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露 湖南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共產黨在第十九屆報告之中明確提出,我國需要關注績效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實,構建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明確前期的預算管理標準,真正體現整個績效管理的規范性以及透明性。其中以績效評價為基礎的全面預算管理備受關注并實現了局部向整體的逐漸過渡,對于地方性的高職院校來說,除了需要注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改革之外,還需要以以績效評價為著眼點,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更好的滿足自身的內部發展需求。從目前的高職院校發展態勢來看,在財稅體制改革的具體背景之下,新時期的地方性高職院校需要以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為著眼點,明確不同構建理論的指導要求,更好的體現這一指標體系的作用及優勢。
從目前來看,我國越來越關注職業教育,其中職業教育所花費的時間精力較多,在經費撥款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細節要素的分析和解讀。與其他管理內容和形式相比,高職院校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為了盡量避免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風險以及負面影響,學校領導者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以及各項要求,更好的實現有的放矢。
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存在較為明顯的實踐性以及關聯性,不同內部管理機制以及評價指標體系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評價結果以及管理效率,在設計前期的評價指標時,老師以及學校領導者需要關注各類指標之中的關聯程度,通過橫向分析和對縱向比較來更好的實現各個績效評價級別之間的完美融合。其中統一指標之下的三級以及二級指標必須要與上一級的指標保持一致性,明確上下級指標之間的分界關系。
戰略導向原則主要以目前的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標準為依據,通過短期分析以及宏觀研究來更好的體現戰略導向的作用及優勢。從短期的角度來看,地方性高職院校需要以學院年度的工作計劃為依據,明確未來的發展思路以及發展方向,關注工作計劃落實的實質要求。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管理者以及領導者需要了解目前的時代發展趨勢以及愿景,通過戰略目標的重新調整來體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前瞻性作用以及價值,實現頂層設計內容的豐富化以及多元化,為后期各項指標框架工作的大力落實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向。
完整性原則對學校的管理者以及領導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前期的指標設計是基礎以及核心,該工作之中必須要包含分值權重、具體的目標設定和評價指標及計分方式,這些細節要素會直接影響整個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作用及優勢。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結合財務層面和業務層面實施雙向管控,了解實施過程之中的項目運行質量,保障項目資金使用效率的綜合提升,盡量避免不合法不合規等現象的產生,實現綜合指標的全覆蓋,讓每一項資金的使用都能夠發揮相應的作用及優勢。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性高職院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大型工程,所涉及的工作內容及環節非常的復雜及多元,除了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則之外,還需要明確這一工作構建的實質條件以及具體策略,積極促進各類管理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整個項目資金的競爭力,保障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以及配置,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主要以整個項目的績效評價的科學細化以及有效補充為落腳點以及出發點,屬于整個戰略目標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需要以完整的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為基礎,豐富現有的資金來源渠道,提高項目的競爭力,保障項目資金能夠順利到位。在設置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之前,管理工作人員還需要了解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的投放情況,著眼于目前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之中的相關要求來進行有效的整合及篩選,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項目指標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效率性以及經濟性。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機制較為復雜,國家越來越關注這一工作的大力落實,但是,項目建設資金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供需矛盾,為了實現項目資金的合理利用,地方性高職院校必須要以績效評價為基礎,構建完善的項目預算管理機制,充分體現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規范性,促進各項項目資金的合理投入以及作用發揮。
一級指標的設置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但是會直接影響后期體系構建的實效價值,通過對一級指標的分析以及研究可以了解高職院校項目建設的具體目標以及期望值。與其他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的管理內容及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同時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因此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則顯得非常關鍵,學校需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以目前的教育教學戰略為依據,關注各項管理指標體系構建的實施情況以及在實踐運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結合相關的工作技巧和工作優勢積極的體現各項管理工作的指導作用及優勢,保障每一個管理工作都能夠為這一預算評價管理機制的有效落實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級評價指標是對一級評價指標的有效細化,為了體現一級評價指標的指導作用,盡量避免方向上的失誤,學校需要注重二級評價指標與一級評價指標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的分析及研究,明確一級指標的支撐價值,進一步延伸前期的戰略導向。如果高職院校出現了資金不充沛的現象,同時預算項目的期望值以及資金的自給率不足,那么就需要根據二級評價指標的要求,對資金支出效率類的指標進行分析及研究,學校涉及的基建類項目多,其中場館閑置率、生均教學面積和場所后期維修率是必要的二級評價指標。學校還需要設置項目質量的達成率,項目完成的及時率以及資金的支出進度,結合時間維度來充分了解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項目的進度,通過各個項目收益類指標的分析及研究來體現整個項目管理的實質作用及優勢,保障項目管理質量的綜合提升。比如對于一級指標科學研究來說,其包含教師人均科研經費、科研經費年收入增長率、人均學術論文、專著率、授權專利增長率,教師人均科研經費是重點和核心,設置預算時需要適當偏移,保障預算投放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如果站在縱向發展的角度來研究,那么不同類型的項目支出績效指標在設計的過程之中需要立足于目前的科學研究效果、社會服務水平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構建整體框架和體系,以前期的戰略導向為重要的指導,體現整個體系的邏輯性以及系統性,實現各個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
權重是對整個事物以及工作環節重要性高低程度的分析,通過對權重賦值大小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指標體系所發揮的作用及優勢,在設置權重分值的過程之中,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以客觀賦權法和主觀賦權法的融合為依據,通過對權重的分析以及后期意愿和期望值的研究來更好的實現兩大評價標準的完美配合,體現綜合性權重分值分配的重要價值及優勢。二級指標的設置也需要注重權重分值,資金自給率的分析最為重要,在預算時需要了解這一資金自給在項目建設總投入中的比重。各個工環節權重的分析以及研究離不開后期考核標準的進一步界定,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目前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了解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高職院校預算管理機制構建的實質條件,充分的體現各項工作的管理價值及作用,盡量避免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推動高職院校的穩定建設和發展。
在新課改的過程之中,地方性高職院校的預算績效評價備受關注,為了加強各個評價工作環節之間的聯系,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了解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質條件,分析各個工作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以此來更好的實現有的放矢,盡量避免不確定性因素的產生以及各類管理評價工作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