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純葉 中鐵建港航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伴隨我國的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新興媒體行業發展更為迅猛。在國企宣傳思想工作中,傳統的宣傳方式和思想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而媒體融合的特點則能夠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加大對國企宣傳的宣傳力度,從而使宣傳更具有多樣性、創新性、全面性等特點。
“媒體融合”顧名思義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是信息傳輸通道多元化下的新型作業模式。其改變了傳統媒體占據主導地位的固有模式格局,隨之而來的思想、經營模式、技術變革使媒體融合成為必然選擇。國有企業在以往開展思想宣傳工作時,主要靠的是人力印刷文件、通知會議部署、約見等方式進行層層傳遞,消耗人力物力和時間,且在傳遞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等情況,面對這一問題媒體融合的便捷性、廣泛性、即時性等優勢就展現出來,成為國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媒體融合還能夠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展示途徑,展示企業良好形象、精神風貌,為企業贏得良好聲譽,促進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媒體融合對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有重要意義。
(一)宣傳形式與內容的創新性。宣傳形式與內容的創新是思想宣傳工作中吸引群眾關注的有效表現形式和途徑。新興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廣泛性以及能夠激發大眾的參與性。人人都是媒體的主宰者,都可以掌握話語權。在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中,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對傳統媒體模式稍加更改,結合實際情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有機結合,建立專門的媒體融合宣傳平臺,確保思想宣傳工作能有效開展。
媒體融合宣傳平臺的建立,能夠有效提高宣傳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加強企業和群眾溝通交流,培養工作人員工作宣傳積極性。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進行素材收集,通過發表文章、回復評論私信等方式擴展宣傳渠道、提升宣傳質量。為了使宣傳工作更能夠符合大眾文化素養的不同等級,可以利用面向企業員工、面向社會的文學作品有獎征集活動,使宣傳作品更平面化的同時,提高職工和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由于科技水平的進步與社會高時速、高效率的運作,使人們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大大減少,因此為了適應新媒體呈現出來的碎片化閱讀習慣,需要提煉出短小精悍、內容精簡、生動且吸引人的文章信息,使人能夠一目了然了解文章梗概和重點。媒體融合形式下還可以運用動畫效果、視頻剪輯等方式突出國企的優勢,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1]。
(二)媒體形式與觀念的即時性。媒體形式與觀念是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在逐漸轉變傳統媒體模式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利用新興媒體以及媒體融合創新思想工作內容,在促進國企健康發展的同時,為后續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開拓創新、解放思想為基礎,樹立一體化的宣傳思想理念,體現出媒體融合多樣化的優勢,繼而對指定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其中包括資源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文章、雜志等多種渠道進行全面宣傳。這種方式可以讓更多人在不經意間了解到企業核心思想和企業文化。明確宣傳內容的中心思想也是企業要做好宣傳的首要條件,一定要帶有優化企業文化、樹立正面積極的企業形象為目的,以此來進一步推動企業的有效發展。
轉變工作觀念的基礎是要對宣傳內容進行創新優化,增加熱點問題,把其中積極向上的思想內容加大宣傳,在宣傳過程中,除了要包含共性內容外,還要增加人們時常關注的熱點個性問題,把兩者內容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在打造企業特色宣傳的同時增加用戶對企業的關注度。在媒體融合視域下國企宣傳思想的思想內容,應該針對固有用戶和潛在用戶為主,利用大數據計算機進行分析用戶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種類,為其專門提供、推送相關的思想內容,爭取吸引更多用戶的參與,并爭取把潛在用戶變為固有用戶。此種工作觀念的轉變,既可以對宣傳工作的質量加以保證,又有利于國企經濟跟隨時代的進步而茁壯發展。
(三)工作模式與思維的靈活性。在媒體融合視域下國企宣傳思想工作,其工作模式與工作思維要時刻保持靈活性。要時刻把工作互動思維滲透到國企宣傳工作的各個方面,乃至各個環節,運用有獎參與活動、積分兌換等有效方法吸引用戶,提供有意義的新聞報道線索、素材、意見或是建議等。通過新穎的互動方式,加大用戶的參與度和關注度,在人與人傳播中無形的加大了企業的宣傳力度。
工作模式的轉變是由傳統的、固有的,以媒體為主要掌握社會輿論主動權轉變為人人平等的方式,都能隨時隨地的加入到社會輿論當中,人人都是其中的主體。進一步有效實現了“基層為先,效果為大”的思想宗旨。國企要在媒體融合的指引下,要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基層,在基層要傾注更多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加大基層宣傳力度,加強基層宣傳平臺建設,這樣能夠拉近國企與基層民眾之間的距離,激發大家對企業建設產生共鳴。在注重宣傳的過程中要保證共性的同時,加強個性的獨立,要根據不同的群體采取不同的宣傳策略,確保媒體融合下國企思想宣傳工作深入人心[2]。
結論:對媒體融合視域下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宣傳形式與內容的創新性、工作模式與思維的靈活性、媒體形式與觀念的即時性等策略的提出,有利于國企宣傳效率實現最大化,推動媒體融合下的國企思想宣傳工作,同時與科技水平和社會經濟效益相結合,進一步實現國企綜合實力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