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港 青島市即墨區市場建設服務中心
在新世紀下,知識經濟指的就是基于知識的經濟。在這樣的經濟模式下,往往需要直接依靠知識及生產、信息化分配及應用。從西方國家角度上看,知識經濟屬于發展生產力的一種必然結果。而從發展中國家角度上看,知識經濟則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企業又與國際經濟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所以國內企業必須迎接當今時代飛快發展引起的挑戰,首先全面創新經營管理思想觀念。
在新時代下,伴隨先進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知識經濟也廣泛興起。在這種知識經濟當中,主要涉及知識與相應的信息化生產經營。其中知識指的就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創造出的各種知識,且以豐富科技、行為學、管理學等最為重要。與農業或工業經濟相比,知識經濟屬于一種新興且以高新科技、精華理論為基礎的經濟新形態。通過大力興起知識經濟,掀起了一場革命,并且極大地沖擊著現代企業,還在國際范圍內觸發了一場企業經營模式革命,帶給企業的影響遠大于工業化革命產生的影響。
在知識經濟中,核心內容就是典型的智能化人力資本,且屬于基于高新技術的理論知識與現代科技核心下的生產力新系統。在知識經濟逐步興起的背景下,企業管理也開始逐步進入知識經營時期。通過以上革命性變革,定會迫使現代企業不斷創新自身的經營管理思想觀念,大力變革發展趨勢。
(一)在經營管理中以知識為重要生產要素。在現代企業的發展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知識具有很關鍵的作用。第一,在改變經營管理時,不可停留在口頭上的“以人為本”或著重“聯絡感情”。而需要強調培養、提高人的知識水平、潛在創造力等,并在企業投資中,高度重視人力資本這種重要的投資組成部分之一。第二,大力完善研發機構,不斷創新應用知識。第三,推行科學的激勵機制,基于科技人才,來進一步創造知識。這便需要大量投入研發資金,創建起適宜的分配制度,并以此來索取知識要素的生產回報,基于知識技術來實現入股目的,推行風險管控制度等。第四,高度重視有形和無形資產,大力保護、充分發掘知識產權的作用。
(二)加強知識化管理。從知識管理角度上看,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均要遠遠超過信息管理。在知識方面,主要涉及知曉知識是什么、知曉為何、知曉如何做、知曉是誰等類型。靠前的兩類指的就是“能夠編碼的知識”,也就是信息,靠后的兩類指的就是“經驗類隱含知識”。通過前者的運行,可以充當知識管理基礎下的“軟件”,而通過釋放后者,則可以充當知識管理基礎下的“硬件”。這里的后者作為人類的一種認識能力,被統一隱藏著人類的能力與工作效率當中,所以,從知識經濟上看,該類知識顯得更加重要。這便需要在經營管理當中,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強化人的知識化,大量投入人力資本。在企業內部,積極幫助員工提升學習水平與綜合素質,并以此為基礎來贏得成功。第二,充分共享知識,基于集體智慧,幫助企業增強應變與創新綜合能力。第三,搭建必要的基礎設施網,以方便共享知識、交流信息。
(三)推行人性化經營管理。在知識經濟新時代下,涌現出大量的“虛擬化企業”。靈活的網絡生產者逐步取代了傳統大規模生產模式,并且形成了一種動態化的組合。其中涉及的無差異營銷,充分讓位于當前的個性化營銷,很好地體現了人的個性與整體創造性,并且在人的活動當中,前所未有地強化了人的主體性地位。所以,作為現代企業當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努力幫助員工增強自己的能力、充分釋放個性,并以此來達到市場當中對人提出的個性化要求。
(四)基于資產無形化轉變資產舊觀念
從無形資產上看,往往存在增值性,并可促進有形資產激發潛能,通過杠桿作用,來推動有形資產進一步增值。這樣信息、知識、能力等,便逐步變成企業資產,特別是現代化企業的主體資產,從而加快了企業資產的無形化速度。因此,應及時轉變舊資產體制下爭奪項目、投資、大量囤積有形資產、胡亂復制“古董”等現象。這樣便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第一,科學地管理、保護無形資產。第二,準確評估企業無形資產,提供給無形資產領域的投資交易、自由共享必要的參考依據與深入量化環境。第三,逐步增大無形資產尤其是知識產權、流通無形資產等的整體累積與投資上的力度。第四,大力累積人力資本當中存在的無形資產,并加以開發利用,來大幅提升人力資本的管理效率與增值水平。總的來說,需要從經濟增長與競爭形勢變化出發,通過無形資產的具體增量,來促進有形資本得以提升存量效能。
結語:總之,在知識經濟新時代下,現代企業迎來了全新的挑戰與良好的機遇。所以,應從知識經濟的變革出發,引導企業及時創新經營管理思想觀念,以贏得國際市場競爭優勢。這便需要在企業發展中以人為主,強調人員個體,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邁進可持續發展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