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崗 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人民政府
集體資金管理與農村經濟發展有直接的聯系,集體資金管理以公開透明的形式進行,規范農村經濟活動,保障了農民的經濟利益,為農村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但是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開始讓集體資金管理制度的應用出現問題,對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必須要制定規范化標準來對農村資金進行集體化管理。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產總值處于逐年增長的勢態,農村經濟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依靠集體資金,但由于集體資金管理人員的知識好技能一直處于初級階段,導致集體資金在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為改變該種現象,相關工作人員也在不斷尋找可完善集體資金管理的方式,讓農村早日實現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農村領導人員應當要重視資金管理工作,并展開積極的宣傳,讓農民能夠有效參與其中。不僅如此,農村領導人員還需要建立專門的資金管理機構,保證集體資金管理的專門性和有效性。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推動了城市化發展,農村經濟也開始找到有效發展路徑,進入時代化發展路線。農村開始對集體資金管理制定了系列的法律法規,主要目的是為保護農民自身的各項權益。參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是農民,清產核資摸清“家底”就是為了能夠讓所有的農民分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所得到成果,農村經濟發展必須要保證農民的參與,農民也應該有知情權。同時,進行資產核算也可以能夠讓農民更加信任干部人員。因此,農村領導人及管理部門必須要強化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制定針對性發展目標,以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集體資金管理與農民利益。農村集體資金屬于地方全體農民所有,更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因此在集體資金管理過程中,資金的使用必須要公開透明,保證集體資金的應用不會損害農村的經濟利益,提升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資金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作為管理資金的財務人員,必須要具有大量財務管理知識,并熟悉財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并根據法律法規來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經濟的不斷進步,會計不僅需要對財務方面的知識加深了解,還需要對土地承包法、會計法等進行深入剖析,否則在管理過程中就會因為對合同內容認知不完善出現工作方面的紕漏,損失集體資金。因此,財務管理人員知識的全面性及專業能力素質都需要進行全面提升。
(三)資金管理監督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工作需要做好準備,避免信息遺漏問題給資金管理工作打來不良影響。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集體資金管理量大,財務管理工作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無法合理的安排時間;財務人員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因為時間較為緊急,更實際容易出現紕漏等,以上現象都會引起資金管理的不準確性。
(一)加強農村集體資金管理的制度工作。雖然農村經濟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農民作為參與的主體并沒有表現出積極參與的現象,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針對該種現象必須要以農民為主體,以主體的利益為前提,集合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制定合適的集體資金管理戰略指導方針。首先需要加大集體資金管理的宣傳力度,讓農民能夠對財務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制定系列的鼓勵方針,讓農民能夠積極的響應和落實政策的實施,以農民作為主體必然能夠持續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加強集體資金管理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農民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互不受侵犯,并堅決打擊利用集體財產做出違法行為的現象。
(二)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專業化知識培養。農村財務管理人員不僅需要超強的專業知識儲備,還需要具有較多的時間操作能力,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提升集體資金管理效果。一個地區的發展也必須要做好人才儲備工作,為使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財務管理人員知識和專業素養必須要不斷加強,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為避免學習影響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給予財務管理人員一定的時間,讓其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線上學習,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并將自己所學落實在實際管理中來。或者可以招募大學生管理人員,運用其新穎的思想,改善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工作。
(三)完善農村集體資金體系監督。除上述工作外,還需要為集體經濟管理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讓每個部門能夠與此進行有效的溝通聯系,確保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以此來保證財務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性。同時,還需要定期的召集村內的相關群眾進行集體資金管理工作成果的會議,讓農民能夠及時知曉集體資金使用情況,并對其中不合理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工作,促進管理人員和農民在集體資金管理過程中的積極性。
結語: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高效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財務部門在進行農村集體資金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對各項資金使用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及核查工作,實時的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全面促進農村經濟活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