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河北省老干部活動中心
引言:小微企業是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后備軍,發揮著促進就業和創新企業形式的作用,推動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對于保持社會穩定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影響著小微企業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應用雖然可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但具有一定風險,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已經成為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無疑擴大了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途徑,為企業提供選擇的機會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屬于新興事物,發展時間較短,小微企業在互聯網金融下進行融資面臨一定風險,具體風險如下。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憑借其方便、快捷的優勢深受小微企業的歡迎,因此近年以來互聯網融資平臺數量越來越多,融資平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融資平臺深受大眾歡迎,但經營融資平臺并非易事,現實中不乏一些平臺由于團隊缺乏經驗而導致平臺運行出現問題的情況,最終平臺宣布破產。大多數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只是看到了這一行業的發展潛力,人為這一行業有利可圖,并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資質和控制經營的能力。在如此情況下,融資平臺不能發揮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的作用,最終必然走向衰敗。還有一些從業者個人素質有待提升,因無法承受互聯網的脆弱,而“跑路”[1]。
互聯網金融下的金融模式具有多樣化特點,雖然模式眾多,但每一種互聯網金融模式都借助于互聯網這一虛擬平臺進行,故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虛擬性特點。交易雙方無法準確了解基本信息,容易動搖交易意愿,從而影響交易的順利進行。有些互聯網金融平臺用戶準入門檻不高,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注冊登錄互聯網金融平臺,這便造成用戶信用問題無法得到保障。一旦不具備信用的用戶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交易,則交易將無法得到安全保障,會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而且,目前互聯網金融平臺自身信用管理體系、小微企業信用體系都不完善,交易過程中的信用風險便進一步擴大,交易過程中交易成功率便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傳統的金融機構依賴于自身系統開展金融交易活動,受技術影響較小,互聯網金融則需依賴于互聯網信息交易平臺,成立信息公開化的網絡,一旦出現技術問題,很容易給黑客創造竊取企業重要信息的機會,影響金融交易的順利進行。即便是支付寶系統,也層出現過系統崩潰和系統故障的問題,由此可見目前互聯網技術處于較低水平,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影響著小微企業在互聯網金融下進行交易的安全性。一旦出現技術問題,不僅影響金融交易的順利進行。而且會給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造成影響,降低小微企業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程度。從長遠意義上看,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之快,使得法律制度的制定已經無法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目前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制度和相關規定并不完善,其中市場準入規范、合同制定規范等問題尤為突出。在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的情況下,不法分子可通過簡單操作金融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在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上設置虛假項目以吸引投資,這一行為屬于非法集資行為,理應受到法律制裁。但由于互聯網金融平臺體系的不完善,加之監管工作力度不夠,使得很難從互聯網平臺中找出不法分子,造成不法分子逍遙法外的情況。對于投資者而言,一旦投資者將資金投放于不法分子所設置的虛假項目中,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影響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的信任。總而言之,目前互聯網金融交易存在一定漏洞,互聯網金融環境存在安全隱患[2]。
由于當下互聯網金融交易存在一定風險,嚴重影響著大眾對互聯網金融的印象,阻礙著互聯網金融的推廣與應用。同時在社會與時代發展的浪潮中,互聯網金融終將在金融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故采取有效措施,以解決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風險問題大有必要,也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為推動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提升互聯網金融平臺經營水平是首要任務。首先,有關部門應提高互聯網金融平臺建立標準要求,從源頭上淘汰掉不具備資質和實力的經營者,為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提供基本保障。其次,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監管力度,通過對平臺的行為進行監督與管理以確保平臺行為的規范,從而保障小微企業可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解決融資問題。同時,也應為融資平臺制定相關的保障制度,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除此之外,融資平臺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在金融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互聯網金融雖然具有傳統金融模式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傳統金融模式并不會被淘汰,故將傳統金融模式與互聯網金融有效結合,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傳統金融模式注入新活力,推動金融行業更好地發展。互聯網金融操作簡單、準入門檻低的特點使得互聯網金融交易很容易出現信用問題,為解決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信用問題,首先應提升互聯網金融準入門檻[3]。要求注冊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用戶必須經過實名認證,方可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通過加強信用管理、推動征信體系建設的方式,可幫助投資者與小微企業更加全面的了解雙方信息與資質,避免雙方因信息不對稱而影響小微企業成功融資的情況發生。
技術風險問題始終存在于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為解決技術風險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在實踐中對現有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完善,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加快硬件更新速度。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也應不斷研究自身系統和技術,通過用戶反饋更新系統、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避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系統崩潰和系統漏洞的情況出現,為用戶創造良好的使用體驗。對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不斷提升平臺自身的互聯網技術,有利于防止黑客進入系統盜取用戶信息,可全面提高用戶使用安全、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從而在金融市場競爭中效率優勢地位。對金融行業發展而言,互聯網金融終將在金融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全面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有助于完善金融行業基本形式,推動金融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完善有關法律制度是互聯網金融得以長遠發展的前提,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國家及有關部門應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立法工作,加快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模式進行立法,以法律約束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行為,為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提供法律保障[4]。其次,應規范化要求交易雙方制定合同,避免因合同影響某一方利益的情況出現。特別加強對用戶資質的審查工作,如若發現非法集資行為,對違法人員進行嚴肅處理,以凈化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為廣大微小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法律法規始終是約束企業和個人行為的第一準繩,互聯網金融雖是新興產業,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仍然需要法律法規作為約束。與此同時,在法律法規投入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需不斷完善,以形成一套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管理法律體委。
結束語: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互聯網金融模式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小微企業發展的產物,這一模式將互聯網的特點融合于傳統金融模式之中,實現了金融模式的創新。為解決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風險問題,需要從從全面的角度思考問題,針對不同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模式,以推動小微企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