業水準,進而提高企業自身的會計核算能力。
2.從中小企業管理者角度。在企業內部可以成立專門處理資金預算的會計團隊,而該團隊的組成人員主要以會計職稱較高的高資會計師組成,并且配套建立以考核數值作為評估標準的考核體系。而這個預算團隊的作用,一方面是為了監管企業流轉中的資金狀況,并且在企業制作企業預算方案時,提供中肯的編寫意見,從而可以避免出現預算風險。另一方面,是為了監管企業內部其他的基礎會計員的日常核算工作,從而減少財務核算工作的失誤率,進而提高整個企業的核算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通過完善會計核算制度、提高人員素養等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會計核算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保障中小企業資金的流轉安全,從而避免中小企業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