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海 安丘市凌河鎮財經服務中心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明確規定,要不斷完善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架構,實現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制度化、常規化與規范化。下面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展開探索與實踐,消除一些困惑與誤區。
作為新時期下農村建設的重要發展目標,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要求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必須要遵循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建設等需求,將農村打造成為環境優美、經濟繁榮、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因此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相關管理者必須要對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進行嚴格把控。然而,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以及歷史思維問題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不足:
首先,一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日常的經營與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對實物資產進行準確詳實的登記,這就造成了村級企業的現金投資或者是各類固定資產雖然賬上有所記錄,但卻缺乏詳細的使用以及管理情況登記,各類賬簿登記也存在不符合相關財務管理要求等現象。
其次,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過程當中缺少有效的審計以及監督管理,即便有一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了相關的監督管理團隊,但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地將民主特征進行真正的體現,而內部管理也存在諸多漏洞甚至徇私舞弊現象發生。
最后,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與財務審計工作缺少有效的融合和推進。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緩解與科學引導,不僅會影響整個農村集體資產發生流失,同時也會阻礙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嚴重的也對后續新農村建設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和負面作用。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必須要對農村集體資產臺帳和相關賬簿進行科學、有效的完善,在進一步做好集體資產清查、年檢、盤點等工作的同時對農村集體資產的增加和減少情況進行記錄、核對與審查。一旦發現問題必須要及時召集相關人員對相關問題和漏洞展開緊急處理,同時也要拿出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方案以此來杜絕日后會發生類似事件。在整合農村集體資產臺帳的過程中還應當更加科學、準確、清晰的對資金以及各類固定資產使用情況進行管控和分析。為后續的審計與核查工作奠定基礎。
在進行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農村集體資產的應用合理以及保管安全,在最大程度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同時,必須要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意見》之相關要求,定期對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以及村委信息情況進行公告,在執行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當結合經濟事項的大小、輕重緩急來請村民代表以及村委成員展開積極討論,通過認真貫徹民主審議流程的方式來確保資金去向的公平、合理與透明。
例如,對于一些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組織而言,可以通過建立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公示制度來對群眾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公開處理。而在進行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監督體系的制定的過程中,則是應當加大村民的監督作用以及信息公開制度,來確保財務管理的透明化、常態化推進。特別是對于一些自制管水平薄弱的農村集體組織,則是可以適當的通過引入代管模式來進行財產管理,在確保各個參與主體全程受控的同時,維負維護好農民與集體的利益和權益。
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將統一、完善的財務審計工作作為支撐,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通過引入定期公布、建立民主投資小組等方式來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穩定性專業性。同時,引入內外審計監督來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對原有的監督管理機制與制度進行完善和補充。當有重大職務調整的時候,更是要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對任期審計、離崗審計、上崗審計、財務資產審計等開展相關工作與記錄。在積極配合農村廣大群眾監督的同時,逐漸提升整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與質量。而對于縣級與鄉級集體資產管理工作而言,則是更應當遵循本級政府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各項要求開展工作,按年度、按需要展開審計工作的部署,在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當中對農村集體財務的收支情況、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一經出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嚴肅處理。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作中,要不斷結合實際情況來對農村集體采臺賬各類賬簿進行整合與完善,在加強民主監督的同時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來,為整個新農村建設提供多元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