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亮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上個世紀末,財務共享理念傳入我國,并開始嘗試性實踐,但由于起步晚,在企業發展中產生的影響與作用也并不明顯,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以及市場形勢的變化,我國將財務共享廣泛用于海外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逐步構建起共享中心。但財務共享能否始終在海外企業財務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仍然存在探索與優化的空間,因此,基于海外企業發展情況,探究財務共享對海外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及影響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遠程財務管理容易造成溝通不暢。財務共享雖然能夠打破空間地域上的限制,實現財務集中管理,但與海外企業財務部門的空間距離仍然不可消除,由于財務工作內容復雜,涉及到采購、運營、生產等多個環節信息的對接,業務量繁重,一旦遠程溝通不暢、溝通條件出現問題則直接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質量受到影響,因此,財務共享下的海外企業財務管理具有不穩定性。
其次,財務管理因權責問題無法高效進行。財務共享后原本由業務部門執行的工作需與財務共享中心共同進行處理,雖然分攤了業務部門的工作,但往往會因無法準確劃分責任,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最后,加大了海外企業財務運行風險。企業的發展受環境、政策、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財務管理設計一旦因規范性、精準性不足,則容易遭受風險的影響。而且共享模式落實后,雖然加強了海外企業的財務管理,但很多海外企業為了規避總公司的監控,常常采取極具風險性的方式隱匿費用的使用,從而增加了企業遭受風險的幾率。
首先,財務共享的實施實現了企業財務的集中管理。財務共享大大提升了財務管理的集中性,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導致人員被分配到各個崗位或領域中,財務管理工作缺少現代化技術支撐,無法保障財務管理信息的高效、真實、可靠傳遞、共享,造成財務管理工作滯后,而財務共享后是財務管理應用統一的核算系統展開,所有財務人員都能夠基于統一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而且業務部門無法直接對財務進行干預,大大提升了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與公開性。
其次,財務共享的實施實現了企業財務的精細化管理。財務共享后可以基于統一的規范與標準指導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保障財務管理的全面性以及規范性;同時,其對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制定了統一的流程,保障各項工作有計劃的執行,便于財務管理人員對各個環節的把控,減少了諸多問題以及失誤;此外,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對企業運營情況有全方位的了解,以便及時從財務信息中整理與分析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避免效益流失[1]。
最后,財務共享的實施降低了企業財務管理以及運營成本,實現了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財務共享后利用現代化技術做支撐,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任務,從而節約人力資源消耗;而且共享服務模式落實后,人工工作成本大大降低,再配合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管理,刪減與優化了財務管理工作內容,也降低了財務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企業通過科學運營財務,能夠對內部資源分配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將資源與企業經濟利益增長掛鉤,從而利用資源創造更豐富的經濟效益。
以石油企業為例,其目前的海外投資涉及到多個國家以及多個地區,每個國家因稅收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的不同,財務管理上也會出現差異,對于這種情況,無法單獨在海外建立一個財務共享中心,或將每個地區的海外企業作為核心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這樣的方式都將影響財務共享中心功能發揮與價值實現。因此,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綜合考慮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效益、政治環境等因素建立起區域財務共享攻心,例如,石油企業在墨西哥地區成立了北美洲區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具有工期長、技術復雜的特征,需要根據具體的內容設定工程總目標以及階段性目標,以便指導每個階段的工作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財務共享功能的充分發揮以及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及時的補充共享內容,使其由簡單、重復、統一朝著集約化處理方向發展,如實現差旅費、稅費、財務報告編制等多項業務的集約化處理,并慢慢增加高附加值業務,有目標、有計劃的提升財務共享水平,提升海外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2]。
結束語:綜上所述,財務共享不僅為海外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積極作用與影響,其出現同樣伴隨著挑戰,而且國外與國內差異化的環境,使財務共享實施中面對諸多阻礙,但隨著國內資本向國際的擴張,海外企業財務共享在提升財務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水平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因此,我國企業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結合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財務共享的功能,成為幫助企業創造經濟財務的工具以及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