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偉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對于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也越發廣泛,大型醫療設備在診療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大型醫療衛生設備作為醫療科技進步的產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醫療技術、醫療水平的發展程度。醫院醫療活動的正常開展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醫療設備,功能各異的醫療設備還能夠為醫院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盲目追求設備的先進性,并不能夠充分獲得設備所能創造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因此,應當結合醫院的實際制定醫療設備的日常管理和采購方案,實現對醫療大型設備的成本管理。[1]
大型醫療設備作為高精尖的科技產物,其采購價格相對較高,而且對精度的要求也很嚴格,設備日常的維護費用投入較大,屬于長期投資且前期成本昂貴。然而,部分醫院在采購設備時僅片面追求其先進性,沒有經過多部門的聯合調研、探討,缺乏一個科學的設備購進方案,導致設備購進后無法達到預期的使用效果,導致醫院的資金浪費加大了醫院的運營投入。
針對醫療設備的管理和成本控制,并不是簡單的統計分析,需要醫院多部門合作開展工作,在進行成本控制分析是需要結合各科室的數據記錄,對設備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然而在日常的管理中,由于相關人員對數據記錄工作缺乏重視,導致許多設備的基礎數據和使用記錄丟失,甚至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這都增加了效益分析工作的難度,為成本控制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個別醫院為了等級評定,在設備采購時忽略實際需要,對設備配置要求最高以便在評審時能夠得到相應的加分,造成了一定的資金浪費;個別醫療機構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導致設備存在重復夠買的問題。科室負責人缺乏對醫院設備整體情況的了解,未進行詳細調查的情況下申請采購設備,導致同類型的設備存在重復購買的情況;此外設備的配置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b超的使用問題,有的醫院心內科和保健科都配置了一定數量的b超,保健科的b超使用率較低,部分設備閑置,浪費了部分醫療資源,心內科由于病人流量大,甚至存在“病人等機器的”情況,嚴重時甚至影響病人的治療。設備配置方案的不合理,對醫療機構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采購之前,應根據醫院自身實際,在充分調查各科室相關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備成本分析工作,對設備的投資收益及風險進行計算, 結合醫院當前的經濟狀況和設備配置情況制定科學的采購方案。醫院采購負責人應清楚掌握本醫院的設備需求情況和已有設備的使用情況,對當前醫院發展迫切需要的相關設備優先采購,對利用率相對較低的設備可延緩采購,采購方案的制定應同時注重經濟和社會效益。
醫院應建立設備科與相關設備使用科室的聯合管理機制,設備科應安排專人對相應科室的設備進行管理,實行責任制,管理人員需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記錄,對設備的使用情況及相關數據記錄在案,以便開展效益分析工作。建立規范的操作規則,對科室內的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培訓工作,定期開展操作檢查,保證日常的操作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避免人為造成的設備損壞,減少維護的資金投入,提高設備的整體效益。加強醫院大型設備的細致化管理,利用計算機建立相應的管理系統,對設備進行全方面的監控,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避免因個別微小問題對設備造成不可逆的損壞,以此加強成本控制。[2]
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的成本控制,首先需要樹立科學的設備收益觀念,從醫院層面需要認識到設備自身的投入和其所能創造的經濟效益是客觀存在的,建立起節約資源、科學使用醫療設備的理念,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相關負責人應具備一定的財會知識,掌握財務分析的基本技能,對最新的相關政策了然于胸,這樣才能有效的帶領工作人員進行成本控制工作。財會工作人員應樹立學習觀念,強化專業能力,對會計行業的新制度、新規范及時學習,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改變傳統的財務分析理念,結合設備使用過程的實際情況開展效益分析,為設備管理決策提供科學、全面的建議。
數據的收集和處理作為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礎,應加強對數據收集的重視程度。醫療設備的管理部門可安排人員進行數據的統計工作,對大型設備的維護投入和收益及時進行統計匯總,記錄在案,為之后的財會工作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增加分析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統計得到的相關數據在科室間共享,能夠方便經濟分析工作的順利進行,為相關評價工作提供支持。
隨著醫療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院日常診療、科學研究等工作對大型醫療設備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針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科學的日常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提高醫療水平,減少資金成本,降低資源浪費,提高經濟和社會效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