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增長性、高風險性、高新技術創新型等特點,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量、資金整合的頻率和可用資本整合的路徑均存在差異,因此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資金積累和資金潛在需求都是不同的。在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的時期,高新技術產業對資金的需求相對迫切。這就迫使高新技術產業加快資本形成速度,以滿足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需要。
然而,縱觀世界各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往往處于強弱之間的尷尬境地。高新技術產業在促進產能升級和經濟健康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目前已成為我國重點扶持產業。相應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在宏觀調控中的戰略意義已經確立。但問題比較明顯,即在其發展的不同時期,鑒于風險與利潤的不一致,行業的快速發展時期,資金的需求度和融資能力不匹配,致使流動性持續吃緊,不利于企業抓住發展的黃金時期迅速做大做強。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科技金融應運而生,重點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在資金支持上提供幫助和支持。科技金融積極刺激社會資金集聚,通過多種途徑帶動儲蓄資產長期高效轉化為融資,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資本形成率,并通過科技專業服務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專項服務,作為綜合性服務平臺。
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初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這就導致政府要求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大力介入,但就銀行而言,高風險企業絕非其目標客戶,因此探尋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初期的融資模式十分必要。現階段,科技金融的資金主力應從銀行類債權融資,向創投、私募等股權類融資轉變,適當增加政府性扶持或獎勵性資金。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需要及現實特點,轉變傳統的資金來源及支持形式。
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始終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窘境,融資難體現在融資難度大,傳統資金渠道無法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資金需求;融資貴則是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資金成本高,審批過程漫長導致的時間成本高。科技金融則通過其資源整合的作用,打通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過程中的各個難點,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輕資產、高新技術的特點,將股權投資、債權投資、企業增信、資產評估等各種方式進行有針對性整合,為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提供便捷化、個性化、高效化解決方案,緩解目前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
科技金融工作應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的信息資源,將信息、資金、服務模式進行集成、引導、組合,從而能夠降低交易雙方的信息搜集成本緩解相互間信息不對稱,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增強政府對企業的服務能力,還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豐富企業融資形式,實現科技金融供需方的雙贏。
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應起到足夠的支持作用,通過研發立項等形式給予企業一定的研發資助。對銀行、風險投資機構等資方,可以進行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形式,降低機構所面臨的風險,增強其對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支持的意愿。
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對外融資意識淡薄,政府及相關服務機構應做好企業的培養教育工作,讓其意識到融資,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形式,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讓高新技術企業以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態度去面對融資。這一環節中,風險管理及相關保密工作教育同樣必不可少。
科技金融通過整合金融及金融服務機構資源,通過內部交流合作,推動金融機構在產品及服務進行創新,提高業務靈活性,風險管理更適用于高新技術企業。在知識產權質押、研發責任險等方面進行深度探索,增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和服務能力。
結論: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已進入新常態,依靠創新驅動和能力提升實現經濟發展已成為政府和市場發展的共同目標。因此,完善科技金融服務,依托科技金融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存在技術附加值低、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但隨著科技金融體系的完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前景較好。隨著市場化改革和金融業改革的深入,科技金融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程度將進一步提高,科技金融將更好地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對技術金融的反應也會更好。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市場經濟的發展。